湖州经济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湖州经济
湖州培育的家蚕新品种获市场青睐
发布时间:2019-06-19 09:38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家纺名企出资为蚕品种冠名


  企业冠名现象,通常发生在大型体育赛事中。近日,国内知名企业上海水星家纺主动与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出资将市农科院培育的一个家蚕新品种冠名为“水星1号”,这在国内桑蚕科研界还真是一件稀奇事。业内人士评价,这是我市产学研销结合的成功范例,也是企业推广新产品、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有益尝试。
  别看“水星1号”蚕宝宝吃的是普通桑叶,吐的却是天然黄金丝。为抢占高端市场商机,近年来,水星家纺跟踪国内天然彩色茧品种选育和开发工作。今年春节后,市农科院为两个培育成熟的家蚕新品种,申报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其中一个正是黄金茧家蚕新品种。在这个节骨眼上,水星家纺主动向市农科院抛来了橄榄枝。基于做大桑蚕产业的共识,市农科院同意将冠名权转让给对方,双方还商定在新品种繁育推广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水星1号”不负众望,以强健好养、产量高、丝质优、茧色金黄鲜艳、适宜性强的特点,一举通过了审定,拿到了品种审定证书。
  审定证书是新品种大规模推广的通行证。这离不开育种人、市农科院研究员丁农和他的育种团队的十年坚守。丁农说,天然彩色茧品种及其织物很早就有市场需求,他们起初培育的基础黄色茧品种,在张种产茧量、解舒丝长、净度等经济性状方面,满足不了商品化需求。多年来,他们深入研究天然彩色蚕茧的色素形成机制、遗传机理,通过基因重组和定向选择,将蚕种颜色基因进行稳定,再经过选种、育种、试养,最终培育出了稳定的新品种“秋芳×金玉”(“水星1号”原名),经济性状指标均普遍优于对照品种。
  一个蚕种名字,连接生产和市场两个端口。 6月初,由市农科院提供蚕种,德清高财蚕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蚕茧喜获丰收,“水星1号”一下子成了蚕农心中的明星。水星家纺某配套企业负责人史海浪说:“今年春季投放试养了68张蚕种,平均张产量达到了135斤,茧质好色泽亮,蚕农收益比白茧平均每张蚕种增加500多元。”据了解,水星家纺计划今秋在浙江、贵州、陕西、江苏等地共投放1000张蚕种,计划明年投放上万张。在该企业生产车间,收购上来的黄金茧,经过多道加工,变身为一条条泛着乳黄色光泽的蚕丝被。被子触感光滑细腻,闻起来是淡淡的南瓜香味。这条“黄金被”完全纯天然,不含色素等化学添加物,在终端市场上,价格将比普通白色蚕丝被贵2-3倍。(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