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县区信息  >  南浔区
双城共唱“半条红军被”
发布时间:2019-06-26 09:02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南浔汝城以红色主题教育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双城共唱“半条红军被”

  “一个故事,至今流传,长征路上的红色经典。一条棉被,剪成两半,情怀不断,永远相连……” 6月22日下午,在优美动情的歌声中,南浔文园红军长征追踪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湖南省汝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志文。一见面,黄志文便激动地握住长征追踪馆创始人朱倍得老先生的手。
  汝城县正是红遍全国“半条红军被”故事的发生地。“半条红军被”,是1984年,原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南浔人罗开富在徒步重走红军长征路过程中,挖掘到的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时, 3名女红军借宿在当地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她们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1999年,朱倍得以罗开富重走长征路为主线和依据建造了红军长征追踪馆。故事中三位女红军和徐解秀老人共同使用过的火钳、煤油灯等老物件, 20年来就一直陈列在长征追踪馆内,激励着每一位参观者。只要朱倍得在馆内,他都要向参观者重点介绍“半条红军被”的故事。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朱倍得对红军长征追踪馆进行了第三次扩建。当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半条红军被”这个故事形象地阐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当我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三位女红军和半条被子的故事时,心情特别激动,也特别受鼓舞。”朱倍得告诉记者,“半条红军被”的故事迅速传遍全国后,前来参观的单位、社会团体日益增多,至今累计参观人次已突破300万。他们也因此陆续开发了“半条红军被”的连环画、歌曲、评弹、广播剧等各类文艺作品,今年,南浔区正筹划排练《半条红军被》歌舞剧,湖南潇湘电影集团以“半条红军被”故事为题材的电影也已经开拍。
  而远在千里之外革命老区的湖南省汝城县,“半条红军被”也正给沙洲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据黄志文介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后,汝城县委县政府当即作出四个决定,在一个礼拜之内确定故事发生地沙洲村的发展目标,在一个月之内拿出沙洲村建设的初步规划,在一个季度之内完成沙洲村周边环境的整治,通过一年的努力把沙洲村建设成一个典型的红色主题景区。到目前为止,全国120多万名干部群众、1300多个党组织到沙洲村来接受革命教育洗礼。
  相隔千山万水,南浔和汝城如今却因为“半条红军被”而紧紧相连到了一起。“这个故事发生在汝城,之所以能够温暖全中国,我们要感激新闻工作者罗开富,我们这次过来既是走亲访友,又是学习取经。”黄志文说,南浔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展、社会事业都走在前列,早在20年前,南浔就有了红军长征追踪馆,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汝城接下来致富奔小康的路还很长,希望能够向南浔学习,也希望能得到南浔的支持。目前已经有南浔的企业家在与他们接触,想以半条被子的故事为素材开发出更多的旅游产品,对于未来两地间的互动,黄志文充满了期待。
  南浔区副区长钱红梅称,眼下,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半条红军被”就是摆在我们身边的一笔精神财富。“今天,汝城县的客人来到南浔,两地共同唱响‘半条红军被’,既打开了红色主题教育的新局面,同时也激励着南浔、汝城两地更好地寻求合作发展机遇,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她说。(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