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完成地校合作重点项目29个,同比增长38.1%
位于南太湖新区的“创族森林”创客孵化器,自去年7月投入运营以来,目前入驻企业实现总营收已超5000万元。这一成绩的取得,除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外,更离不开孵化器借助浙大资源为创客提供的创业指导。“目前,我们聘请的创业导师中有13人是来自浙江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有了他们的辅导,不少创客都在实现‘曲线超车’。”“创族森林”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以来,南太湖新区积极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着力打造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创新引擎,健全完善“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合作机制。去年全区共完成地校合作重点项目29项,较2018年度同比增长38.1%;新引进知名高校创新平台7个,新培育市级众创空间12家,新集聚大学生及各类人才11098人。
日前,浙江大学绿色智能制造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激光智能制造研究院、加拿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研究院、湖州国仟环保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四家湖州科技城重点研究院集体开园,11个项目集体签约,这是新区开展地校合作结出的又一丰硕果实。据悉,去年新区共新引进上海交大医学创新中心、中科大环境工程中心、浙大储能材料中心等7个知名高校创新平台,初步构建了以中科院湖州中心为龙头,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电子科大四个一流高校平台为支柱的院校创新协作体系。
眼下,地校合作的累累硕果正变成“真金白银”。去年,新区29个地校合作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金额3.62亿元,实际全年完成投资3.12亿元,完成签约总投资的86.2%。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求技于校”,加快产品技术改造,做实转型升级的功课。校企合作项目共签约投资金额1.29亿元,较2018年度上涨32.9%,平均每个项目计划投入高达近720万元。
同时,新区把项目产业化、成果商品化作为地校合作的最终落脚点,落实达产见效。全区重点校企合作项目去年全年实现产值1.1亿元,科研成果转化率达85.3%。项目效益实现几何级增长,全年共诞生了“清华大学和微宏动力共建的高比能量锂离子动电池热失控机理研究”等3个千万级年产值项目及武汉科技大学和红鹰集团合作开发的“洁净钢冶炼用关键耐火材料开发与仿真模拟”等2个年产值破2000万元大关的项目,提质升级效果显著。“今年新区将全力布局以中科院、四大一流高校为智力支持,以各类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培育载体,以名企资本创新中心为产业转化的发展结构,树立起‘研究院+孵化平台+产业园’的链式地校合作发展模式。”南太湖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