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开学不久,班里的‘小眼镜’越来越多,令人担心。”近日,湖城一名多年从事小学教育的林老师致电党报热线,呼吁家校携手共同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增加,城市青少年近视发生率达67%。为什么儿童青少年近视如此高发?眼科李医生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儿童青少年视力的有很多因素,比如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看电视等,稍不注意就会中招。
“近距离的发光体是给眼睛带来最大疲劳的根源。如今平板电脑、手机、电子书等电子产品充斥生活,孩子们每天使用时间不短,容易出现眼睛酸胀、干涩等现象,导致视力下降。”他说,每次使用电子产品、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年纪越小,使用时间应越短。
在控制使用时间的基础上,李医生建议,用电脑时,屏幕与眼睛的距离不少于50厘米;看电视时,人和电视的距离保持3米以上。另外,看电子屏幕时需要保证充足的照明,避免在过亮、过暗或摇晃不定的光线下,更不能关灯使用电子产品。
对儿童青少年来说,每天花费时间较长的就是读书写字。而读书写字都是近距离的精细视觉完成,长期近距离用眼会导致视觉细胞过度疲劳。如果姿势不正确、习惯不好,一段时间下来,眼肌、眼球等会发生相应的病理性变化。
“一开始,大家都会端坐着读书写字,慢慢地,一不注意就变成低着头甚至趴着读书写字。课堂上,我们会提醒和矫正学生的姿势,希望在家里时,家长可以做好监督员。”林老师说,读书写字的时候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约33.3厘米)、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约3.3厘米)。要时刻注意坐姿端正,不歪着头或躺着读书写字,不走路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
此外,每次近距离用眼30至40分钟时,需户外休息5至10分钟,最好远眺约5米以外的地方,缓解眼睛疲劳。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一些医疗康复机构号称能通过仪器、针灸等治疗方式轻松治愈。热线提醒,近视散光人群的眼球形状已发生改变,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近视不可治愈但能矫正。
党报热线在此提醒家长,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小学三年级到小学毕业时期,孩子近视增长快,要定期带孩子到眼科检查。甚至在0岁至6岁,就要做好眼健康、视力检查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