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大林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志友每天都要向县城商家送货,社员们则忙着打包土鸡、土鸡蛋。“目前已有28户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年出栏土鸡8万羽,年销售土鸡蛋35万斤,年销售额约300万元,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李志友自豪地说,“大林”的快速发展,既增加了农户经济收入,改善了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又极大提升了村庄知名度,为乡村振兴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李志友在高中毕业之后就在杭州从事餐饮工作,收入也不错。2008年,在家乡高禹村的号召下,他带着一份对家乡的执念回乡,创建安吉大林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优质土鸡生态养殖,探索“农户+合作社”生产经营模式。“我们高禹村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土鸡养殖,于是我心中便萌发了返乡创业的念头。”李志友说。
近年来,天子湖镇积极深化人才培养、使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出台相关人才激励政策,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不断激发人才动能,通过“引”“扶”“育”等措施,大力引进一批各领域人才促进天子湖发展,高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为打造“安吉最美县域副中心”增加超强动能。据悉,2020年引进顶尖人才1名,领军人才3名 ,申报人才计划及南太湖精英计划10余人,引进大学生及各类人才千余名,培育本土乡村振兴人才百余名,新增大学生创业150多名。
高禹中学的老师戴泽华就是人才激励的典型。他的课经常使学生惊喜不断,研究课题多次获得市县级奖项。他依托课题,深层次挖掘符合本校特色的学习课程,开发符合学校学生特色的校本课程,成立“禹露工匠美术工作室”,成为安吉县文化领军人才。戴泽华说,高禹中学虽然位于安吉县偏远乡村,但美术教育一直名列前茅。他辅导的学生在国家、省、市、县级美术竞赛中共获奖100余次,为高中输送美术特长生100余人,让山里的孩子能走上艺术特长道路,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乡村振兴是什么?不是有多少房子和票子,而是多少走出去的人才愿意回来,一个个产业、领域谁来引领,天子湖镇党委政府首先想到的就是人才。”天子湖镇党委委员刘列飞说,尤其是今年以来,该镇就有一批南太湖特支计划申报人才,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在各自行业推动天子湖乡村振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