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2020年两会  >  两会动态
围绕“深化城乡生活垃圾精准分类 推进全国示范市建设”建言资政
发布时间:2020-04-23 08:49 字体:【


  4月22日,市政协召开第13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深化城乡生活垃圾精准分类,推进全国示范市建设”主题建言资政。会上,来自13个界别的21名政协委员和1名市民代表,从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加强智慧化管理、强化再生资源利用体系建设、完善第三方服务企业管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资政。现将发言摘编如下: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完善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

  民革界别  徐瑾

  在我市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中,基层组织作用的良好发挥,助推了垃圾分类的精准度。但也存在着社区工作节奏不快、居民适应力较为滞后、基层组织权责不清晰、考核监管未形成体系等问题。建议:推广基层组织参与的“水木花都”模式,社区党组织、物业、业委会应“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发挥网格员、在职党员、楼道长等多元主体作用,解决具体问题;深化群众自治机制,完善自治章程、居民公约和村规民约;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公益四进”进社区参与垃圾分类,探索建立环保类社区自组织和社区公益组织;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把“与属地社区沟通协商”列入政府对第三方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增加村(社区)打分权重。

  关于不断强化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利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科技界别  陈晓丽

  加快推动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全面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全国示范市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市低价值回收物渠道不畅通、回收站点缺乏可持续发展、“两网融合”中缺乏科学管理。建议: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尽快出台《湖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在社区设立规范统一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并畅通中端收运、末端处置渠道;进一步加快信息化进程,推动两网融合的信息化建设、信息监控体系和智能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逐步形成政府引导支持、企业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机制。

  落实物业管理责任  有序推进垃圾分类

  妇联界别  罗文华  周桂珠  文艺界别  孙晖

  在我市居民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工作中,物业应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物业在该项工作上存在权责主体不明、资金保障不足、参与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建议:明确物业主体责任,加快出台《湖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落实物业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区制度,理顺主管部门、街道、社区、物业等各方权责关系;引导物业优化服务,政府给予物业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鼓励、引导物业以“合同制”科学规范履行垃圾分类管理职责;提高物业履职能力,物业主管部门与城市管理执法等部门积极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加强对物业在垃圾分类上的业务指导,帮助物业提升履职效能。

  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助推垃圾分类“绿色革命”

  民进界别  陈舟艳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知晓率高但积极性低、赞成度高但执行率低、覆盖率高但满意度低。建议:一方面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绿色生活方式专项行动,强化党政机关干部示范带头,积极倡导从我做起,着力构建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信用奖惩机制,将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纳入单位和个人信用体系,完善街道、社区、楼道、物业、环卫等多方协同管理机制,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

  关于加快推进湖州市“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

  经济界别  单建明

  今年3月,省政府提出要开展全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我市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已初步构建“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覆盖无废城市建设全链条的“湖州模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政府管理职能分散、缺乏统筹;各类固体废物的分收储运一体化体系尚未完善;对于一般工业固废缺乏管理标准和政策,资源化水平较低。建议:优化组织安排,建立市、区两级无废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导机构;推进环卫网络“一网多用”,做好各类固体废物的分收储运一体化体系的规划与运营工作;出台相关制度,开展节点建设,加强一般工业固废的全过程管理,提高资源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无废城市信息化管理体系。

  多措并举  促进农贸市场垃圾源头减量

  民盟界别  高炯

  实现农贸市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全国示范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调研中发现,目前还存在“限塑令”执行力度不强、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置不成熟、处理模式和清运时间不合理等短板。建议:强化精准分类,督促市场运营方落实主体责任,落实垃圾桶分类设置、分类收集、规范使用以及“限塑令”执行等方面的监管;按照“试点先行、分类推进”思路,加大垃圾就地处置推广力度;建立健全补助政策及用电标准优惠政策;大力倡导“净菜进城”,促进垃圾源头减量。

  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  提升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水平

  九三学社界别  陈绍华

  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全国示范市目标,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化、精细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先进地市相比,我市还存在统一的智慧监管平台缺乏、智慧化投递及运输不强、智慧化处置水平不高等。建议:推进智能分类,强化溯源管理,扩大积分兑换范围,不断提高投放准确率;开展全生命周期监管,智能升级二次分拣和精准开展运力调度,不断提高运输生产率;加强智慧处置,努力提升技术科技化、装备智能化和产业循环化水平,不断提高回收利用率。

  打破现有运行模式  科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协同处置

  民建界别  裴兰顺

  2013 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区域推进程度不平衡、收运处置有隐患、投放精准度低、运维管理难度大、收储运处综合成本高等问题。建议:统筹处运,培育农业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主体,优化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结构;统筹治水治气,推进农村生活垃圾肥料化利用;统筹“消薄”,以打造农业农村废弃物协同处置一体化运行模式为契机,以资源化利用生产有机肥增加收入为目的,助力农民和村集体增收。

  优化政策环境  促进垃圾分类第三方服务健康发展

  农工党界别  张明

  第三方服务在我市生活垃圾收集、分拣回收、资源化利用、末端处置等全链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企业数量偏多,模式不一,各有短板;工作推进快、要求有差异,协调性不够;考核手段单一,激励机制不健全等。为此,建议:精选服务企业,适当延长合同期限,注重设施设备匹配性,提升精细化水平;统一标准,做好有效衔接,界定不同主体权利、义务,优化流程,定时定点投放,协同推进;以合同和有关规定为基础,多方参与,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第三方服务健康发展。

  关于推进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几点建议

  市民代表  沈建文

  湖东街道东柿社区自开展生活垃圾精准分类以来,通过强化属地责任,建专班落实“六大员”职责,健全设施设备,倡导党员干部亮身份带头示范,全方位营造垃圾分类声势等,分类工作成效显著。但也面临着分类标准经常调整、居民分类主动性还不够强、违规投放缺乏强硬的制约手段、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短时间很难落地等难题。建议:尽快制定规范统一的识别标准,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第三方运营公司的考评机制,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因地制宜制定收集模式,大力发挥机关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确保分类成效。

  精准施策  科学推进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特邀界别  陆佩佩

  当前,我市正逐步开展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不仅改善了小区环境,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但在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如宣传发动不够有力、点位设置不够合理、投放监管不够到位等。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把开展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说透,切实营造良好的投放氛围;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湖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工作导则》,因地制宜设置点位;加强监督管理,安排志愿者指导投放和开展巡查,并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实现溯源管理。

  优化积分兑换奖励制度  增强居民分类积极性

  科协界别  黄玲琳

  近年来,我市为全面调动居民的垃圾分类积极性,努力探索实施积分兑换奖励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兑换垃圾有待扩面、兑换机制有待完善、兑换奖励有待丰富、兑换保障有待强化。建议:优化积分规则,按照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居民达成“放对垃圾有奖励、放错垃圾要处罚”的共识;增加积分通道,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开辟举报奖励积分通道;丰富兑换方式,按照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多样化、差异化的兑换方式;注重平台建设,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后续管理和政策的制定与修改提供科学依据。

  委员微议政

  近年来,我市在垃圾收运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建议:尽快确定农村垃圾清运车辆本地上牌目录;完善垃圾运输车辆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加大对农村垃圾清运人员的保障力度,要求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并以合同形式,明确与村委会的身份关系问题和职责权利。

  科技界别  朱建方

  我市快递包装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监管等方面的短板。建议:健全生态环保法规标准,对快递包装绿色化、资源化进行规定;加大扶持力度,发挥试点示范引导作用;强化公共宣传引导力度,践行绿色低碳用邮方式;统一绿色包装法规,加强城市之间协同互助。

  妇联界别  赵建妹

  当前,我市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站点建设还存在环境管理隐患等短板。建议: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合理规划站点建设;尽快出台管理意见,将资源化站点长效管理费用纳入政府年度预算,将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改造列入重点支持项目,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介入建设管理。

  农工党界别  张海燕

  近年来,我市在社区家庭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宣传上还有待完善。建议:重点关注垃圾分类参与率不高的家庭,多途径开展“入户宣传”专项行动;重点对社区家庭年长女性和中小学生开展“靶向宣传”,常态化开展体验实践活动;强化垃圾分类“市民化”阐释,形成垃圾分类的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

  共青团界别  金祥

  目前,我市建筑垃圾处理还存在收储难、分类难、处理难等不足。建议:鼓励资源化利用企业与拆除单位共同编制资源化利用方案;整合建筑垃圾排放、运输和消纳全过程的数据;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标准体系;帮助入库企业以及拟建厂的企业完善规划、土地、环评手续;加快研究出台相关补助政策。

  九三学社界别  邱俊

  目前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缺乏系统的收运管理体系、集中处置点以及相应的资源化利用扶持政策。建议:进一步规范集中收集点、收集利用中心的设置,完善园林绿化废弃物收运体系;进一步培育典型示范企业,助推园林绿化废弃物规模化处置;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九三学社界别  宋维

  我市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存在“填鸭式”现象,效果有限。建议:研究开发居民专用的垃圾分类APP,满足居民知识普及、垃圾判别、分类查询等需求;开设专门的网络小讲堂,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加强线下公共场所宣传,让垃圾分类的观念深入人心。

  科技界别  李霞

  目前,我市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相关规范条款还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议:细化法律条文,明确多方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垃圾分类的管理机构及管理职责;探索经济手段,优化配套措施;围绕“尽可能减少垃圾的产生”“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等开展调研评估,增强立法针对性。

  农工党界别  沈鸿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