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与城市共奋进 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正在奔跑中拔节生长。
同行,是对城市的美好敬意。
作为“城市建设主力军、市级国企排头兵、改革发展急先锋”,湖州城市集团成立四年来,在与城市共振的脉动中,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为匠造美好生活不遗余力。
四年的开拓奋进,既是湖州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也是市民幸福感不断提升的最佳见证。特别是2019年,面对严峻复杂局面,集团上下坚持向中心大局聚力、向主责主业聚焦,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路奔跑、奋斗奋进,冲刺奔向“千亿企业”时代,国企智慧、国企担当在美丽湖州画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年以来,城市集团又意气风发奔跑在新征程上,担当奋进、聚力提神,用实干刷新城市发展新高度,用匠心书写幸福民生新篇章。
用汗水拼得成绩 关键词 项目建设
2019年6月6日,湖山大道北段正式通车,中心城区、市北片区多了一条直达南太湖的快捷通道;6月29日,湖长二通道全线通车,太史湾村附近到长兴图影境内龙之梦通行时间由20分钟缩短到2分钟……这些让市民津津乐道的“小确幸”背后,都有着同一个力量之源——湖州城市集团。
项目建设是推动城市发展、保障民生幸福的重要载体。2019年,城市集团聚焦项目建设强推进,烈日下挥汗如雨,夜幕中挑灯奋战,专班项目、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破难快进,绘就项目建设亮眼成绩单。为了进一步提速提效,探索实施了项目建设“一二六十”工作举措,推出“567”落地开工、全周期考核等创新机制,浙北医学中心、湖山大道(北段)、太湖水厂二期、老年大学、渔船头安置房等项目提前或如期竣工,科技城智能科学中心、第一医院改扩建、达昌府等一批重点项目提速推进,内环快速化改造、危固废综合利用等重大专班项目加速建设,全年工程建设领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用合作激发活力 关键词 能级提升
集团合资企业湖州市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2019年主导发布城市大数据运营价值链,“湖州样本”斩获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大奖。其通过潜心搭平台、建生态、拓产业,精准服务城市运营管理、数字经济升级,目前在市内已实现市民看病“医后付”、公安窗口“刷脸办”、停车出场“无感付”等40个应用上百个场景的运营,数字化建设一举跃升至省内前两名。
包括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在内,2019年集团围绕“国企做大做强、国资保值增值”的核心目标,自觉融入长江大保护、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绿色智造、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主动携手市内各区、实力强企开展战略合作,推动科技城智能科学中心、中小微产业园二期等项目落地实施,推进建筑工业化、智慧停车管理、医养健康、自营新型生鲜农超等产业延链补链,以项目提质增效做活城市经济。
加快提升城市能级量级和核心竞争力,要在优化城市发展格局上有大手笔。2019年,城市集团人牢牢扎根长东片区主战场,发挥国家队、主力军作用,立足“标配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导入”三大核心任务,高标准推进CBD等标配项目和能级提升项目,推动基础设施延伸、公共服务覆盖、优质产业集聚。
用为民赢得民心 关键词 真情服务
开车容易停车难,这是许多人都有过的感受,这个顽疾该怎么治?2019年,按照民生痛点整治攻坚行动部署,集团新建10个停车场、新增1558个公共停车位,市区49个停车场、路边泊位超2万个泊位纳入智慧管理平台,核心区停车位实现智慧导引、高效周转,越来越多市民通过“湖州停车”APP享受到无感支付带来的便捷。
2019年,围绕让市民享受“放心水、安全气、贴心服务、品质生活”的目标,集团坚持从精细化管理入手,狠抓污水处理厂清洁提标、黑臭水体整治、先行试点污水零直排等工作任务。全年累计完成优质供水1.66亿吨、污水处理3921.69万吨,天然气销售5.14亿立方,中心城区供水漏损率全年稳定在10%以下,乡镇供水片区稳定在12%以下。
与此同时,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民生,用水报装流程实行“221”工作制,优于省定“4+3+1”标准。房地产开发配套、工商业户用气报装实现“压缩办、零次跑”,民用户服务承诺中工作日改为自然日,办理时间缩短40%以上。创新推出水费电子发票、24小时线上线下购气等便企惠民举措,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和市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
用转型推动前进 关键词 改革探索
坚定落实旗下企业“345”上市培育计划,5亿元绿色公司债、5.2亿元绿色债务工具分创近年全国、全省同期市场最低利率……2019年,集团在加速改革探索中转型发展,留下许多高光时刻。
以改革思维找准差距、以改革举措破解难题。2019年,集团全力加速市场化改革发展,创新思路做大总量、做优布局、做强效益。一方面以强企必破之题的决心和力度,一企一策推进混改探索,积极涉足建材、大宗商品贸易领域,精准延链补链,有效扩大营收规模,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另一方面健全完善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境内AA+及境外BBB-信用资质优势,全力强化融资保障,奋力冲刺AAA信用评级。建设运行集团层面阳光国资监管、国企资产管理信息化双平台,辖内资产及国有产权全面覆盖、实时管控,年内盘活变现超34亿元。
用党建引领发展 关键词 强根固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2019年,集团党委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三服务”活动为载体,在精准、精细上做文章,在突破、创新上下功夫,凝聚忠诚之心、匠心之志、清正之风,持续推动党建做实、风险稳控、清廉示范,更加有力推动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抓实基础、锤炼铁军,锻造国企发展的“红色引擎”。
集团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把清廉国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全面开展警示教育“六个一”系列活动,对干部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个人事项报告、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工作实行规范制度管理,市北32#地块、市北小学(暂定名)项目成功创建全市首批清廉工程示范点。
注重党建品牌建设和选树推优工作,宣传弘扬匠心精神,推荐挖掘燃气、水务一线先进典型、劳模工匠获评市“五一奖章”和“最美班组”称号,持续做好“匠人初心”故事会巡回宣讲等活动,形成学习、争当、崇尚和关爱典型的浓厚氛围。省内领衔探索人才工作市场化运营模式,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的综合性一流国有人才集团初露峥嵘,助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
数说这四年
整合组建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集团坚定不移抓战略融入、抓项目攻坚、抓开拓创新,实现了重要指标有翻倍、重大领域有突破、重点工作有成效,提前一年实现规模总量翻番,提前两年完成利税超10亿跨越目标。
四年间,集团累计实施政府性重大工程建设任务近170项,年度项目建设投入连年增长至超213亿元,总计投入超530亿元;累计做熟出地4467亩、成交价254亿元,陆续引入绿色智造科技城、上市企业博览中心等百亿级项目;依托地企合作实施中小微智能制造产业园、埭溪美妆科创中心、砂洗城等近2000亩、超100亿元特色产业项目,范围拓展至三区及重镇;利税总额由整合当年的2.3亿元增至2019年底的16.2亿元,历年实缴税金总额17.6亿元,连年位居全市纳税大户前列;总资产从组建初的475亿元增至936亿元,净资产从组建初的184亿元增至近360亿元,取得境内AA+及境外BBB-优质评级。
2020年:全力谱写化危为机的“赶超篇”
把耽误的节点抢回来,把损失的时间赢回来。今年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步缓解,城市集团在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的同时,高质量高效率推动复工复产,确保实现“两战赢”“全年红”。
2020年,城市集团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州提出的“乘势而为、乘胜前进”指示要求,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奋力为“重要窗口”湖州实践作出国企贡献,不负时代、不负使命、不负人民。
这一年,要强化战略思维,坚定强企三大目标。即远期对照百年企业宏伟蓝图,路径化、精细化推进;“十四五”时期要拼搏实现“全国入百强,全省争一流,重要指标翻一番,资产总额破2000亿”的奋斗目标;2020年要圆满完成“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营收超100亿元,利、税各10亿元,上市一家企业”的“五个一”收官目标。
这一年,要强化担当意识,扛起国企三大责任。即坚定履行国企在“助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民生服务保障”方面不可替代的担当作用,以实干实绩服务大局、护航发展、造福民生。
这一年,要强化战斗精神,找准兴企三大重点。即高质量推动主业做强,坚持危中寻机,瞄准大数据、新基建等新概念,探索建立“1+10”产业体系;高水平推动项目做精,对照抓“六保”、促“六稳”工作要求,加快推进长东片CBD、内环快速化改造、人才创业港等标志性项目,谋划推进大学城等优质项目,积极争取参与新基建项目,强化战略合作,扩大有效投资;高效益推动资本做优,持续做实股权投资、金融服务业务,加速推进混改、并购重组上市,发挥资本“四两拨千斤”效应。
这一年,要强化保障机制,落实“三大举措”。即凝练开明开放的精神、秉持清廉阳光的姿态、牢树铸魂铁军的信念,苦干实干炼强企,创新创业勇担当,全力保证企业航向正确、运行高效。
一句句承诺,一项项量化的指标,激励着城市集团人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不断书写崭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