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抱着安吉绿水青山的大自然,呼吸间犹如洗肺般地欢畅。
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和先导实践区,安吉正以史无前例的恢弘气势,全面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打造绿色经济产业链的“两山”样板。绿色金融,作为绿色经济产业链必不可缺的一环,一直都为服务绿色产业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一直以来,安吉农商银行致力于普惠金融的业务探索优化,服务安吉“两山”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2016年5月,安吉农商银行将普惠金融的良好基础与绿色金融的创新元素积极融合,以打造“绿色普惠金融标杆行”为战略目标,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在全国小法人机构中成立首家绿色金融事业部,围绕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从建立小法人银行绿色信贷识别体系、绿色信贷环境效益评估体系、绿色信贷环境和社会风险控制体系、个人绿色积分体系重点打造绿色普惠金融标准体系,守护绿水青山的绿色普惠金融之路从此开启。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粗放式经营让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产事故不断等,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绿色经营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安吉农商银行着手对辖内企业进行绿色转型。为填补绿色普惠金融评价体系空白,安吉农商银行携手第三方专业公司,共建绿色普惠金融评价与服务的标准化体系,探索建立了小法人银行绿色信贷统计口径标准,并建成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对绿色信贷进行自动识别与归类统计。银行从产业表现、环境表现、社会表现等三个层面,建设绿色信贷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体系,将其作为客户绿色评级体系纳入授信准入环节,有效把握信贷资产风控,实现绿色信贷精准投放。截止2019年末,按照湖州市口径,安吉农商银行投放绿色信贷60.5亿元,占比所有贷款31%,经过环境效益计量,累计实现节约标煤量超31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17万吨,对安吉当地的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该行借助与当地环保、安监等多部门搭建的绿色信息共享平台,纳入企业绿色信息16000多条,为1800家企业信贷的绿色评级及精准投放提供了支撑;建成环境效益评估系统,建立可视化的绿色信贷贷后管理体系;启用“绿色信贷专项审批通道”,构筑起绿色信贷全流程管理模式;推出了绿色循环、绿色能源、绿色乡村、绿色农林、绿色科技五大系列绿色信贷产品,同时不断创新排污权抵押贷款、锅炉改造贷款、美丽乡村贷、两山农林贷、两山白茶贷、两山乡居贷、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等特色子产品充实绿色系列,满足地方经济绿色转型的需求。
在余村,目之所及之处,远山巍峨苍翠,竹海绿涛摇曳;近旁花木繁茂,清泉叮咚流淌。依山而建的宽敞民居院落,家家户户都是农家乐。随着余村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被全国人民知晓后,凭着余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从全国各地赶来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农家乐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概念的兴起,农家乐在发展规模、经营管理、产品特色等方面满足不了游客对乡村旅游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农家乐提档升级需求迫在眉睫。
针对县域农家乐发展态势迅猛的特点,安吉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两山乡居贷”产品,面向辖内农家乐、民宿、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以及村集体组织等对象发放经营性信贷资金,用于支持乡村生态旅游、绿色农业、农村乡居等绿色产业健康发展。该产品采用浙江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风险基金池的担保方式,充分利用财政资金补贴优势,将贷款利率按照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下放10%执行,单户授信额度提高至300万元,大大减轻了授信对象的融资负担。截至目前,余村从事农家乐经营的22位农户获得了安吉农商银行提供的1470万元“两山乡居贷”扶持。近年来,安吉大力发展乡村游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持续升温,安吉农商银行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累计发放1.7亿元“两山乡居贷”贷款,支持县域农家乐、民宿、家庭农场等多形态经营户295家,在带动农民就地就业、脱贫致富方面成效明显。
溪龙乡因为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作为安吉白茶的原产地,溪龙已拥有了近2万亩白茶园。目前溪龙已建成国家级安吉白茶产业示范园,全乡茶园面积2.2万亩,白茶产量387吨,年产值超过5.3亿元。作为“白茶小镇”,溪龙白茶的市场交易十分活跃,每年有近10万人次的经销商前来交易,总交易量超过500吨。
随着白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品牌效应逐渐从国内走向国际,白茶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对金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提升。为充分满足广泛的白茶经营主体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安吉农商银行对接县白茶办获取白茶经营主体的集中信息,针对“绿色发展”的白茶经营主体推出“两山白茶贷”绿色信贷产品,引进浙江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风险基金池担保,创新将白茶“茶园证”作为融资反担保物,对绿色发展的白茶经营主体实施批量授信、发放信用贷款,同时利用财政资金补贴优势,贷款利率按照人行基准利率下调10%执行,既盘活了白茶资源、帮助解决了客户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又大大减轻客户融资负担,使白茶产业经营者切实享受到国家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当前该行已累计发放“白茶贷”超过6亿元,直接惠及人口超过5万。
随着绿色普惠金融的普及,绿色金融资源涵盖对象逐渐从项目、企业延伸至个人客户。安吉农商银行通过建设个人客户绿色信贷识别归类、创建个人绿色积分体系、开发“绿色信用”类产品,将绿色普惠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个人客户,带动县域老百姓共同参与节能减排,开展绿色经营、低碳生活。
“没想到银行卡里不仅能存钱,还能攒‘积分’,‘积分’能到超市抵换物品,还可以享受更多金融服务优惠,没想到垃圾分类的好处这么多!”大竹园村村民王老伯又领到了绿色积分高兴地说。
原来这是安吉农商银行通过银行卡加载积分引导居民开展的垃圾分类。为助推构建生态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安吉农商银行于2017年与第三方环境科技公司合作,在农村布放智能垃圾回收平台,居民使用该行的银行卡,在垃圾智能回收平台上刷卡操作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垃圾分类投放后获得的积分可以在指定点进行兑换礼品或抵现消费。同时该行将垃圾分类积分纳入居民“个人绿色积分”体系,以“个人绿色积分”为基础,挂钩信用授信与利率定价,全国首创“绿色信用贷”线上产品,最高信用授信额度达到30万元,最低利率可执行LPR利率,受到了较好的客户响应。当前“绿色信用贷”已投放162户,1274万元。
除了垃圾分类积分,安吉农商银行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共享,并结合银行自身投入共建等方式将个人客户参与绿色出行、绿色循环、绿色支付、绿色公益等日常生活的绿色行为习性进行数据采集,运用数据回归分析及环境效益学等方法对绿色数据建模,以“绿色信用”的理念建成“个人绿色积分体系”,并开发“个人绿色积分”管理系统,给予老百姓绿色习性的记录载体,引导社会关注个人绿色行为。
在此基础上,安吉农商银行以普及绿色发展意识为理念,依托浙江农信丰收互联手机银行为载体,线上创新发布绿色存单业务,通过绿色存单吸收的绿色存款将专项用于投向绿色信贷,支持县域绿色发展。同时,绿色存款在银行产生的效益将回馈居民开展绿色生活的行为,用于奖励老百姓开展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绿色支付等绿色积分兑换礼品或场景消费。至此,“个人绿色积分”体系的运转真正实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绿色循环。首期针对青少年儿童发布的绿色存单发布数月来已吸收绿色存款258万元,为不同层级的青少年儿童培植了生态环保的意识。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为了更好地践行“两山”理念、助力“两山”转化,安吉农商银行结合绿色金融改革,聚焦农村绿色建筑,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农房绿色建筑贷。“当前全县农村有很多闲置农房,普遍存在建筑质量不高、缺乏设计、不舒适等问题,还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农房绿色建筑贷’能够支持农家乐、民宿改造,将绿色金融的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和提升中。”安吉农商银行负责人说。接下来,该行还将借助湖州市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契机,推出“绿色家装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支持地方发展,引导农民绿色家装、绿色生活。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在安吉农商银行信贷资金和绿色转型的支持下,安吉县域内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村治理高质量发展,真正发挥了绿色金融撬动社会绿色发展的积极作用。安吉农商银行作为当地金融主力军,肩负普惠金融使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美丽乡村发展。并不断通过信贷政策倾斜,源源不断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