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吴兴区织里镇围绕打造“社会治理先行地、美好生活试验区”的目标,结合“最多跑一地”改革,探索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去年10月,织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正式挂牌,通过建设多方联动的治理新体系,形成了网格化排摸、集中调处化解、一跟到底销号的闭环机制。在这当中,织里公安分局打造的“老兵驿站”工作室被纳入其中,助力织里矛盾调解只进“一扇门”。 5月初一天,织里镇某童装厂厂长刘某和加工厂负责人郑某吵吵嚷嚷地走进织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原因是货款纠纷。根据童装厂所在辖区,这件纠纷流转给了“老兵驿站”。“老兵警长”陈建如将他们请进工作室,还邀请了童装厂业主王先生。 经过了解,事情渐渐清晰。原来,刘某是王先生聘请的厂长,负责管理童装生产。不久前,童装厂接到一个大订单,一批价值16万元的衣服需要加工。因交货时间比较紧急,需要与其他代加工厂一起合作生产,刘厂长联系了小郑的加工厂,约定费用3万元。没过几天,第一批衣服也经刘厂长检验后发到制衣厂,但王先生在检验后觉得衣服做工不达标,不愿支付代加工费且不同意继续合作。双方协商无果后,他们便想找个权威的地方评评理。 陈建如当天就去了童装厂,多年的社区民警工作让他对服装有些了解。“你看这里的车线是不齐,轧线也很严重。刘厂长,凭良心说我要是老板,我肯定也挑,现在生意不好做,质量第一位。”陈建如带着退役老兵黄国华对这起纠纷进行了调解。 最终刘某决定离职,在工资里扣除6100元作为这批货部分补偿,所有的货物由王先生另寻加工厂重新加工,而郑某由王老板分批结清部分加工费共计1.5万元,事情有了圆满的解决。这样的纠纷,陈建如经常会遇到。自入驻矛调中心后,“老兵驿站”接到的33起纠纷,均得到圆满的解决。 随着“最多跑一地”改革不断深化,去年底“老兵驿站”还在轧村警务站配套建立“微型服务站”,一站式提供流动人口申报、出租房服务、企业招工、咨询等服务。“老兵驿站”将服务窗口前置,提供预约、错时、上门服务,现已向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送证上门服务56次。 此外,“老兵驿站”利用老兵们地头熟的优势组建了老兵巡查队、调解队、宣传队,深入辖区企业、村(社区),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两个见底”排查,及时排查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同时,积极参与治安巡逻、电动车整治、校园安保等活动,每周到各个村、社区通过面对面讲解等方式进行安全防范宣传,有效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 截至目前,“老兵驿站”共上门服务企业252家,发现并帮助整改隐患152处,化解矛盾纠纷55起。辖区警情也由2017年的1661起下降到2019年的540起,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2733170-6868-1-老兵新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