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声音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湖州  >  高层声音
重点培育发展生态文明研学旅游
发布时间:2020-08-11 08:52 字体:【

  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突出生态文明主题,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成果和旅游要素有机融合,大力开展研学旅游,对于后疫情时代育新机、开新局,具有积极作用。

  发展生态文明研学旅游的重要意义

  这有助于彰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真理力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在湖州开展生态文明研学旅游,可以生动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光芒、实践伟力,有助于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这有助于体现展示美丽中国形象的窗口担当。作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发源地,湖州统筹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三美同步”,成为全域美丽的样板。开展生态文明研学旅游,可以让更多人“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体现湖州“重要窗口”建设担当。

  这有助于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湖州特有的红色文化基因,是自带流量、自带游客的文旅品牌,是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最大优势。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牌,推动基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休闲观光旅游,向沉浸式的研学、养生旅游转型,可以吸引更多“过路客”成为“过夜客”,有助于提高旅游消费,发挥旅游经济“兴一业、旺百业”的带动作用。

  发展生态文明研学旅游的机遇挑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可谓文旅超级IP。“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余村走向全国,走进党章宪法,全党全国为之瞩目。越来越多党政干部、高校师生、普通游客前来参观,把余村作为学习、解码“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的重要考察点。

  湖州历史生态文化资源耀眼璀璨。湖州历史生态文化资源丰富,滨湖、山林、水乡、竹海交相辉映,且拥有三项世界级生态文化遗产。

  湖州生态文明建设成就闻名遐迩。自201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写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来,湖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与成就,一直为各级媒体关注,仅中央媒体就4次形成集中报道之势,湖州生态文化之美家喻户晓。

  湖州生态文明研学之路坚实起步。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学习样本。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开办近4年,承接中组部、中央党校、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等高端班次5期,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题培训班335期,培训3万余人次。

  客观地说,湖州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文明研学旅游发展优势,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思想认识上,要进一步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诞生地的文旅价值,努力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真理之光吸引游客;要进一步发挥建设“重要窗口”示范样本的文旅功能,实地旅游、亲身体验往往比看报道听报告,更生动、走心。在生态文明研学旅游实践环节,大多是“走走、看看、听听”的低端模式,普遍缺乏参与式项目、体验式场景,缺乏适合研学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支撑。

  发展生态文明研学旅游的对策建议

  高位做好顶层设计。建议建立湖州生态文明研学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立足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窗口”示范样本,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作为文旅“金名片”,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编制湖州生态文明研学旅游发展规划,找准目标定位、明确任务举措、落实组织保障,切实为生态文明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科学引导。

  继续深化研究。近年来,湖州在实践推动生态文明研究不断发展,安吉县、湖州师院、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等均设有相关研究机构,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定期出版《生态文明》杂志。建议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力量,联合中央高端智库,组建国家级发展研究中心,提升《生态文明》为省级期刊,加强生态文明研究和成果交流,为生态文明研学旅游提供理论支撑。

  重点服务三大市场。湖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已成示范样本,生态文明研学旅游应以党政干部、高校思政教师和农科类大学生、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针对党政干部,建议进一步加大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课程体系建设,发展三县培训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点,充分发挥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国家公务员特色培训基地作用;针对高校思政教师和涉农大学生,建议以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文明研究基地、新农科建设实践基地等形式,让他们从来去匆匆转变为常来长住;针对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生,建议利用暑期或寒假,以班组小队或亲子游等形式,广泛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行走研学活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建议省内研学先行一步。

  统筹开发研学产品。湖州现行的生态文明旅游,以参观自然生态环境,“走走看看、听听讲讲”等传统服务为主,难以满足研学所需的探究与实践体验。建议推进“四个统筹”,做好生态文明研学旅游产品开发服务。

  突出“一点一湾”,统筹研学产品布局。安吉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诞生地,应乘胜前进,加快推进5A级景区建设;南太湖湾区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的殷殷嘱托,拥有众多生态文化资源,可顺势而为,规划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州生态文明建设》展示馆。

  注重区域协同,统筹研学线路编制。比如,立足“湖嘉一体化”,编制红色研学旅游线;立足“一岭六县”长三角产业发展合作试验区,编制生态文明研学观光旅游线;立足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编制区域性河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研学旅游线。

  适应体验需求,统筹研学服务功能。对于以“静态展示、单向输出”为主的研学产品,加快改造提升,注重提供感知型、认知型、参与型服务,适应研学所需的审美体验、学习体验、实践体验。

  发挥生态优势,统筹研学健康旅游。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基于滨湖、山林、水乡、竹海交相辉映的生态环境,在培育发展生态文明研学旅游同时,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健康旅游,打造与“乡村旅游”“滨湖旅游”齐名的湖州文旅新名片。

  注重培养人才队伍。在生态文明研学旅游中传承红色基因、讲透生态文明思想、讲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有素质、有技能的高效人才尤为关键。

  建议结合文旅项目招商,引进一批有情怀、有抱负、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建设发展一批生态文明研学市场主体;建议把生态文明领域高端人才纳入南太湖精英计划,突出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引进一批创新型团队、领军人才;建议以生态文明干部学院校外教学点、各类生态文明研学基地为重点,培养和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服务水准、精通业务知识的生态文明研学导师(讲师);建议加强执业导游的生态文明知识培训,通过举办纪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全市导游讲解员大赛等形式,更好地适应湖州生态文明旅游发展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