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 泗安战役战场 民国32年(1943年)9月,日伪军两次侵占泗安镇后,在镇内构筑大小碉堡22个,碉堡间地道相通,外围设置竹篱笆、深壕沟、铁丝网3道障碍物。日本宪兵队一部驻扎公馆基碉堡。33年(1944年)11月27日,又调伪军34师134团两个营驻守。泗安已成为新四军南进抗日的1个钉子。 为巩固郎、广、长根据地,扩大解放区,新四军决定发起泗安战役。以16旅“老虎团”48团担任主攻;46团和旅特务营分别阻击长兴、梅溪援敌。采用南北夹攻、中间突破的战术,3路发起攻击。向伪军营部核心工事发起总攻,敌人据堡项抗,战斗十分激烈。新四军一面展开政治攻势,一面集中各路火器,把敌大碉堡顶部炸塌,伪军军心瓦解,终于全部缴械投降。经过13小时激战,新四军16旅部队攻克了泗安镇,全歼伪军34师134团2营和集训营。 新四军 青岘岭反顽战战场 民国33年(1944年),国民革命军第28军奉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电令,限令20天内消灭新四军16旅于胥河以南,广(德)泗(安)公路以北的郎、广、宣地区。新四军16旅,对国民党顽军的进攻,在申明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和严正自卫立场的前提下,在长兴槐花坎、煤山、白岘、砖桥、同官一带,奋起自卫。12月3日,顽军52师156团及忠救军占领有利地形,向新四军牛头山阵地猛攻。新四军16旅部队坚守阵地至黄昏,将来犯顽军数次猛烈进攻击退,并集中主力向顽军右翼62师186团及浙保1团出击,将其全部击溃于长兴境内的青岘岭。顽军左翼部队因未能攻克牛头山,留下一个营掩护,其余悄悄地撤退了。新四军16旅于4日下午发起总攻击,敌留下的一个营被歼灭。至此,战斗胜利结束,其余顽军狼狈溃逃回广泗公路以南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