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的“两山”示范区建设正酣。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余村、湖州乃至中国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历史瞬间
余村老村委会二楼的会议室,至今还保持着15年前的陈设(见右图)。2005年8月15日下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并在这里召开座谈会。
作为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鲍新民参加座谈会并汇报余村的发展状况。“总书记当年的调研主题是民主法治村建设。我讲着讲着,就讲到了村里已经关掉石灰窑、水泥厂和化工厂,准备发展旅游的事。”鲍新民回忆说,“当时,总书记问我办厂一年收入有多少,我说好的时候有几百万元。他又问我为什么关掉?我说污染太严重,大家都像生活在有毒的牢笼里似的,即使口袋里有几个钱,也都送到医院去了。”
“原本担心这样的汇报不妥,没想到总书记听了很高兴。”鲍新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形,“总书记说,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就是高明之举。总书记还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有所得、有所失,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时候,要知道放弃,要知道选择。”
关停了矿山,村里靠什么发展?这也是总书记关心的问题。“我汇报了村里要发展休闲旅游的想法,总书记肯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向。他说,浙江在建设生态省,推行‘八八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推行循环经济,对湖州来讲是个必经之路,也是一条康庄大路,不要迷恋过去的那种发展模式。”鲍新民说。
在这次座谈中,习近平同志首次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9天之后,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上刊发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首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两座山”的科学论断,提出:“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亲历者说
我记得当年村子关停矿山时,心里很没底气。毕竟,关了水泥厂和矿区就等于断了村里的财路,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怎么搞也没明确。但是总书记肯定了我们的取舍之举,这令大家倍感振奋。
这些年来,我们探索“村景合一、全域经营、景区运作”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完成了国家4A景区创建,旅游经济蓬勃兴盛,当年汇报的想法逐渐变成了现实。
如今我们余村,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我们将继续朝着这条绿色之路走下去,以更高的标准把余村规划好、建设好,让全村人收获更多金山银山。同时,我们还要传播余村践行“两山”理念的好故事,携手更多的“余村”走好绿色发展道路。
新闻纵深
凤凰涅槃的困惑
从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期,矿山是余村人的“命根子”。最多时期,这个小小的山村一半以上的家庭有人在矿区务工。
凭借“靠山吃山”富起来的余村,很快尝到了苦头。不仅绿山青山不见了,还有因炸山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痛定思痛,余村人决定换种“活法”。2003年至2005年,村里相继关停了矿山和水泥厂。“村委开会讨论要把石灰窑关停时,一半以上的村干部都很犹豫,怕接下来的日子难过。”鲍新民说。
事实上,余村关停矿山后,山开始绿了,水也变清了,但村集体收入一下缩水到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几乎半数村民失业。
村党支部副书记俞小平回忆说:“为了拉石头,当时许多村民家里倾尽家产买了拖拉机,本想着到矿上、窑上拉活挣钱。这一停,村民没地方干活养家,就等于要了他们的命。”
“过惯了好日子的村民情绪很大,甚至有人说,开窑开厂是毒死,停厂关窑是饿死,都差不多!”鲍新民说,每次听到这样的声音,他的心都像刀割一样痛。本想着要带领余村重获新生,没想到等来的是当头一棒。
凤凰涅槃,举步维艰。关停矿山后的余村,今后该如何发展?
十字路口的明灯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余村要走什么路?总书记在会议室里的那段讲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路。
安吉县委党校校委委员潘文革时任村党支部委员,他回忆说:“总书记在座谈中告诫我们,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与自然的和谐,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因为这样的增长不是发展。”
“总书记当时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我还不是很理解,在我看来,矿山才是金山银山啊。”鲍新民说,“后来,我深入学习后才认识到,总书记是让我们保护好环境,因为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是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
“‘两山’理念在余村提出具有必然性,因为在那个阶段,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处理是全国、全省遇到的共性难题,而余村敢为人先,开始了新的探索与求证之路。”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通俗易懂,又内涵深刻,它生动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本质上、内在上是高度统一的,自然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绿色发展的指南
余村人想明白了!当年,余村就挤出所剩不多的集体资金,修复冷水洞水库、复绿矿山,悉心呵护绿水青山,另一边,积极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
“总书记当年说,人均收入达到5000美元以后,人们可能更喜欢住在农村,真是一点儿都没说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激动地说,经过15年的发展,村里休闲旅游飞速发展,去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有3500万元。
这团诞生在余村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到了整个湖州。当年9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循环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湖州,由此走上了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大道。
15年来,“两山”理念走出了余村、走出了湖州,走向了中国。从安吉黄杜的“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到福建宁德依靠林果产业摆脱贫困;从新疆阿克苏在亘古荒原上建成“绿色长城”,到甘肃林场在茫茫黄沙上构筑绿水青山……这一桩桩、一件件生动的故事,验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力量。
“两山”理念不仅让余村、让湖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成为全国各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余村”正一起行进在绿色发展大道上,一起创造美好的新明天。
记者手记
近年来,记者曾多次到余村采访,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每一次都能感受“两山”理念给这个小山村带来的新变化。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往往面临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两难选择,也出现过为了一时发展而牺牲绿水青山的惨痛教训。从余村、从湖州的发展历程来看,“两山”理念打破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窠臼,重塑起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解决了发展之困,以民族化、大众化的形式,引领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和新境界。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不一定自然而然就是金山银山,在求证两者辩证关系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秉持生态优先战略,将绿色作为发展导向,深入做好“两山”转化文章,实现可持续发展。
15年来,“两山”理念从余村走向全国,成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信,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和谐画面,必将成为我们美丽生活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