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E95417299-1/2020-05828 | 成文日期: | 2020-09-0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人民政府 |
一、湖州市“稳外资”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湖州市全力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及省“稳外资”决策部署,以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为抓手,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全力推进“稳外资”工作。
1-6月,全市新设立及增资外资项目118个,合同外资18.17亿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0.6%。实到外资6.02亿美元,完成省定目标的52.4%,总量和完成进度均位居全省第四位。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大项目有所减少,但项目质量提升明显。1-6月,全市新设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9个,同比减少5个。但项目单体规模达到8428万美元,较去年同期提高3094万美元,提升幅度达58.0%。如成功引进了的美国LIKE GROUP INC.投资的赫菲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8000万美元。在新设立和增资的118个项目中,来自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项目31个,合同外资3.56亿美元,项目数占比和合同外资占比分别为26.3%、19.6%,分别较去年提升13个和6.2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明显。如成功引进德国独资企业欧盛腾(中国)有限公司,总投资6655万美元,主要从事高端水处理设备的研发与生产。
二是服务业利用外资下滑明显,但外资向主导产业集聚态势进一步向好。从利用外资的一二、三产业结构看,上半年服务业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分别为10.69亿美元、3.2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5.7%和41.9%,降幅分别高于全市面上4.5个百分点和16.9个百分点。新设立及增资项目中,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等四大主导产业项目104个,占比达88.1%,较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其中数字经济项目36个,健康产业项目27个,高端装备项目22个,休闲旅游项目19个。全市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2.6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43.4%,较去年同期提高8.4个百分点,超出省定目标15.4个百分点,外资进一步向主导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
三是存量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有所放缓,但增资意愿总体较好。受疫情及贸易战后续影响,存量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有所放缓。在新设立和增资的118个项目中,增资项目38个,增合同外资4.86亿美元,项目数同比减少7个,单个项目平均增资规模也较去年同期减少260万美元。但总体来看,增资项目贡献了32.2%的项目数和26.7%的合同外资额,外资企业的增资意愿总体还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行业来看,增资项目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休闲旅游及咨询服务等行业。从国别来看,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外资企业增资意愿明显,增资项目10个,占项目总数的26.3%,如加拿大ADIND TECHNOLOGIES INS.投资的浙江趣野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增合同外资1984万美元。
二、主要做法
(一)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成立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和制定月度例会、要素保障、项目评审等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强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加快赶超发展的八条意见》、《关于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月召开招商引资例会,全力加快外资项目招引和项目推进攻坚,目前已累计召开35次工作例会。将“推进招商选资和项目攻坚,加快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列入市政府50项重大事项和30项重大改革,全力推进。
(二)不断拓展引资渠道。建立市驻外招商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以上海、北京、深圳为重点,杭州、苏州、广州为辅助的“3+3”招商布局体系,启动沪苏、深圳、北京驻点招商工作,各区县选派了50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招商一线,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推进以商引商、以外引外,吴兴区通过珀莱雅引进了韩佛、蔻丝恩、绮丽华等一批化妆品项目,南太湖新区通过德诺沃、特润丝等企业,成功引进谢德尔精密部件和科瀚玛威润滑材料等优质德资项目。
(三)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全面开启“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打造,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招商模式,促进项目和人才招引。为积极应对疫情对招商引资的冲击,在全省率先创新推出“网上招商会”“网上洽谈会”“网上签约会”等招商方式,组织远程洽谈、在线招商、云上签约等活动,将“面对面”改为“线连线”“屏对屏”“心贴心”,确保招商引资不断链、项目引进不停步。
(四)不断提升平台承载力。把全市5个国家级产业平台和4个省级开发区作为承接高质量外资的主战场,通过向上争取,德清工业园升级成为省级开发区,吴兴、南浔等经济开发区加速整合提升,开发区集聚高端外资的品牌效应不断显现。加快长兴中德、湖州中美、吴兴中韩、安吉浙澳经贸区等省级国际产业园(省级经贸合作区)建设,努力提升平台的国际化水平。全市50%以上新备案外资项目落户在中德等四大国际产业园。
(五)不断强化要素保障。持续开展重点平台“五未”土地处置,着力整治“低小散”企业,为高质量外资项目落地提供要素保障,全市累计处置“五未”土地10余万亩。把握G60科创走廊建设契机,出台《湖州市人才“1+N”人才新政》,以“南太湖精英计划”为主抓手,深入推进高端人才集聚,为高质量外资集聚提供智力支撑。1-6月份累计新引进顶尖人才135人、领军人才359人、教授级人才125人、青年人才75人,四类累计694人。
(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等改革,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全省率先实现外商投资备案即来即办,切实优化企业投资环境。开展项目“生命全周期”服务,会同有关部门结合“三服务”活动及稳投资稳外贸稳外资等攻坚行动,对项目签约、在建、投产、生产经营实施全过程跟踪服务,进行外资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每季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开展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活动,积极回应并解决外商关切,今年以来,对700余家来湖投资企业开展帮难问困,累计梳理并解决问题160余个。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湖州市将继续按照中央“六稳”、“六保”工作要求,落实省、市“稳外资”各项任务,以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为抓手,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狠抓外资项目招引和推进,确保“稳外资”取得扎实成效。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优化服务外商体制机制。建立市、县(区)、产业平台三级外资项目免费代办服务平台,为外资项目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提供免费代办;建立政企沟通服务平台,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部门主要领导、驻企专员联系外资企业,定期深入重点外资企业调研,结合“三服务”活动开展“一对一”服务;建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专门受理外资企业投诉事项,依法依规对投诉事项进行处理并反馈投诉者,切实保护外商合法权益。
二是做好现有政策的贯彻落实。落实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外商投资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开放准入领域,保护外商合法权益。加快“湖九条”等既有政策兑现力度,发挥政策红利牵引作用,做到应兑尽兑,让企业应享尽享,加大宣传和政策兑现力度,以最强的政策供给营造最优的营商环境,集聚更多优质外资项目。
三是全力推进重大项目攻坚。继续用好“网上招商会”“网上洽谈会”“网上签约会”等招商方式,组织远程洽谈、在线招商、云上签约等活动,力争签约一批高质量重大外资项目。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三服务’、奋战‘五个年’”活动要求,加大外资企业(项目)服务力度,梳理出安力科技、均胜安全气囊等一批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在建外资项目,发挥省市“稳外资稳外贸协调机制”作用,精准对接,加大服务力度,全力加快项目推进。
四是加强向上沟通对接。加大向上沟通对接力度,争取更多业务指导,确保外资数据应报尽报,并加强与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对接,争取更多外资项目信息。同时,积极与商务部做好衔接,争取未审核外资数早日通过商务部审核。在此,也恳请部领导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