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E95417299-1/2020-05883 | 成文日期: | 2020-09-0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人民政府 |
(一)基本现状
对外贸易: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促进我国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要求,打好稳外贸“组合拳”,着力稳信心、稳预期。一季度,全市外贸实现进出口总额207.1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列全省第二;其中出口180亿元,增长0.5%,增速列全省第二;进口27.1亿元,增长22.8%,增速列全省第四。出口占全省比重4.1%,比去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5.4‰,较去年末提高0.5个千分点。一是全面精准服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建立“1+6”外贸出口服务专班,累计解决问题700余个,1260家出口超百万美元企业在全省率先实现复工,比全省面上提前一周。二是政策资金支持。加快政策兑现,累计兑现政策资金21.4亿元,涉及企业3955家次;利用“订单+清单”监测预警系统,实施“百亿千企”专项行动,先后与浙江信保、省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签订战略协议,争取低利率授信资金超100亿元;积极谋划新一轮外贸针对性帮扶举措。三是创新线上拓市。第一时间联合国家商协会、贸促会及米奥兰特、远大等展览公司,推出湖州线上数字展览会,引导企业通过“云参展”“云洽谈”继续巩固境外市场,累计已组织线上展会29场;积极筹备参与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社会消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稳定居民消费 发展网络消费”的指示要求,紧抓疫后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机遇期,全力打造湖州数字生活新范式。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0.5%,降幅较上月缩小3.8个百分点,降幅小于全省平均4.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一;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2.5%,较上月回升4.3个百分点,降幅小于全省平均8.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一;限上批发业实现由负转正,增速环比提高9.2个百分点。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07.3亿元,占全省比重3.4%,同比下降1.6%,列全省第四。消费市场总体有明显好转并不断巩固。一是落实政策惠企。加快兑现“湖8条”“服务业10条”“助企复工复产26条”等相关政策。开通“绿色通道”,精简企业申报流程,为10家在疫情期间增加总部配额、扩大市外采购的应急保供企业兑现运输补贴91.2万元。各区县已累计兑现针对商贸企业专项补助916.68万元。联动市人社局从市本级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中为38家受疫情影响的零售住餐企业发放补助270.24万元。二是向上争取扶企。向上争取6家商贸企业入选浙江省联保联供重点企业名单,向上推荐66家商贸企业作为对疫情防控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争取各类金融政策支持。目前浙北大厦、星火百货、鲜绿多、华东医药等4家企业新获优惠金融贷款支持3.46亿元,预计可直接减少财务支出超600万元。争取到省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专项激励资金600万元。三是线上保供助企。加快推进“基地直销+电商平台”“传统超市+线上订购”“阿里专区+便利小店”等模式,“云经济”“宅播”“无接触配送”等电商新模式不断涌现,一季度,全市37个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实现线上交易额4亿元,同比增长30%。启动“浙里来消费·千名主播促消费”活动,累计超千家企业、超千名主播参与活动现场带货直播,实现线上线下全面融合,有效推动“全城营销”城市品牌,活动当天累计带动销售53.79亿元。推出全省首个地市数字生活新服务平台,上线超1000家零售商户、10余个重点景点、201所学校和超16个核心重点商圈,为消费者带来全方位智慧化体验,构建湖州一刻钟数字未来生活圈。
(二)面临的困难
对外贸易:虽然一季度我市外贸出口实现了0.5%的增长,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大部分外贸企业出口信心不足,部分企业甚至面临重大经营风险、重大流动性风险和重大生存发展风险,后期全市稳企业、稳生产、稳就业等形势异常严峻。当前的主要困难表现为:一是疫情波及面广。近九成(88.2%)重点出口市场受影响,占比数高于全省平均3.4个百分点。二是订单影响量大。近五成出口订单发生延期或取消;已有8家企业遇到被拒收订单的情况,涉及出口额6800万元。三是企业拓市场难。500个不同行业的国际展会延期或取消,拓市场主渠道被打断,重点外贸企业预计二季度能接单9.5亿美金,仅占去年同期的60.8%。三是产能利用不足,充分就业难。目前全市重点外贸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4.7%,二季度预计开工率在75%以上的企业面仅六成左右(62.6%),3.4万员工或将面临复工后再停工或减薪半停工,稳就业压力较大。四是去库存回笼资金难。一季度全市重点外贸企业货物库存同比增加32.2%,服装行业因季节性强,较多订单面临过季跳单问题。近七成重点外贸企业外向度较高,其中近五成(47.6%)企业外贸比重超3/4,超两成企业目前只做外贸。随着产品滞压,企业担保链、资金链面临新的风险挑战。五是化解贸易摩擦风险难。今年以来全市外贸合同报损案件59件,同比增长34.1%;报损金额645.9万美元,同比增长25.6%。
社会消费:受疫情影响,目前全市餐饮酒店大型宴席还未放开,异地旅游还比较受限,全市住宿餐饮仍不容乐观;居民消费热情不高,零售消费还不旺。
(三)下步工作
稳外贸方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浙江、湖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委工作部署,重点围绕保市场、保订单、保就业、救企业“三保一救”,增强工作信心,突出工作主动性、针对性、精准性,全力以赴稳外贸。一是以“防”为主稳企业。充分发挥“订单+清单”监测预警响应系统,做好境外疫情管控等信息发布和风险预警;引导企业增强风险意识,做好对重要客户、重大订单的风险评估;建立出口风险保障机制,不断发挥保险杠杆作用,按照“应保尽保、需保就保”的原则,加大出口信保力度,增加出运前信用保险(目前全国1057家,浙江省197家,湖州29家),降低参保费用,提升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化贸易法律梳理和培训指导,全年开展政策解读、市场分析、风险预警、法律服务等系列培训活动10场以上,培训企业1000家次。二是以“变”为策拓市场。帮助企业排摸梳理一批低风险国家市场,推进合作一批优质线上平台,谋划推进一批外转内企业,全力弥补订单损失。加大内外并举、线上线下结合力度,启动网络展览会,鼓励企业线上参展,组织超1000家次企业参加100场以上展会,引导企业开展“云参展”“云拜访”“云对接”。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力争2020年全市重点外贸企业实现网上交易覆盖率20%以上,跨境电商交易额超千万企业达170家。以数字生活新服务为抓手,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大型消费促进活动,充分发挥网红基地、直播带货等模式,利用天猫、1688、网易严选等电商平台,推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三是以“通”为要畅链条。打通供应链,境内主动对接国家级商协会,帮助依赖进口的企业寻找上游国产替代品,保证生产所需。境外依托现有海外资源,在境外重要枢纽城市成立服务企业,派驻管理骨干驻点,全力打通境外供应链、产业链。保障资金链,依托“订单+清单”监测预警系统,深入开展“百亿千企”专项行动,开发、推广“订单贷”等封闭式贷款产品,必要时建立基于“订单贷”基础上的外贸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同时建立抽贷压贷断贷报告机制,进一步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畅通物流链,紧密关注全球大港、机场运营情况,更大力度借助中欧、中亚等班列运输,保障外贸物流链畅通;发挥B保等国际物流平台作用,支持外贸企业通过“境内关外”保税转运模式,解决仓储、退税等问题。四是以“准”为先优服务。强化专班作用,发挥市、县、乡镇三级联动机制,开展外贸企业精准帮扶,建立异常外贸企业属地上报责任制,对外贸比重在75%以上的157家重点外贸企业采取“一企一人”跟踪服务,对生产经营发生异常的企业采取“一企一议”研究对策,力争我市外贸企业疫情期间无停产破产企业。在全市块状产业中探索建立余缺员工调剂平台,以县区为主体,推进区域内外贸企业富余职工安置工作,实现员工共享、原材料共享等,加大生产要素配置,破解企业用工不平衡矛盾,做到稳生产,稳就业。全力加速政策兑现,按照“应兑尽兑”原则,“网上联审、随报随办”快速兑现各项扶企政策,尽最大力度减轻企业负担。
促消费方面。主要是结合数字生活新服务,组织实施“千企联动千亿消费”专项行动,即联动特色产业集群、文化旅游、农产品、“老字号”新国货、重点商贸企业等千家以上企业优惠让利,集结千名主播强势带货,实现线上线下全面融合,助力湖州产品“卖全国、买全球”。预计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超100场,全年推进社零超1500亿元,网络零售额达850亿元。一是落实千企联动,“全民营销”。联动特色产业集群、文化旅游、农产品、“老字号”新国货、重点商贸企业等超千家企业,共同营销湖州城市品牌、优质企业、品质产品,促进销售与带动消费互联互通。二是邀请千名主播,“全城吆喝”。举办系列集中直播活动超100场,集结千名主播为千家企业强势带货, 全力推动湖州网红经济、直播电商发展掀起新高潮,助力湖州产品“卖全国、卖全球”,加快消费信心提振并带动相关消费释放,助力消费经济复苏。三是拉动千亿消费,“全民惠享”。围绕湖州优质企业与产品,推出十个惠民消费主题活动,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倡导百姓放心消费,真正让生活、创业在湖州的市民享受品质生活,不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