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玮琪,湖州市织里镇轧村中学一名学生。上了初中后,我们的课程变多了,学习压力也大了不少。但学校总会有很多有趣的老师来上课,我们一直期待所有的课都能变得这么有意思。听老师说,这些老师来自湖州市第十二中学,自从我们学校和他们结对后,那边优秀的老师会经常过来给我们上课,科学、社会、英语这些科目都会有,他们也很关心我们的学习情况。
12月6日,我们学校又来了一位湖州市第十二中学的老师,要给我们班上课,我可兴奋了。一早我就领到了课堂上要用到的资料。没想到,我们能够上到这样有趣生动的课堂。湖州推出的“共富班车”,把优教共享班车列入首批出发的班车,让我们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
优质课堂入校
点燃学习兴趣
来自湖州市十二中学的张庆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科学课——《月相》。不同以往的课程,这次我们分成小组,围成一圈坐,每个小组都有7个人左右,我和其他6个同学是第一小组。
一开始,张老师让我们做起了小游戏。我积极举手发言,面对张老师的鼓励,勇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老师说我的回答就是正确答案时,我一下子变得自信起来。
课上,老师不断地走下来和我们互动,我全部注意力都跟着张老师转了。看到讲台旁边的材料箱,我就知道要在现场做实验了,他拿着好几个不同的泡沫球,在灯光下转圈,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月球和太阳。每个小组都有上去观察的时间,根据演示,我还画对了月相变化的规律。我感到神奇极了,原来靠自己的观察,也能把书上看不懂的知识学会了。
张老师在课堂上还说要增加难度,我们都不怕。我一个人想不出来,就找我们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这样的氛围真不错,我们互相帮助,很快就答对老师提出的好几个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课程就结束了,我们也学会了一个新的顺口溜来识别月相: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走出录播教室,我才发现我们学校的科学老师都在后面的小教室里听课,还有几个不认识的老师也在。虽然有点害羞,但我一点不担心,今天我的表现可积极了。这样的课堂真好,我一点也不怕学习了,有了优教共享班车以后,我们学习更有劲了!
骨干教师入驻
深化优教共享
回教室的路上,我和同桌都在说很喜欢这样的课,被我们科学老师俞卫老师听到了。他告诉我,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老师来上这样的课,按2020年的频率,是两周一次,让我可期待了。
这次,我知道了不止我们,还有老师也要去学习交流。等到下课后,我们班都围着俞老师,问他学习得怎么样。俞老师告诉我们,他通过录播教室和十二中的老师进行了视频连线,算起来有二十几位老师共同研讨交流呢。像分析这节课程的优点和设计,怎么能做的更好,都是他们讨论的范围。这样,我们的科学老师也可以学习设计类似的课程。
我问老师,两周一次也太短了,不能多点吗?俞老师告诉我,这个学期,还有两位以前十二中的老师尹勇、何冬霞,来到我们学校教书了,他们都教二十多年书了。现在正担任我们学校的数学、英语的教研组长。没想到,这么优秀的老师也来了轧村中学。
有了优教共享政策以后,我感觉优质教学资源明显丰富了,课堂内容变得更丰富、更精彩。我学习的主动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既开阔了视野,又提升了学习兴趣。乘着这样的车,我们的学习也越来越好。谁能想到,我变得爱学习了。
这次,我体验了湖州市第十二中学老师带来的优质课堂,感触非常深,也觉得非常好。我们乡镇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需要优质的课堂和优秀的老师。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优秀老师下沉到乡镇,让我们也能享受到和城市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对话湖州市第十二中学副校长徐培江:
湖州市开出包括优教共享班车在内的首批五辆“共富班车”。我想,作为一所秉承着“教育区域共同富裕,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的理念,以“扎实、有效、合作、共赢”为工作追求的学校,在优教共享的班车中,可以充分挖掘和整合两校优质教育资源,取长补短,携手并进。
在过去一年里,湖州市第十二中学和湖州市织里镇轧村中学两校共同体建设,通过同步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形式的互动交流,共同体建设优化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带动了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内需。
接下来,就是拓宽共同体建设在广度与深度,首先要把教学研究常态化,两校共同体的教研组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线上与线下结合,互帮互助两校特色社团活动开展,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目前已经成功开展教研节活动,有效地提升了两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其次是德育工作互助化,积极谋划“数字家长学校”的创建、优秀德育项目的开展、班主任德育论文案例的指导、心理健康课及班级团队课程的完善、班主任论坛的开发等方面开展各种互助合作活动。
我们相信,在全体教师共同的努力下,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工作将会风生水起、蒸蒸日上,为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添砖加瓦!
学生口述:陈玮琪
记者:汤若静
摄影:王洁涵
编辑:郭熠华
责编:高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