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湖州  >  绿色发展
金融活水润泽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21-03-11 09:11 信息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字体:【


  太湖波光帆影、古镇粉墙黛瓦、河网纵横交错、湖漾星罗棋布……说起湖州,不仅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域建设美丽乡村,与时俱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农村整体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变,美丽乡村成为湖州的一张金名片,探索出了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的乡村振兴之路。

  为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围绕粮食安全、绿色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领养老金、交水电费都很方便,现在还能办理人社业务,再也不用一次次地跑区里了,很感谢,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一声感谢,源自“社银联通”工程的创新,让市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办理人社业务。

  “银行主动上门服务,帮我们解决了800万元的资金缺口,最新设备已经完成采购,新的生产线即将投入使用。”一份喜悦,源自一笔雪中送炭的贷款,让科创型小微企业走向世界的愿景逐步变成现实。

  ……

  金融活起来了,乡村振兴也就活起来了。这些年,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合力 推 动美丽乡村建设

  沿着郁郁葱葱的绿道,走进安吉县余村村,“美丽”跃进眼帘。这里群山环抱、秀竹连绵、碧水蓝天,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蜿蜒曲折,直通村子深处。一路走来,游客川流不息。

  “这些年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希望,不仅要让人进来,更要留得住、多消费,带动村集体、老百姓共同增收。”村班子商议,针对发展空间有限的实际,计划联合周边4个村,打造“新余村”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一体化。

  给余村发展勇气的,除了绿水青山的自然资源,还有金融机构的有力支持。去年3月,农行安吉余村绿色支行为余村发放全国首笔乡村旅游重点村项目贷款4亿元,利率下浮10%,全力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如何用好这笔巨资?村班子早有了初步谋划:40%用于余村客厅、自然学堂、生态食堂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30%用于休闲旅游多业态经营,如产品开发、文化创意、品牌营销等;剩余30%则用于智慧乡村建设,构建全村数字治理新体系。

  在金融活水的不断浇灌下,一幅乡村振兴一体化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是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有关要求,我市制定出台了《湖州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增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金融多样化的需求,为湖州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积极贡献金融新动能。

  顶层设计、政策引领,让一项项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创新举措落地开花:

  吴兴农商银行启动了“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服务工程”,计划5年投入60亿元信贷资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推出“消薄贷”产品,主动帮助集体经济薄弱村“摘帽”; 

  安吉农商银行首创“农房绿色建筑贷”,“贷”动农村住房建筑节能发展,树立健康的生态环保理念,在农村形成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推出至今已发放超过8000万元,覆盖辖内15个乡镇(街道)98个行政村,“绿色家装贷”同步发放超过3700万元;

  ……

  强农业  赋能特色产业发展

  在德清县莫干山,民宿已经成为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近年来,莫干山地区以“裸心谷”等“洋家乐”为代表的精品民宿迅速崛起,目前已集聚民宿700余家,发展出一条美丽经济的重要路径。除了工商资本入驻,不少本地村民也想创业开民宿。

  如何扶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德清县金融办指导德清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民宿乐”贷款,确保村民创业不愁资金,民宿品位全面提升。该贷款可用于包括民宿修建、材料采购、设施采购、装修、租金交纳等与经营民宿相关的多种用途,贷款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有机载体,高效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成为缩短城乡差距、促进融合发展的基石。为有效破解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面临融资门槛高、抵押物不足等困难制约产业发展的难题,全市金融机构把支持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放在解决产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融资贵上。

  走进位于长兴县吕山乡的德睿牧业养殖场,工作人员正在羊圈内喂食和清理,整个圈舍十分整洁。负责人杨富有介绍,这一切都得益于养殖场的扩建改造工作,“多亏了银行的资金支持,我们建设了草料堆放场,扩建了园区。”

  杨富有所说的银行,是长兴农商银行。该行针对传统湖羊养殖场缺少抵押物及担保的情况,创新推出了“活体抵押贷”的贷款品种,根据入圈存栏量进行金融授信。“假如贷款500万元,按照羊的单价计算,如果是1000元一头的话,整个养殖场的存栏量需要控制在5000头以上,并需要时刻控制在这样一个范围内才行。”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这种抵押贷款方式,在简化授信手续的同时能更好地控制金融风险,满足农户融资需求。

  在解决融资难题的基础上,金融系统还把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作为服务农业发展的重点,针对湖州的特色产业,创新推出了多种农业保险:

  湖州市储备管理有限公司、湖州白兔粮油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与中国人保财险签订全省首单稻谷收购价格指数保险合同。稻谷收购价格指数保险通过防控优质稻谷储存期间的价格下跌风险,切实给参与“五优联动”粮食企业增加保障,推动粮食“五优联动”健康发展,做强粮食产业,最终反哺给种粮农民,增加农民种粮收益。

  人保财险德清支公司全省率先推出商业性淡水鱼价格指数保险新模式,针对淡水鱼养殖户因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导致产品价格低于目标价格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赔偿。该险种实现了承保方式“保成本”到“保成本+保价格”的转变,提高了淡水鱼养殖户抵御、销售等综合风险的能力。 

  ……

  定制化产品、差异化经营、精细化服务,为农村特色产业经营发展插上了发展壮大的金融翅膀。

  促惠民  打通“最后一公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无论是产业提升、基础优化,还是环境整治、农民增收,都涌现出旺盛的金融需求。如何实现把金融服务送到农户家门口的目标?全市金融机构致力于打通线上线下渠道,让金融服务更普惠、更便民。

  去年10月,南浔区举行了“社银联通”工程升级暨“政银合作”签约仪式,启动了“银行网点办理人社业务”。

  此次的“社银联通”和“政银合作”工程是南浔区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最新探索。随着“社银联通”的升级,南浔银行以30万户第三代社保卡用户为依托,在社保卡业务全面合作的基础上,结合“智慧医疗”等综合服务,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合作,将可一站式完成33项人社业务办理,并延伸和扩大网点服务范围至该行所有网点,进一步推广便民惠民基础金融、促进普惠服务深度融入民生。

  随后,该行首批选择8个网点布放“政务一体机”,辐射范围基本覆盖了全区主要人口聚集地,通过机具直接连通行政服务中心审批系统,方便客户在该行网点办理更多与政务相关的申办事项,结合24小时自助服务空间的优化布局,实现“政银联通”全时服务,让市民切实感受“政银联通”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如今移动支付、手机理财、在线融资,已成为农民办理金融业务的新常态。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树立“造血式”金融帮扶理念,切实加强对低收入农户的信用体系建设,以信用贷款来支持低收入农户生产发展。运用好“丰收爱心卡”“美丽乡村富民卡”等,有效满足低收入农户金融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