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中共浙西特委擎起抗战旗帜
发布日期:2021-04-22 字号:[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湖州地区的中共地方组织遭到全面破坏。抗日战争爆发后,党的工作才开始恢复。从1938年春开始,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浙江临时省委通过各种渠道,陆续派遣一批党员进入湖州,开辟敌后抗战,整个浙西党的力量重新集聚,党的工作进一步加强。

  1938年5月,根据中共浙江临时省委的指派,徐洁身等人到浙西地区了解情况,开展工作。接着,浙江临时省委又通过国民党浙西行署、民族日报社和抗日团体等“合法”组织,向浙西地区派遣了徐由整、王闻识、贺千秋、贝纹、章松寿、陆鲁一等一批党员干部。

  1938年11月,国民党浙江省政府组织的“浙江省战时政治工作队”进驻安吉、武康、吴兴、长兴等县,队内有王子达、谢勃、何行之、刘芾亭、于以定、骆静婉等一批中共党员。同时,政治上比较开明的诸暨县县长邓调任安吉县县长,萧山县自卫大队第二、第三两个中队随邓来到安吉。当时任萧山县自卫大队参谋长的郑至平,与史列青、王野翔、丁国荣等10余名中共党员随队来到安吉,并进入国民党安吉县政府工作。12月初,郑至平、何行之等在安吉县青龙乡毛竹山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安吉县工作委员会,郑至平任书记,何行之、史列青为委员。这是全面抗战时期湖州成立的第一个县级党组织。

  在此同时,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第一支队也先后派民运干部吴林枫、唐民和军事干部孙秉夫、陈祖猛等党员来湖州开辟工作。到年底,湖州地区的党员总数已达到四五十人。随着各地党员、干部的陆续到来,浙西地区建立统一的党组织的条件逐渐成熟。

  1939年1月,中共浙江省委在金华召开会议,分析了浙西地区抗战的形势,讨论了浙西党组织建设、工作开辟等问题。会议认为,要打开浙西工作局面,必须加强党对浙西工作的统一领导,注重抓好武装工作。会议决定,组建中共浙西特别委员会(简称“浙西特委”),调省委常委、宁绍特委书记顾玉良主持浙西特委筹建工作。会议提出,浙西特委成立后的工作方针是:“依靠郎玉麟部队,团结李泉生部队,争取朱希部队,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武装力量,开展党的各方面工作,打开浙西游击根据地的局面。”

  1939年2月,顾玉良在安吉县青松乡(今属递铺镇)枫树塘村主持召开了浙西特委第一次会议,传达贯彻省委关于成立浙西特委的决定,讨论了特委成立后的工作。会议宣布中共浙西特委由顾玉良、彭林、徐洁身、张之华等4人组成,顾玉良任书记,彭林任组织兼军事部部长、徐洁身任宣传部部长、张之华任妇女部部长。由于浙西靠近皖南,浙西特委受东南局和省委的双重领导,以受东南局领导为主。根据省委确定的工作方针,会议提出浙西特委成立后的主要任务是:(1)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独立自主地建立抗日武装,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2)动员各阶层人士参加抗日救亡工作。(3)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组织各种抗日群众团体。(4)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会后,特委机关移驻郎玉麟部队所在地——安吉县小溪口。同年4月,郎玉麟部队调防吴兴后,特委机关相继转移至於潜县鹤村民族日报社、武康县庾村李家洋房和莫干山上横140号“东方汇理银行”别墅等处。

  中共浙西特委建立后,首先集中力量加强了与各地党员的联系。特委领导明确分工,深入浙西各地和省、县政工队了解情况,联络、指导工作。同时,陆续向各县和各地抗日游击武装派遣了一批干部、党员。特委机关移驻莫干山后,还在莫干山上的荫山街和山下的庾村分别建立交通站,加强与所属各县的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党员关系全部接上,并按活动范围确定了党的工作负责人。

  根据省委指示,浙西特委加强了与中共中央东南局的联系。5月上旬,特委书记顾玉良专程赴皖南,向东南局汇报了浙西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党的工作,反映了国民党收编浙西抗日武装的问题,并请求东南局调派干部加强浙西工作。项英、曾山等领导在听取汇报以后,即召开会议作了研究,要求特委应尽力动员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加强国民党统治区域的统战工作和支前工作。东南局领导还指出,国民党虽“整训”地方武装,但将他们整编为正规军的可能性不大。为此,特委要通过郎玉麟部队做好交朋友的工作。在敌占区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要独立自主地开展小型分散的游击活动,并做好锄奸工作,以防敌人搞伪化。条件许可时,再集中起来扩大活动范围。根据浙西特委的请求,东南局同意向浙西增派干部。会后,新四军服务团和教导队抽调了一批党员干部到浙西工作,浙西党的干部力量得到加强。

  1939年7月,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阳县召开,顾玉良参加这次会议并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会后,特委召开吴兴、长兴、安吉、武康、余杭、於潜等地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东南局指示和省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具体部署了统战工作、群众工作、武装工作和党的建设等事宜。此后,浙西党组织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比较有系统地开展起来,并取得明显的进展。

  浙西特委成立后,各县党组织陆续重建并发展壮大。1939年4月,根据浙西特委决定,安吉县工委改为安吉县委,书记史列青。同年夏,中共吴兴县工委在双林镇成立。不久后,经浙西特委批准,吴兴县工委改建为吴兴县委,书记王子达。1940年3月,中共武(康)德(清)县工委(9月改为武德县委)建立,谢勃、何行之相继担任书记。1940年4月,中共长兴县委建立,书记何行之。浙西各级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壮大,有力地领导了抗日救亡运动和敌后游击战争,表明党在浙西地区擎起了全面抗战、夺取胜利的旗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