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声音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湖州  >  高层声音
激活“水”密码 打造美丽繁华新江南
发布时间:2021-04-09 08:42 字体:【

  作为唯一以太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境内河湖纵横,塘漾密布,纵横交错的江、河、溪,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漾串连起来,形成了南太湖独特的秀美山水。近年来,湖州把水元素融入到文化、旅游经济等多个方面,不断凸显美丽繁华新江南的形象,持续擦亮“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城市品牌。

  丰富的水资源为湖州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湖州独特的精神气节和文化特质。水文化遗址、水利工程遗址众多。有著名的江南运河、溇港圩田、桑基鱼塘三大世界遗产,有远古的水利工程遗址——春秋吴越时期的胥塘、蠡塘(均在今长兴县)、滋养平原水乡千年生机——荻塘、中华丝绸文化的发祥地——钱山漾遗址等。水相关的文献、诗歌繁多。有大量的治水论著、诗词、题咏、碑刻、游记、散文等。名句“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出自戴表元的《湖州》,毛泽东诗句“浪下三吴起白烟”中的“三吴”之一便是指湖州,另有张志和的《渔父词》、朱庆余的《吴兴新堤》、米芾诗书一体的《苕溪诗帖》、苏轼的《登岘山》、赵孟頫的《吴兴赋》等。治水名人众多。夏商时代曾在德清、安吉一带治理苕溪并建立了“防风园”的防风氏、曾在长兴筑蠡塘的越国名相范蠡、曾在湖州城西四里开谢塘的东晋吴兴太守谢安、疏导白蘋洲至霅溪(即东苕溪)的颜真卿、明朝伟大的水利学家潘季驯(市区潘公桥即为纪念其),等等。水相关的非物质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湖州人民对水有着特殊的情怀,每年都要举行许多与水有关的民间节庆和民俗活动,如千金的水神庙会、八里店的渔船会、洪桥的赛龙舟、长兴的开渔节等。

  近年来,湖州各地不断把水资源与乡村旅游等相结合,在此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总量丰富,但主题不集中。湖州自然类和人工类水体旅游资源单体共170个。有观光游憩河段、古河道段落、观光游憩湖区、沼泽与湿地、潭池、冷泉、水库观光游憩区段等1 4个基本类型。但是湖州丰富的水资源被掺和在各不同主题的景区中,水元素没有得到凝练推广,没有给湖州的水赋予主题。重视水元素,但缺乏统筹意识。湖州四通八达的水系为开展水体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少地区都有做“水”的文章,例如南浔打造“水晶晶的南浔”的城市品牌;德清建有水情馆;吴兴义皋古村建有湖州市水生态法治展示馆等。但可惜的是至今湖州仍没有打造出一条与水相关的旅游线路,整个水布局尚缺规划。种类多样,但部分水资源闲置,有待激活。“苏湖熟天下足”的繁华江南随着运河交通的落寞而逐渐被淡忘。部分水景资源得到开发利用,但是有些河道由于长期废置不用,水域特色逐渐丧失,例如苕溪、頔塘等有名内运河。水文化深厚,但挖掘程度不够。许多与水文化有关的资源未挖掘梳理,关于水的诗歌未整理成集、关于水的民俗未受到保护传承等。如运河沿岸的古镇、飞架于苕溪之上的古桥,在地区间具有一定号召力的水神庙会、渔船会等民间节庆活动,大都尚处在半开发或未开发状态,有的仅仅流行于民间。

  基于此,本文提出“四水年华”主题设想,把散布各地的水资源串珠成链,形成整体的布局,激活湖州古老光辉的水元素,为打造美丽繁华新江南提供参考思路。

  花漾年华——太湖滨水区,戏水漾湿地。“花漾年华”主要打造太湖沿岸的沼泽湿地景区、水漾景区。太湖沿岸目前已发展得很好的有龙之梦湿地公园、图影湿地公园、长田漾湿地公园、太湖度假区等。吴兴区计划“十四五”期间投资50亿元在东部新城区域打造的“一塘十山十漾”的城市公园。可以此为基础,从西至东沿太湖南岸滨水区打造出成片的水漾主题。

  晶晶年华——运河古村镇,游古典江南。京杭大运河沿湖州东南穿越而过,大运河重要支线“頔塘”横穿南浔镇,目前已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浙江)诗路走运之旅暨“水晶晶南浔”水上游线。结合南浔的水晶晶城市品牌,打造晶晶年华不仅串联起南浔古镇、和孚荻港,还有附近的新市古镇等经典水景文化。 水木年华——花园苕溪岸,慢滨水生活。东、西两苕溪水系在东部平原散作千港万湖,形成密集的河网湖群,苕溪作为浙江省的八大水系之一、湖州的重要标志性河流,应该得到重点打造。目前东苕溪建设了绿道,山、水、田、路相映成景。水木年华打造东、西苕溪的沿岸风光,东、西苕溪汇合的市中心水岸也可融入这一主题,塑造花园苕溪岸的精品慢生活。 碧玉年华——观山潭水库,品山涧水趣。湖州域内水库、湖塘较多,山区库容10 立方以上水库 149 座,莫干山、安吉龙王山等都是国家级景区,仙山湖、下渚湖等风光旖旎。针对山潭水库星罗棋布的特点而打造“碧玉年华”项目,在于将分散于山区的各个碧玉般的水体资源融合。

  “四水年华”主题的打造能使水元素资源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差异发展”的布局。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加强水风景的打造。有些水系出现水土的流失,水质有待提升,而部分河道、水漾等周边风景也缺乏管理与设计,需要继续提高湖州水质,继续加强治污、治淤工程。同时,需要提升沿河风景带景观设计,聘请专业设计团队进行城市人文水景设计,有差异地布置河岸风景带。创新水资源业态。要找准产品的定位,开发出具有文化底蕴和特色鲜明的产品,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为产品的深度开发奠定基础。例如创新与水相关的食物、农产品、体验、教研一体活动等。挖深水文化的内涵。要发掘水体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如太湖渔文化、蚕桑文化、前溪歌舞文化、古镇文化等。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处理好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人流带来航运任务繁重、水质破坏问题等要提前考虑解决方案。宏观上进行整体谋局,从多个角度渲染湖州“水”。微观上推进湖州水文化标识打造,进行具体的水景点、线路设计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