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州考察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围绕总书记“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的辩证指导思想,莫干山近年来不断利用“好风景”引来“新经济”,走出了一条数字化、网络化、价值化的新路子,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数字化,赋予了莫干山产业发展的新内涵。
一是怎么看?让莫干山最佳风景成为创新环境优化最大的利器
过去我们讲绿色经济,更多强调利用好的生态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态,把民宿作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主要通道,这一时期我们称为1.0版本。进入新时期,对好风景的认识加深到2.0版本,即把好风景作为一种环境资本而不是作为唯一的开发资源,以环境资本为杠杆,连接和撬动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文化资本等,在民宿旅游外,还可以集聚创新资源,在数字化服务、数字经济上挖潜做文章。数字经济开启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基于各种新一代数字技术,打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各种技术通道,为破解“去能耗化”“去污染化”和“价值转化”等难题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方面,创新资源从钢筋水泥的大都市集聚到山清水秀的美景之地已成为时代大势。随着数字经济的应用,未来的研发方式将会发生变化,以前更多是集中式的研发组织方式,即把科研人员召集在一起进行研发活动,但现在利用互联网平台之后,很多研发是以一种开源平台的方式呈现。如之江实验室“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对人工智能开发者而言,天枢提供的开发平台拥有一站式全功能AI开发套件和领先的AI模型集成,将大大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效率。这种创新资源分布式呈现的方式,像莫干山这样的地方反而能利用其生态优势去集聚人才资源。德清可以借势提出分时研发概念,即分时度假、分时研发、分时培训。核心要义就是不需要研发人员创新团队365天都在一个地方办公,而是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年中以一段时间来做分时研发。
这里很重要的是“云”这个概念,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了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尤其在疫情期间,“云”这个概念开始广泛运用,比如“云招商”“云路演”等,那莫干山也可以提出一个 “云创新”的概念,科研人员通过“云”的方式一起为某个项目研发,这样不仅仅能整合国内资源,甚至可以扩大到整合全球资源。“云”上做文章是未来的一个创新趋势。从这点看,把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尤其是数字经济植入美丽莫干山,大有可为。
另一方面,莫干山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能够在美景吸引创新的大浪潮中形成先发优势。一是地理位置绝佳。莫干山地处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与长三角各主要城市时空距离极短。此外,杭德城际轻轨的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有望2021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通车后可接驳杭州地铁10号线。二是生态环境优越。莫干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青山绿水生态好,是莫干山最显著的标签。在这样的天然氧吧中,科研人员更容易打开脑洞、创新成果。三是人文历史深厚。莫干山,因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派干将、莫邪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作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众多的历史名人,为莫干山赢得了巨大的名人效应,至今还保留着200多座风格各异兼具多国情调的别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莫干山的文化属性中,创新也是避不开的一环,莫干山和创新的关联不是一时的,也不是最近新起的,而是被历史早已实践证明过、并一脉相承的。
二是怎么干?围绕四个链条,着力做四篇大文章
一要搭好平台链,充分利用好已有资源。德清目前主力平台有三个。分别是国家级湖州莫干山高新区、莫干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的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经开区本身已具备一定的科创实力,也打下了研究院经济的基础,对它们的资源再挖潜整合,无论是移植到莫干山,还是进一步引商引智,都将助力莫干山新业态加速成型。而莫干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本身就能和科创资源形成补充,特别是当前民宿进入控量提质的转型关键期,应形成以户外运动为主导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弥补莫干山民宿产业静有余、动不足的困境。科研人员也可以在工作后参与户外运动,提升体质、提振精神,更好寻求科研灵感。
此外,湖州提出了“五谷丰登”计划,落到德清就是打造“莫干论剑谷”。通俗地讲,就是把环莫干山区域的山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创新经济植入美丽山谷,打造一个“思想与智慧的高原高峰、科技与人才的基地高地”,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版本。未来,“莫干山论剑谷”将成为集聚创新资源,打造高新产业的新平台。目前德清县委县政府已经规划了几平方公里的谷地,将布局国际会议中心、研究院群落、高端实验室等功能板块,准备向全球发布谷主招募计划,把莫干山区域内的每一分、每一亩建设用地都留给创新资源。
二要拉长产业链,全力融入城西科创大走廊。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浙江省“面向未来、决胜未来”的重大战略平台。2020年6月17日,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出台了《关于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提出“集中力量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拓展科创大走廊两翼,探索将德清相关区块纳入规划管理建设”。这一重大决策,对莫干山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城西科创大走廊院校资源丰富,正在创建实验室经济试验区,拥有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高端院校及科研机构。而德清近年来兴起的地理信息、人工智能、通用航空等新兴高端产业又与大走廊的产业契合度非常高,莫干山完全可以和城西科创大走廊人工智能产业链、5G物联网产业链等重点领域形成互补,成为大走廊培育优势新兴产业的一个理想试场,为莫干山承接高端科研创新资源提供良好渠道。接下来要抓紧谋划如何在机制体制上进行创新,并用专班形式推进和大走廊的合作,特别是要以政策联动、项目推动、人才互动的“三动”模式提高联系频率,在多领域打通无障碍合作路径。同时要找准切入口,利用地信、智能生态城等产业平台优势,进一步做强做大优势领域,引进集聚关联产业头部企业,利用好环境服务于四大实验室,做好实验室思想碰撞的前端和成果转化的后端。
三要补齐生态链,不断释放人才的“虹吸效应”。当前国内传统的区域发展模式为PFB,即生产优先,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先把企业引入工业园区,然后人进来,后续再补上公园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这样的产业链往往相对低端,对土地也无法高效利用。今后,拥有美丽风景的地方的区域发展模式应该类似BFP,即人才优先,招“商业”变成了招“高智商”。宜居环境、优秀文化吸引着高端人才主动涌入这块宝地,后续高人才再不断释放价值,把好风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渐形成集聚效应,开创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接下去,要充分创新科技和人才管理相关机制,努力拓宽创新要素流入莫干山的通道。特别是要引进高颜值、低密度的500强企业,形成“聚才效应”。
四要串好设施链,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这几年,德清依托对外的交通设施建设,让杭州的部分公共服务资源更加便利地为德清所用,成功引进了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邵逸夫医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等公共卫教资源,对创新资源、高层次人才都产生了很强的虹吸效应和发展信心。接下来,要在“职住分离”上挖潜做文章,即借助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吸引长三角人才工作在上海、杭州,生活在莫干。做到这一步还要三个方面予以加强。一是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高速、稳定、便捷的5G互联网突破物理和空间的限制,为数字经济创造良好办公条件。二是加强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让莫干山不仅有自然美景,也有国际化的便捷生活消费环境,为人才落户提供便捷保障。三是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服务业,瞄准高端科创成果和产品的诞生,为引进的高端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中心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此外,在内部功能上,要注重“未来社区”理念,形成生产、生活、创新、服务的多中心格局,为今后“无障碍”承接都市功能延伸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