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抗美援朝:湖州全面动员与安置伤员
发布日期:2021-06-09 字号:[ ]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派兵武装干涉。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和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中共中央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随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群众运动在全国展开。湖州广大人民也全面动员起来,投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朝鲜、捍卫新生人民共和国的运动之中。

  11月4日,负责领导全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的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普遍深入地开展抗美援朝运动。随即,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湖州各地首先开展了以时事宣传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推动抗美援朝运动的蓬勃开展。

  为了坚定反侵略战争必胜的信念,各地召开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代表会议和干部大会,加强形势宣传,肃清“亲美、崇美、恐美”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1月下旬,吴兴县召开首次工人代表大会,通过了大会决议,表示全县工人要以积极行动投身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各项工作中去。湖州市工商联也于12月3日举行工商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动员大会,组织全市工商界人士2300多人分期进行时事学习。

  从12月起,湖州普遍开展了订立爱国公约运动。订立爱国公约是人民群众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创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政治上要支援抗美援朝斗争,协助政府除奸防特,迅速交粮纳税;生产和工作上要完成生产计划,积极工作;学习上要学习政治、文化及科学技术等。在订立爱国公约的过程中,吴兴和德清县的工人、农民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协助政府肃清反革命分子,坚决支援抗美援朝,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通过订立爱国公约,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日常工作和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抗美援朝运动趋向经常化。至1951年6月,约有52%的人员和70%以上的单位订立了爱国公约。

  在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过程中,各地人民还积极报名参军参干。1950年12月和次年7月,根据上级指示,各地开展了两次参干动员。第一次有1000余人报名,录取130余人。第二次仅中学生就有3500余人报名,录取288人。从1951年2月至1953年2月,进行了三次动员参军运动,广大青壮年纷纷要求参加志愿军奔赴前线,许多地方都出现母送子、妻送郎、姐妹送兄弟参军的动人场景。三次参军任务分别是9600名、6000名和2000名,多数县(市)都基本完成。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属、军属的号召》(即“六一”号召)。随后,省委发出《关于增产捐献运动的指示》。6月下旬,地委两次召开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提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生产运动和劳动竞赛,立足增加生产、增加收入,进行捐献。“六一”号召得到与会各界代表的响应,各地都掀起捐献飞机大炮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境内共捐献飞机23架、大炮5门、现金8.9万元、物品6.6万件、粮食9.75万斤,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斗争。

  人民子弟兵上前线后,家庭怎么办?子弟兵在作战中伤亡,家属怎么办?根据1951年1月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要求,浙江省决定当年2月为“拥军优属月”。各县(市)分别成立拥军优属委员会,广泛动员机关、学校、群众团体和城乡居民为了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慰问驻军及烈军属,捐献鱼、肉、米及日用品。许多地方将土地改革时的好田、好农具、好家具优先分配给烈军属。1951年春,各县(市)普遍推行了代耕制度,对无劳动力的烈军属实行固定代耕,对有部分劳动力的烈军属实行贴工助耕。据当年统计,嘉兴、湖州共有烈属313家、军属15525家、退伍军人338人,均得到相应的代耕优抚。

  湖州市和吴兴县在开展拥军优属的同时,还担负起安置志愿军伤病员的光荣任务。1951年6月6日,地委、专署成立总指挥部,负责欢迎、慰问和安置志愿军伤病员。鉴于吴兴县南浔镇水陆交通便捷,又有大量民房可以腾借,南京军区决定将原在嘉善的华东军区第二野战医院移驻南浔镇,以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经过各方察看后,征借了南浔镇部分民宅、公房、祠堂及私家花园,分别作为该院的治疗、化验及辅助用房。南浔镇群众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不到半个月就完成房屋动迁。

  同年6月17日夜,第一批志愿军伤病员297人到达嘉兴火车站。6月18日和19日,两批伤病员共1183人从嘉兴坐船先后到达南浔。8月12日夜至13日下午,509名志愿军伤病员抵达湖州,入住华东军区第七野战医院和吴兴福音医院(现陆军第72集团军医院)。至年底,共接收志愿军伤病员2749人。

  1953年7月,随着美国被迫在朝鲜板门店同中朝代表签订停战协定,这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抗美援朝运动胜利结束。在历时2年9个月的运动中,湖州广大干部群众及各界爱国人士响应党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勤俭节约,捐献飞机大炮,自觉开展劳动竞赛,努力增产增收,以各种形式支援前线,为抗美援朝作出了贡献。广大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参干参军,奔赴战斗第一线,不惜为国捐躯。据不完全统计,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共计111名,其中湖州市和吴兴县34名、长兴县31名、德清县和武康县16名、安吉县和孝丰县30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