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草堂,50亩农场,是姚云平的“世外桃源”。每天,他都要从市区驱车来到吴兴区埭溪镇五石坞村,寻访山上古迹,收集当地中草药,研发农创产品。“这几天我们正在研发两款代用茶,过几个月就可以向村民购买原材料了。”日前,他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姚云平原本在湖州市区经营一家珠宝店。去年下半年,他和朋友驱车经过五石坞村,被青山环绕和绿水潺潺深深吸引,便萌生了在这里创业的想法。村里有一间破旧的土坯房,一半已经坍塌,但被他看中了。他找到了村委会,想把土坯房改造成草堂。
“这间土坯房有五六十年了,之前是村里存放工具和粮食的。能把它改成草堂,既是对历史的复原,也打造了一个新景点。”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周月娟说。不久,土坯房改造被列入当地文旅“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姚云平投入20万元,保留原有墙体,利用古法修缮;同时租用周边的50亩田地,种植蓝莓、覆盆子和桑葚,每年付给村民租金近5万元。
3个月后,一间名为“浮玉草堂”的土坯房建成了。走进小屋,土炕草席、木桌摇椅物件散发着文化气息。草堂里热闹起来,陆续举办了浮玉山元宵茶会、端午汉风文化节等活动。今年端午节,30多名游客来到草堂,摘箬叶、采艾草、做香囊,感受了传统文化。
来到五石坞村后,姚云平便把自己当成了村民。他寻觅村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五石坞村是‘长三角十大古道’之一的天字古道主入口之一,古道穿越的这片山可能就是《山海经》记载的浮玉山所在地,我们目前正在考证。”他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成烨也充满信心:“我们村是3A级景区村庄,如果这些遗址都能确定,将为村里积累新的文化资本。”
除了历史文化,村里的草本植物也是珍贵资源。秋冬季节,姚云平向村民采购黄精、覆盆子、葛根等山上种植的中草药,研发制作成产品。目前,他已经向村民采购了500公斤葛根,研发出一款葛根粉,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今年,他把珠宝店的生意交给老婆打理,自己筹备在村里成立一家农业科技公司,为附近的知名美妆企业研发植物草本配方。
这个月,村里新建的“乡村创客小屋”完成了装修,姚云平的团队将入驻,帮助村民直播卖农创产品。村委会干部在他的启发下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姚老师如今是我们村里的‘文化顾问’了。”张成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