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E95417299-1/2021-04679 发文时间:   2021-09-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湖发改规划〔2021〕122号 发布机构:   湖州市人民政府
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湖州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发改局、人社局

《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是列入市级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目录的重点专项规划。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818

 


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

 

 

为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示范样本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根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形势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州工作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动人力社保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深化市委一四六十工作体系,攻坚破难、多措并举、深化改革,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综合施策,促进就业量质同升。就业优先政策再强化,先后出台《湖州市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十条扶持政策》《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新十条政策(试行)》《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的六条扶持意见》《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服务湖州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意见》《湖州市重大项目攻坚及招商引才新政》等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4.47万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19.02万人、困难人员就业3.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大幅提升,高技能人才达到20万人,比十二五末增加7.7万人。劳动者素质结构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匹配度逐步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就业工作响应机制更加全面高效。

扩面提标,社保体系不断健全。聚焦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社会保障制度更趋完善,覆盖面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20年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221.39万人、129.81万人和87.97万人,比十二五末分别增加29.54万人、53.93万人和23.48万人。依托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建成湖州市民卡,持卡人数达334.85万人,电子社保卡签发超过167万张,成为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载体。着力推进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人才集合年金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实现基础养老金省级统筹,完善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调整标准,增强百姓幸福感。

集聚优势,人事人才活力迸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各项人才工程,不断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安全组织各类人事考试,稳步推进国企、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充分激发干部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累计招引大学生及各类人才39.8万人,引进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和人才1172个,入选国家级引才计划56人、省级140人;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6.3万人、高技能人才7.7万人。

源头治理,劳动关系日益和谐。从源头上加强对企业用工行为的指导,督促签订劳动合同,全市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2%以上,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覆盖率达到91.8%,工资集体协商覆盖率达到91.3%。劳动保障监察效能持续提升,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受理投诉举报1.23万件,调解、结案率100%。欠薪治理成效显著,基本形成制度完备、覆盖城乡、责任落实、监管高效的欠薪治理格局,累计为1.58万劳动者追偿各类劳动报酬2.39亿元。强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和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案件1.04万件,大量劳动争议实现一线有效化解。

创新改革,服务供给更加精准。整合业务、再造流程、精准服务,推进基层人社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社银服务模式,最多跑一次事项实现全覆盖。充分利用人力社保公共服务资源数据中心平台,线上线下对接,就近办、一窗办,推进网办”“掌办”“自助办等智慧办。社保卡功能稳步提升,电子社保卡广泛推广,常住人口实现全覆盖,智能高效、自我定制的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十三五时期,全市各级人力社保部门围绕中心大局,齐心协力,强化政策供给侧改革,抓细抓实,优化服务供给,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湖州建设重要窗口的示范样本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的关键时期。国家和浙江省深度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统筹推进民生领域改革,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共同富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向好;湖州战略地位持续彰显、生态红利加速释放,经济水平持续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经济环境不断优化。未来五年,以高质量就业、新时代湖州工匠、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无欠薪城市打造、数字化改革等为重要抓手,以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强力支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将持续、稳定和高效发展。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十四五时期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共同富裕对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人民群众对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人的全面发展和全生命周期现代化服务为导向的理念对人力社保事业发展提出了新期盼;就业增收带动共同富裕,社会保险公平、统一、可及,更高水平基本服务均等化,数字服务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给人力社保公共服务供给提出了新任务;新经济和新业态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体系持续稳定的挑战,行政事业单位改革错综复杂等,对人力社保领域既要深化改革、又要创新体制机制提出了新要求。

二、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湖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扎实推进人社事业改革创新,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更加健全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高水平更有活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更具湖州特色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更便捷更优质的人社公共服务,加快打造重要窗口的示范样本、奋力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滨湖花园城市积极贡献人社力量。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力资源价值,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服务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高质量赶超发展目标,自觉服从和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改革创新,促进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提升、蓬勃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适应新时代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人力社保事业发展要求,解放思想、聚焦改革、聚力创新、担当作为,构建符合市情、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体制机制,持续增强人力社保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强化数字赋能。整体智治、唯实惟先为目标,推进数字化赋能,用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约要素和体制机制障碍,打造整体协同、高效运行的数字人社,推进人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公平和谐稳定树立公平正义、共建共享价值理念,按照城乡统筹和业务协同发展要求,构建和谐稳定的就业和劳动关系,既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又促进前后政策衔接平衡,强化民生托底保障,加强风险管控和数据安全保障。

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全过程,全面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人才引育用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基金运行安全平稳,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高质量就业开创新格局。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优化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坚持稳定和扩大就业并举,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全面促进就业,助力共同富裕。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加强对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培训、托底安置就业和帮扶,实施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拓展就业空间。十四五期间确保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优化。按照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应保尽保、安全规范原则,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多层次、可持续的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落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全国统筹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健全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制度体系,加快建设更加积极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工伤保险补偿、预防、康复三位一体制度体系,加快工伤预防常态化体系建设。到十四五期末,实现法定人员社保全覆盖和应保尽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

专业化人才队伍富有新活力。加强人才政策改革创新,按照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思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化博士后工作站百名博士集聚行动,重点抓好省级以上各类人才工程选拔推荐工作,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培育力度。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健全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行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持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新时代湖州工匠培育工程,开展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激发高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打造一支覆盖广泛、素质拔尖、传承有序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到十四五期末,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38万人、26万人以上。

和谐劳动关系取得新进展。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依法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不断提高基层劳动关系调处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健全企业劳动用工评价机制。深化基层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质效。全域根治欠薪问题,全面实现农民工工资不拖欠,持续打造无欠薪城市。

人社服务质效迈上新台阶。深化人社数字化改革,构建优质、精准、普惠的人社服务数字化应用体系。强化专业服务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经办技能和服务水平。推进法治建设,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加强人社综合服务机构和平台建设,建成覆盖全市居民,均等可及、高效优质的现代化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绩效。到十四五期末,区县人社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层服务更趋完善,便捷高效服务更贴人心。

专栏1    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

    

2020

基数

2025

目标

 

一、就业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17.3

30

预期性

2.城镇登记失业率(%

1.5

≤3.5

约束性

二、社会保险

3.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221.39

230

预期性

4.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8

99

预期性

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87.97

95

预期性

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29.81

140

预期性

三、人才

7.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万人)

31.6

38

预期性

8.高技能人才总量(万人) 

20

26

预期性

9.大学生招引总量(万人)

27.6

77.6

预期性

四、劳动关系

10.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92

94

预期性

11.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92

92

预期性

五、公共服务

12.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万张)

330

345

预期性

13.其中: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

50

70

预期性

 

三、主要任务

(一)持续推进高质量就业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坚持稳定和扩大就业并举,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努力提升就业质量。

1.加强就业形势研判。根据湖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结合人力资源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应用,做好失业动态监测和预警,跨时段、分行业分析人力资源市场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用工情况,切实加大用工保障力度。及时掌握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动态变化,根据就业关键指标和重点人群就业情况,科学研判就业形势,有效预防全市性失业风险。

2.创新就业政策举措。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就业政策,结合湖州实际,充分发挥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外贸政策以及帮助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扶持举措,形成复合型、多维度、针对性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推进服务业全链条发展,加快中小微企业和新业态孵化成长,全面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改革,科学预算、依规合理使用就业专项资金,进一步释放资金撬动效应。

3.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完善高校毕业生实习(实训)、就业、见习工作运行机制,拓展就业渠道,为高校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提升高校毕业生留湖满意度和幸福感。顺应全球和区域大势,实施援企稳岗政策,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强推进城乡协同的就业援助体系,加强重点群体就业精准帮扶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培训、托底安置,贯彻落实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扎实做好新市民技能培训和劳动保障维权等综合服务,拓展外来人员就业张力。

4.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加大创业平台建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通过举办南太湖杯、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力度,选树大学生创业典型,激发大学生创业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强化创业平台的服务功能,推进创业园建设,鼓励龙头企业设立总部创新创业园区,扎实推进在外科创飞地建设。加强创业指导队伍建设,加大创业项目辅导,做好创业项目遴选与培育。

5.拓展就业空间领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就业承载能力。把握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带来的物流快递、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快速兴起机遇,开辟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新格局。依托共享经济、直播经济、社交营销以及零工经济、地摊经济、夜市经济等新兴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业新机遇,加大新职业新岗位开发力度,持续扩大就业领域。

 

专栏2    促进就业项目

1.大学生招引

加大湖州人才新政、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介,巩固深化9360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战略合作联盟和技能人才引进高校联盟建设,构建“1+3+3+N”领衔模式即1市、3县、3区、N个企业,通过人才工作站、实习基地、跨区合作、城市制定班等路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手段,扎实推进大学生留湖率和全国大学生招引工作,每年实现招引10万大学生,1000名博士来湖创业就业,引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100个以上。

2.创业带动就业

加快建设低成本创业之城,打造南太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完善创业服务综合平台,加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就业创业指导站等建设力度,支持大学生创业园、返乡创业园等申报省级、国家级示范基地,到2025年,力争建设好100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成10个省级示范基地和1个国家级示范基地。举办创业大赛,加大创业金融扶持等,浓厚创业氛围、扩大创业规模和效益。每年培育大学生团队300个以上,发放创业贷款4亿元,扶持创业4000人。

3.就业帮扶

围绕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深入开展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建设活动,每年培育50家市级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到2025年力争三分之二社区(村)达到高质量标准。加强就业困难人员的动态管理与就业援助,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及时落实就业帮扶政策,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等精准帮扶,帮助2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4.支持灵活就业

支持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合理扩大社区服务等非全日制就业规模,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岗位信息采集和统计监测制度,并把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招聘、培训、人力资源外包等专业化服务。开展针对性职业培训,提升灵活就业人员技能水平。

5.就业失业预警

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企业用工主体和劳动者个体的就业失业统计监测系统,综合运用宏观经济数据和社会保险数据等,做好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失业水平、市场供求等预警分析,实时动态把握企业用工、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信息。

(二)不断健全多层次社保体系

按照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应保尽保、安全规范原则,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多层次、可持续的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完善各类社会保险制度。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适时调整缴费基数和缴费费率,落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原机关事业单位统筹试点制度中不符合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将其转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增强改革获得感。根据国家和省部署,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省级管理。推进失业保险基金防范失业风险制度改革,稳妥实行稳岗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保生活、促就业和防范失业风险积极作用。完善工伤保险政策,健全工伤预防制度机制,形成工伤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工伤保险制度。

2.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应保未保人员的动态分析和管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积极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继续实施以低保对象等人员为重点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缴政策,发挥社保兜底作用。研究适应新型就业形态的参保缴费政策,积极促进有意愿、有经济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引导和鼓励各类人员及早参保、长期参保和连续参保,提高参保缴费率和缴费年限。贯彻落实中央、省社保降费减负政策,促进低收入人群参保和断保人员续保工作。

3.健全待遇正常调整机制。推进落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水平,推动参保人员提高个人账户积累,合理设置梯度补贴制度,提高政府缴费补贴,激励多缴多得,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统筹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保险,加快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优化与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相联系的失业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完善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制度体系,创建工伤预防常态化工作机制。

4.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全面加强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形成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社保基金安全评估结果运用,建立完善常态化非现场监督机制,强化数字化监管,优化社会保险经办环节风险内部控制。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各环节有效监控和预测预警,构建全领域全链条、全周期、全过程的智慧监管网络体系,打造数字监管湖州样板。

5.提升社保整体智治水平依托省集中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算法引擎等数字化技术,对业务经办、服务模式、手段工具等进行重塑,推动核心业务流程再造,强化系统集成和数据关联应用,打造智能、高效、协同的数字社保。通过不断强化数据治理和应用集成,着力构建社会保险零距离大厅,实现智能导服、创新用,数据驱动、业务办,收支监控、基金管,全程监管、风险,全面提供便捷化、主动式、有温度的智能服务,全面提高事前事中事后基金风险管控能力,全面提升政策和业务管理数字化、科学化决策水平。 

专栏3    新业态人员参保促进行动

1.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缴费办法

根据省政策,落实适应新业态从业人员特点的参保缴费办法,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落实应保尽保,与用人单位建立规范劳动关系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配合上级部门研究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办法,并按照上级部门制定的政策推动实施。

2.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机制

落实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实施办法,鼓励平台主动发挥用工主体作用,加强用工管理,化解平台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工伤风险,保障从业人员职业伤害权益。

(三)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更有竞争优势和创新性的人才制度体系,弘扬工匠精神,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力湖州人才强市、创新强市。

1.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坚持人才生态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力构建适合人才发展的绿水青山。打造人才政策高地,强化政策保障,聚合涵盖就业补贴、购房补贴等的政策集成优势构建区域竞争力显著的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建立健全符合人才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突出工作能力和业绩考核,注重市场认可和对企业的实际贡献,关注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建立起一套评价全面、考核刚性、业绩导向的清晰评价体系。

2.加快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聚焦产业发展和创新力提升,聚力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全面落实人才新政4.0,持续扩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建立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深入实施以南太湖精英计划”“南太湖特支计划为龙头的人才引育工程,集聚千个团队、万名硕博、50万大学生,壮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创新人才招引,充分利用社会化引才力量,构建全球人才招引网格,深入开展中国·湖州全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人才品牌活动,大力培养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3.加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自主评聘改革和工程技术领域社会化评价改革。深入实施博士后工作站百名博士集聚行动,不断加大政策供给。持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组织举办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进一步规范和推进全市继续教育工作,全面启动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系统,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完善学时登记管理办法,逐步推进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数据有效归集和集中统一管理。深入实施新时代湖州工匠培育工程,开展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乡村工匠培育力度,构建区域特色的培训网格,服务绿色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发展。加大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加快培育综合实训基地,建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力争建成一所万人技师学院,实现技师学院区县全覆盖,加快形成覆盖重点产业、特色行业的技能传承网络。

4.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产业引导、政策扶持、环境营造为重点,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体系,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紧扣需求导向,引导发展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完善“1+N”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布局,推进区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坚持创新发展,鼓励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强化科技支撑,推动跨界融合,探索新兴业态,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国内国际市场合作,积极引进知名品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努力形成业务横向互补、服务纵横衔接、产品上下游贯穿的行业产业格局。加强行业产业数字化建设,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域软、硬件多方位立体化信息化水平,增强人力资源服务效能。

5.健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优化完善针对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办法。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一件事改革。优化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晋升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评价制度,突出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评价,按照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严格规范执行事业单位人员奖惩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和成绩贡献,积极有序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相关工作;进一

专栏4    技术技能人才专项

1.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动态管理建设一批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每年组织举办20期左右市级以上高级研修项目,开展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开展15万人次以上岗位培训。

2.博士后人才集聚行动

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为重点,每年新集聚进站博士比上年增长10%以上,博士后开题项目20个以上,以博士后课题研究为基础申请的专利、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等不少于20项。到2025年,力争由博士后科研项目转化的新成果、新产品达到100项以上,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200家以上。

3.工程师引育计划

以建强用好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为抓手,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工程师培训基地,每年引进和培养工程师2000名以上。

4.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新时代湖州工匠培育工程、“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服务绿色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发展,每年培养高技能人才1.2万名以上;每年新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左右。到2025年,技能人才数量超过75万,重点培育50名左右具有绝技绝活的湖州大工匠、250名左右具有过硬技能的湖州工匠、1000名左右熟练掌握技能的湖州青年工匠、250名左右具有实用农业农村技能的湖州乡村工匠。

步贯彻执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严肃事业单位纪律,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

(四)深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依法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按照先行地、排头兵的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基层劳动关系调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构建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和谐劳动关系。

1.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创建,推进劳动用工更加规范,职工工资合理增长,人文关怀不断提升,劳动关系矛盾有效化解。落实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面推进电子劳动合同,重点提高农民工、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进一步完善新业态权益保障,加强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合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家、第三方服务机构等作用,切实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监测预警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精准研判劳动关系形势,推进劳动关系源头治理。

2.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深化基层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完善全流程、多环节、多形式案前调解机制,坚持属地化解原则,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充分发挥调解柔性化解纠纷优势。加强县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建设,开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调解、仲裁与诉讼机制衔接,统一裁审受理范围和法律适用标准。创新调解仲裁服务新模式,建标准院、开标准庭、办标准案,建设互联网仲裁院,探索劳动人事争议微仲裁。以和谐文化”“公平正义为引领,加强专职调解人员队伍建设,充实一线办案人员,探索仲裁员分级管理,完善仲裁员素质提升和职业保障机制。加大基础投入,改善仲裁办案设施,提升仲裁院实体化建设标准。加强区域联动,健全完善长三角区域性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协同处理机制。

3.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建设,加大监察执法业务培训力度,做好用工指导和执法维权,统筹平衡劳动者和企业利益,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健全人社、公安等部门联动根治欠薪机制,构建源头治理、平台预警、调解前置、依法处置、信用监管五位一体的欠薪治理体系,精准推进欠薪治理。健全信用与监管体系,提升人力社保信用监管平台应用效能,厘清重点对象清单,分类实施信用监管,实现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完善监管规则,厘清监管事项清单,建立人力社保相关领域大监管大执法体制,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加大应急处置力度,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不断提升应急处置和风险防控能力。

  

 

专栏5    劳动关系建设项目

1.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

全面推广电子劳动合同,深入开展劳动用工体检,大力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和金牌协调(调解)组织建设,选树金牌(协调)调解员;广泛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创建活动。

2.仲裁办案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按照省要求,统一仲裁窗口服务规范,优化仲裁维权便民服务。统一仲裁文书制作、规范庭审流程,深化要素式办案改革。探索仲裁员分级管理,完善仲裁员能力提升机制。推广调解仲裁网络平台,逐步推进庭审与裁决书上网公开。

3.调解仲裁基础保障建设专项行动

进一步深化乡镇(街道)“1+X”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开展建标准院、开标准庭、办标准案建设活动,加强网络调解仲裁信息化建设,推进网络仲裁庭、调解室建设。

4.调解仲裁文化建设专项行动

挖掘和培育以和谐文化”“公平正义以及阳光仲裁为主题的调解仲裁文化内核,搭建文化载体,推进调解仲裁场所文化墙(板、区)建设,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文化宣传,为调解仲裁工作提供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5.监察执法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定期组织监察执法业务培训、轮训、比武,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案卷评查,评选优秀案例办案能力,打造具有湖州辨识度的欠薪维权处置品牌工作室,选树一批欠薪维权处置金牌专家

6.根治欠薪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协同治理和综合治理,着眼深化欠薪治理体制机制,始终强化风险防控,不断提升欠薪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将欠薪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五)着力健全收入分配机制

深化劳动关系领域重大改革,加强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努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促进企业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健全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优化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绩效分配方案。

1.深化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要求,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基本生活。做好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定期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指导企业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进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广泛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2.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和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各项决策部署,以市属国有企业为重点,探索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鼓励引导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向一线职工和技术人员倾斜,形成企业与职工和职工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集体协商制度更加高效,不断提升企业和职工获得感、满意度,全力助推湖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

3.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改革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贯彻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持续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联动机制。继续深化公立医院和医共体薪酬制度改革,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扩大单位分配自主权。分类分行业改革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绩效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绩效分配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各类人才创业创新,激发事业单位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六)全面提升人社服务质效

全面落实省、市数字化改革工作要求,把数字化改革贯穿到就业创业、人才服务、社会保障、人事管理、工资分配、劳动关系等人社业务领域的全过程各方面,统筹数字技术应用和制度创新,深入推进人社综合服务机构和平台提档升级,建成覆盖全民、均等可及、高效优质的现代化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增强群众满意度。

1.深化数字人社服务改革。加快数字化人社服务转型,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整合现有信息载体,协同湖州城市数字大脑驾驶舱,构建人力社保大数据平台,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规范化和信息安全化,打造数字人社新样板。推进政务服务好办易办,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前置需求,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全省通办等,深化政务服务2.0应用,突出综合集成、数字赋能、闭环管理,持续迭代升级人社一件事集成改革,逐步实现无感智办”“就近办,推进人社领域互联网+监管,提升办事效率和满意度。

2.加强基层平台队伍建设。按照精细化、网格化、网络化管理要求,进一步增强基层人社平台和队伍建设,定岗聘用、专职管理,充实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力量,实现市、县区所有基层网点全覆盖,打造全市“15分钟群众办事服务圈。全面提升基层队伍素质,围绕化解企业和群众的痛点和难点,加强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精准培训,切实提高业务素质、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增强动真碰硬、触及矛盾、直面问题的能力。创新基层工作环境,心留人,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通过兼职、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充实基层公共服务力量,丰富服务供给途径,拓展基层服务张力。

3.持续优化窗口服务。深化人社系统行风建设,推进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不断优化人社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推进简政放权,简化行政审核审批程序,及时完善、更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推动各项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微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一网一门一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要求,整合优化办事窗口布局,开展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明星选树活动,畅通浙里办、全市人社微服务等在线服务渠道,加快窗口大厅标准化建设,推进特色化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加满意、更加便捷、更具个性的高效智慧服务。

4.提升民生一卡通应用。全面完成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湖州市民卡)迭代发行升级,持续完善人社领域线上线下用卡场景,依托社保卡的身份认证、缴费支付、待遇领取、就医结算等主要功能,实现身份凭证用卡、人社缴费凭卡、补贴待遇进卡、工伤结算持卡。支持各类民生卡整合集成服务,不断推进就医购药、惠民惠农及各类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智慧城市等领域用卡,推动在长三角地区以社保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探索实现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同城待遇,逐步建立社保卡民生一卡通新格局。

专栏6    数字人社工程

1.数字就业

建设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创新数字就业服务内容,完善数字就业应用体系,提升数字就业服务的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2.数字社保

借助大数据、算法引擎等数字化技术,持续深化社保核心业务流程再造,强化系统集成和数据关联应用,实现社保经办和服务模式重塑,按照全省数字化改革“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总要求,打造高效协同的“数字社保”。

3.数字人才

持续推行完善人才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引才云平台应用;完成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平台建设,提升人才工作数字化、科学化决策水平。推进人才评审工作全周期线上管理,不断提升广大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办理便利度。依托浙江省职业能力一体化平台,实现技能培训、技能等级认定、技工教育、技能竞赛、表彰奖励等技能人才大数据归集,加快智慧技能应用

4. 社保基金智慧监管

持续深化“浙里社保基金安全全链条监管”项目推广应用,推动建立事前风险提醒、事中业务控制和事后检查评估相结合的社保基金风险控体系,促进完善社保经办管理和内部控制。

5.人事考试智慧监管

推进部、省考点院校一体化人事考试指挥平台建设,实现人事考试自上而下组织管理一条线、指挥监控一盘棋、数据应用一张网。构建试卷运送、保管、分发、实施等全链条安全制度,实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有效防范和化解考试安全风险。

6.智慧监察

持续深化浙里安薪智治在线项目推广应用,普及电子劳动合同应用,完善欠薪预警分析模型,推进企业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建设,提升风险预警能力。推动劳动纠纷一体化平台应用,研究探索线上执法试点,加快基层劳动纠纷综合治理改革,推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向协同高效、整体智治的全域数字化方向转型。

7.智慧仲裁

优化调解仲裁信息化建设,夯实数据省集中基础。进一步推广调解仲裁网络平台应用,提升当事人在线维权率,上线微仲裁"移动端服务,切实减少劳动者诉累,减轻劳动者维权成本。推进网络仲裁庭、网络调解室建设,实现省对市、市对区县庭审实时联网监控。

8.提升“人事工资全周期管理应用

依托浙江省人事工资管理信息系统”“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逐步开展事业单位人事工资大数据分析,向上对接国家、向下延伸到底,向外辐射至各个事业单位行业领域,实现全市域事业单位人事工资全业务、全周期数字化管理,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应用。

 

专栏7   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

1.人社数据治理集成应用

建立人社数据跨层级跨部门协同机制,扩展数据归集和共享服务目录,持续深化数据治理,强化数据安全,打造人社数字治理集成应用平台,实现人社全数据共享。构建人社智治数据仓和业务主题库,支撑人社各领域数字化改革,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群众办事好办、易办,通过数据赋能部门协同办公和精细化管理,通过数据支撑领导决策、助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数据构建湖州人社数字驾驶舱、展现人社示范样板。

2.居民服务一卡通

全面完成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湖州市民卡)迭代升级,基本实现全民持卡;大力发展电子社保卡,提升线上线下综合服务能力。以社保卡在人社全业务用卡为基础,推动长三角社保卡一卡通建设,同步开展社保卡在政务服务、惠民惠农补贴发放、就医购药、金融服务、居民服务、社会化服务、智慧城市、信用服务等领域的一卡通"应用,逐步建立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新格局。


四、规划的实施保障

十四五时期人力社保事业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必须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强化保障措施,努力实现本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增强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科学引领和组织保障。各级人力社保部门要自觉承担起规划实施的主体职责,认真分解目标任务,制定任务清单,明确工作方案,依规有序推进。健全财政、地税等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的联动工作机制,凝聚合力,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强化资金保障。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资金预算和社保基金筹集管理机制,努力构建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目标任务相适应的动态资金投入和激励机制。加强重点平台、数字化工程、人才工程及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保障兜底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投入,确保重点引领、公平正义。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构建企业与社会共同参与的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机制,构建多元参与的人力社保投入模式。

(三)强化队伍建设。围绕建设变革型组织、提升塑造变革能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目标,大胆解放思想,善于守正创新,强化数字赋能,着力推进全局干部工作全方位系统性整体性提升。创新培养和锻炼方式,推动干部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全力打造一支担当作为、勤政务实、业务精干、作风廉洁的人社干部队伍,全面提升基层一线服务人员素质和能力,更好的前置人社服务。

(四)强化舆论宣传。加强人力社保重点领域基础理论和重大政策研究,创新实践、总结经验,形成有湖州特色的人社服务示范样板。建立健全重大风险评估机制,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完善舆情工作机制,把握舆论主动权,提高舆论引导、应对和处置能力。注重宣传引导,广泛宣传人力社保法规政策、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引导群众准确理解、合理预期,凝聚社会共识,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五)强化评估监测。健全监测评估机制,完善规划实施动态跟踪。加强年度计划编制工作,落实年度计划监测指标,组织做好规划实施年度综合评估和中期评估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向人大、政协的报告和沟通机制。发挥新闻媒体和群众社团的监督作用,健全政府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