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E95417299-1/2021-04705 发文时间:   2021-09-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湖州市人民政府
湖州市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
湖州市知识产权“十三五”发展规划
  • “十四五”规划>
  • “十三五”规划>

目 录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1

(一)“十三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1

(二)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3

二、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 ………………………………………………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基本原则 ……………………………………………………………5

(三)主要目标 ……………………………………………………………7

三、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 …………………………………………………10

(一)数字化引领,凝聚知识产权工作合力,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 10

(二)高质量导向,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推动知识产权前瞻布局…… 11

(三)市场化配置,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推动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升级… 14

(四)法治化保障,提升高效协同保护水平,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标杆… 18

(五)差化管理,提升整体智治能力水平,擘画知识产权区域示范蓝图… 21

(六)一件事集成,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样板… 26

四、保障措施…………………………………………………………… 28

(一)强化组织领导……………………………………………………  28

(二)强化条件保障……………………………………………………  28


(三)强化普及教育……………………………………………………  28

(四)强化考核评估……………………………………………………  29

 

 

 

 

 

 

 

 

 

 

 

 

 

 

 

 

 

 

 

 

 

 

 

 


知识产权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是我省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的重要支撑。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示范样本,加快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根据国家和省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精神和《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十三五”期间,湖州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以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为保障,高质量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知识产权在激发全市创新创造活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作用更加凸显,全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既定目标,高水平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本标志性成果成效显著。

1.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更加顺畅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成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实现商标、专利、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的集中统一管理,专利行政执法权下放至县级。市委、市政府相继作出《关于以“两山”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赶超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决策部署,知识产权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知识产权全面融入科技创新最前沿、经济发展主战场、社会进步各方面。

2.知识产权创造数量质量稳步提升。坚持创新引领,不断加大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力度,知识产权创造数量更多、结构更优。“十三五”期间,全市共申请专利141976件、授权专利78519件其中发明专利9176件国内注册商标总量达到8.3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374件。截止“十三五”末,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4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9.9件(均以2019年底常住人口306万人口计算),均居全省第三位。  

3.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更加突出。坚持效益优先,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市场更大、价值更高。持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建设,全市知识产权融资金额突破30亿元,完成“十三五”目标的5倍,“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湖州制造”等城市公共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成立全省首个电梯产业专利导航数据库、智能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及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长兴县首推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将知识产权评议工作制度纳入县级科技计划体系。

4.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断优化。成立杭州知识产权法庭(长兴)巡回审判庭、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安吉)巡回审判庭。成立驻安吉县经济开发区、湖州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吉分区知识产权检察官工作室建立“三级联动、三审合一、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审判模式,形成“大知产”审判格局,强化诉源治理、多元调解,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可调撤率、调撤率分别达到89.29%和83.39%,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位。全市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中国安吉(绿色家居)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获批建设。

5.知识产权差异化管理取得新突破。区三县全部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率先实现全市域示范创强全覆盖,全唯一。探索形成了以吴兴区知识产权青少年普及教育、南浔区产业专利导航、德清县专利成果转化、长兴县知识产权评议、安吉县专利质押融资为特色亮点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湖州路径”。培育市级以上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574家(其中国家级知识产权范(优势)企业52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59家)形成国家、省、市、县多层次梯度培育管理体系。

表1“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目标值

实现值

进度评价

1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0

40.38

已实现

2

国内注册商标(件)

45000

83000

已实现

3

农产品商标(件)

5500

10200

已实现

4

服务商标(件)

5000

17000

已实现

5

专利权质押融资额(亿元)

6

18.42

已实现

 

(二)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总体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市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全方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知识产权市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存在结构性矛盾,高质量高价值知识产权偏少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通道还不顺畅对激励创新和提升经济竞争力的作用还没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碎片化,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部分权利人面临“赢了官司、输了市场”的尴尬局面;知识产权管理还存在精细化程度不高、风险防控能力弱等问题;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专利的快速确权和快速保护渠道不多、时效不够

“十四五”是我市努力成为重要窗口示范样本高水平推进六个城市建设奋力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区、奋勇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排头兵的新起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所处的国际贸易环境、投资环境、金融环境、信息环境都在复杂化,而去年百年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也给我国未来发展环境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相继作出《关于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行动计划(2020-2021年)》一系列决策部署,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考核,作为市县督查激励、领导干部绩效评价、平安浙江考评、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省委连续年将知识产权改革列入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知识产权一件事集成改革上升为省委牵一发动全身的11个重大改革项目之一,奋力打造数字化改革引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湖州市正处在区域战略地位持续彰显期、生态红利加速释放期和高质量赶超发展奋力蝶变期,各类叠加优势将不断凸显,为湖州市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这一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经济结构和发展格局面临重塑,有利于湖州市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城市能级和全市域整体竞争力实现新提升。这要求我们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更好地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发,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支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系列重要指示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不断迭代拓展知识产权工作的内涵外延,不断创新理念方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和效果导向,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

二、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州“继续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和“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和“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的重要指示要求,牢牢把握“加快接轨上海桥头堡建设,推动湖州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历史机遇,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以创建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以赋能产业、企业为重点,坚持数字化引领、法制化保障、体系化重塑、市场化运作、差异化管理,强化系统思维,突出整体智治、唯实惟先,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形成一批走在全国前列、具有鲜明湖州知识产权特色的“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和“重要窗口”示范样板的重要范例

(二)基本原则

坚持数字化引领。发挥数字化改革的“主引擎”作用,以数字化理念方法引领驱动知识产权各领域、各环节流程再造、综合集成。加快推动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融合应用,迭代创新现有治理经验模式,努力在知识产权数字监管、数字服务、数字评价、数字赋能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造“万物智联强市”,为数字化引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建设贡献湖州方案。

坚持体系化重塑。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改革,以问题、需求和效果为导向,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理念、模式、方法、手段的集成创新,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在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将湖州知识产权发展优势转化为产业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胜势

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知识产权要素资源整合和精准匹配为主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技术等知识产权为重点,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体系,突出交易平台搭建、交易市场秩序等公共职能,依托市场化机制更好推动知识产权整体运用效益提升,促进区县之间知识产权要素顺畅流动、资源高效配置。

坚持法治化保障。树牢法治思维、注重法治方式,通过推动地方立法、完善市域知识产权制度政策体系,强化战略规划、法律法规、具体政策的集成衔接,形成反映时代特征、符合高质量赶超发展需求相配套的知识产权制度政策体系。打通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的通道,构建高效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执法、司法体系,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优生态体系、营造充分尊重知识价值的最佳营商环境。

坚持差异化管理。发挥长三角中心腹地和国家战略交汇点的独特优势,擦亮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湖州金名片,建立完善化的产业和区域知识产权政策,以差化管理推动区县和产业特色化、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建设,通过建立完善局市会商、局县会商等工作机制,“一地一策”“一产一策”“一事一议”做深做实区域、产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湖州市将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的重大使命,深度接轨沪杭,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立足问题导向,注意突出重点、分类推进,以点上的突破推动面上提升发展,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切实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组织协调、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更加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结合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改革探索,力争形成示范,带动面上综合改革推进。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全市知识产权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更加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创新作用更加显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体系全面建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建立,知识产权数量多起来、结构优起来、运用活起来、形象树起来的目标全面实现,夯实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基础

——推进数字化引领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更畅、合力更强。万物智联”的数字时代已经到来,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建设将更突出“数字赋能”,以数字化理念方法引领驱动知识产权各领域、各环节流程再造、综合集成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有效打通,形成一批具有湖州特色的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和现代治理实践案例。

——推进体系化重塑,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知识产权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各方面,高质量创造导向全面形成,围绕数字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生命健康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家居、现代纺织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发展,打造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知名品牌和精品版权。到2025年底,全市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有效注册商标量达13件,地理标志商标数达到26件。

——推进市场化运作知识产权运用市场更活、效益更高。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快步前行,努力构建“绿色金融”支撑“绿色智造”的产融合作新路径,转让、许可、出资等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更加多元,绿色知识产权保险、证券化、投贷联动等金融产品更加丰富,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增强。到2025年底,全市专利权转让、许可数量达到0.5万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50亿元。

——推进法制化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强、形象更好。“严、大、快、同”的保护体系全面建立,多元共治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效能有效提升,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到2025年底,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数量达到2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90分以上。

——推进差异管理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全、覆盖更广。知识产权“一件事”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形成线上线下一体、高效协同、互为补充的公共服务体系,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商用化、咨询和培训等市场化服务全面发展,建成一支规模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知识产权人才支撑队伍。到2025年底,培育省级以上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2家,培育市级以上品牌指导服务站34家,培育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分支机构50家。

表2“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重点指标

序号

一级指标

2025年目标值

指标属性

1

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万件)

1.8

预期性

2

有效注册商标量(万件)

13

预期性

3

地理标志有效量(件)

26

预期性

4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5

预期性

5

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件)

160

预期性

6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亿元)

50

预期性

7

专利权转让、许可数量(万件)

0.5

预期性

8

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数量(家)

2

预期性

9

省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家)

32

预期性

10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分)

90

预期性

11

市级以上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家)

700

预期性

12

省级以上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家)

2

预期性

13

以上品牌指导服务站(家)

34

预期性

14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分支机构(家)

50

预期性

15

市级版权服务站(家)

3

预期值

16

作品著作权自愿登记(件)

5000

预期值

 

三、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

(一)数字化引领,凝聚知识产权工作合力,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

1.构建现代数字治理体系。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数字化改革,无缝对接“浙江知识产权在线”集成应用系统,合力推动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数据开放协同,实现数据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全面共享。聚焦知识产权重点环节、关键领域、高频事项,打造一批多部门多场景的综合应用,设计一批标志性应用场景。

2.完善高效协同管理体系。按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亲自统筹、亲自主抓”要求,完善市县知识产权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作用,强化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推动形成多跨协同的知识产权工作格局,加快形成职责清晰、管理统一、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

3.优化知识产权制度政策体系构建以保护为基础、运用为目的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深化知识产权政策与科技、金融、人才等政策的集成叠加。加大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高价值创造和海外布局的扶持政策,依法规制专利非正常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等行为。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信贷为支持、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元化资金投入引导体系。

(二)高质量导向,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推动知识产权前瞻布局

1.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扎实推进在外科创飞地建设。主动融入G60科创走廊和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建设南太湖科创大走廊,规划建设杭湖人才科创走廊,加快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德清片区规划建设,支持安吉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部板块。加快打造太湖实验室、莫干山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围绕“4210”特色优势和航空航天、先进半导体、新型显示、碳达峰等未来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产业知识产权高价值培育中心。推进科技创新的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计划,面向行业领军型知识产权企业推行申请前“授权预判”和产品“侵权预判”机制,建立知识产权检索、创造、布局和工业设计、产品研发同步推进机制。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清零计划和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援助计划加大创新主体高质量创造的评价激励,完善高价值专利筛选机制,打造一批高价值专利池,形成一批国际创新水平、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组合

专栏1 南太湖科创大走廊知识产权创新大平台培育工程

1.强化湖州科技城的核心引领作用。对标杭州未来科技城,突出枢纽和创新双效赋能,大力引进高水平研究型院校,集聚高能级科研平台和企业研发中心,着力打造科创研发高地。整合湖州市内科创平台资源,协力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制造基地-品质服务”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交易品种全覆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国一流高价值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

2.推进南太湖科创大走廊两翼协同发展。打造以南太湖新区、吴兴区、南浔区为轴线的“智造+科创”翼。深度融入G60科创走廊,以沿线高新园区、高铁新城等空间为载体,主动承接上海、苏州等地高端产业转移,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形成一批以智能制造为牵引的标杆性产业集群。打造以德清县、安吉县、长兴县为轴线的“绿色+科创”翼。深度接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推动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湖大学等高端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等协同创新载体,打通知识产权化、产权股权化、股权市场化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质量知识产权转化路径。

3.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化集群化发展。围绕数字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布局支持企业积极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以“揭榜挂帅”等方式解决技术难题;围绕绿色家居、现代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2家以上;聚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型电子、北斗地理信息、物流装备、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美妆、绿色木业、健康椅业、时尚童装等优势产业集群,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6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

4.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科技合作新模式,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以专利公开许可、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为载体,推进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交易许可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争到2025年,全市专利权转让、许可数量数量达到5000件。

5.建设长三角知识产权飞地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加强与上海、江苏及环太湖地区的交流协作,融入长三角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体化、维权执法一体化、信用建设一体化,在科技攻关、专利导航、产业预警、人才交流、交易转化等领域强化信息共享交流和柔性协作,探索在上海、杭州等地建设以知识产权和人才为核心要素的知识产权飞地

2.推进商标品牌提质工程。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提质工程,深入推进“浙江制造”,与“上海品牌”“江苏精品”共同形成长三角品牌国际化发展模式。实施高知名度商标培育计划,加强重点产业自主商标建设,形成品牌规模效应。大力提升湖州制造品牌知名度、忠诚度、美誉度,打造“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城市品牌+N个区域公用品牌+N个企业品牌”的特色品牌矩阵。面向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型电子、北斗地理信息等十大优势产业集群,创建一批专业商标品牌基地鼓励龙头企业制定品牌战略,加大品牌宣传投入,以高知名度品牌带动整个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打造产业集群,形成催生自主品牌成长、知名品牌引导产业集聚的连锁效应,延伸拉长产业链,进一步释放产业集聚区辐射能力。建立亚运特殊保护快速维权机制,实施亚运特殊标志常态化协调巡查,进乡村、进学校开展亚运特殊标志宣传,实现亚运特殊标志无缝隙保护、无障碍维权和无死角服务。

专栏2 践行两山理念打造地方特色品牌行动

1.深入推进两山绿色品牌培育计划。高标准建设以余村为核心的两山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宣传贯彻两山理念的重要品牌。充分发挥丝绸文化、茶文化、湖笔文化、瓷文化等品牌引领作用,推进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品牌传播和数字贸易。

2.深入推进品字标品牌培育计划。充分发挥品牌对企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做好吴兴物流装备、南浔地板、南浔电梯、德清地理信息、长兴新能源、安吉椅业等区域品牌推广工作,形成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互促格局。力争到2025年,新增培育“浙江制造”标准200项、新增培育“品字标”企业200家。

3.深入推进重点产业自主商标培育计划。重点支持织里童装、南浔木业、长兴蓄电池等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形成品牌规模效应,增强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大企业竞争的实力,更好地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

4.深入推进现代纺织产业的区域品牌培育计划。重点推进长兴家纺、织里童装、安吉竹纤维等区域品牌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积极打造珍贝、米皇、彩蝶、翔顺、朵薇拉等国际化终端品牌,促进童装、家纺行业内品牌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品牌影响力。

3.推进版权兴业工程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打造南太湖文旅融合发展带,推进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全国文旅公共服务融合试点建设。加快推动“文化+”,支持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实施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工程,努力打造千亿级文化产业集群,建立一批省级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试验区。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发掘提升传统民俗和传统工艺,培育一批具有湖州韵味的“老字号”,讲好湖州故事。加快建成湖州市文化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深入推进“不夜城”项目建设,致力打造“南太湖五彩夜”城市IP。依托吴兴童装产业集群开展特色时尚产业基地建设试点,打造成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时尚产业基地。培育和扶持数字版权产业发展,加快国家级和地方版权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构建数字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和数字版权交易平台,形成一批具有浙江影响力的数字精品版权。加快吴兴区版权服务工作站规范化建设,为湖州版权产业发展提供集法律维权、培训宣传、版权交易、产业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版权登记服务。高标准建设“沈家本纪念馆”“沈家本历史文化园”,举办“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打造“家本故里·法治湖州”法律文化金名片。

(三)市场化配置,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推动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升级

1.优化知识产权优质运营生态。完善知识产权交易、评估、保险、质押融资、证券化等政策,推动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模式和服务创新。依托“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实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挂牌交易、权属变更“一平台”交易全流程服务。实施湖州科技大市场提升工程,构建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体系,打造长三角高科技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大孵化器”。推广德清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经验,加快中试基地建设。推动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建设发展,争取建设湖州市数字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布局引进国内外优质高校、科研院所或世界500强企业来湖合作共建产学研用创新联盟、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和创新联合体,高质量举办湖州市政产学研合作大会,全力打造“产学研合作湖州模式”。大力推进专利开放许可,支持企业加大商标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完善地理标志运用促进体系,推动地理标志与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

2.强化知识产权金融供给。以金融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为根本导向,构建组织体系完备、市场高度活跃、产品服务丰富、政策支持有力、基础设施完备、稳健安全运行的智慧绿色金融体系。深入推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南太湖绿色金融中心,积极探索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推动“绿色金融+绿色智造”协同创新加快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迭代升级。推进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快推动“两山银行”试点工作,拓宽生态资源变资产资本的转换途径。扩大绿色知识产权金融投贷联动业务试点覆盖面,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类、科技类等企业倾斜,帮助中小微企业和科创型企业实现资本对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线上拍卖处置绿色通道建设。实施科技型企业上市知识产权护航行动,建设科创板知识产权加速器,打通科技型企业从高价值IP(知识产权)到IPO(首次公开募股)的绿色通道

专栏3 国家绿色金融知识产权创新示范工程

1.打造绿色技术转移转化核心地。研究制定绿色技术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专项政策,推动优势企业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以绿色知识产权为纽带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挥绿色发展优势,强化与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战略协作,培育一批绿色知识产权交易中介机构,加速推动绿色知识产权商品化、资本化、证券化,打造绿色技术转移转化核心地。

2.创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提高绿色产业规模、质量、效益为重点,以增强绿色产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着力打造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南浔、德清、安吉为核心,依托久盛、兔宝宝、恒林、泰普森等品牌龙头企业,加快推动绿色木业、健康椅业、户外用品等绿色产业提档升级。

3.打造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知识产权与金融结合,将知识产权质押、保险、证券化等纳入绿色金融重要内容。推动绿色金融数智服务,切实提升企业融资便利性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利用市金融风险防控平台常态做好金融风险预警监测,引导资金安全流动。

3.推动高价值专利标准化。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提升双联动,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探索开展绿色专利标准化试点,积极引导重点企业实施绿色专利标准化战略,积极探索标准化支撑绿色金融发展的机制和路径。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一体化建设,探索实施“标准+品牌”双轮驱动,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数字特色产业集群等高质量发展。支持建立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联盟做深做实南浔电梯、安吉竹纤维、长兴新能源吴兴智能装备等产业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争取德清地理信息、安吉绿色家居等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落地。支持小微企业参加产业联盟、技术联盟、标准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共同攻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在关键领域形成一批绿色专利组合和绿色标准必要专利,为产业转型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4.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加快南太湖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对接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促进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优先落地转化,加快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打造绿色知识产权转化首选地。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和保护行动计划,探索地理标志资产合理运作机制,构建“标志—产品—品牌—产业”绿色价值实现机制。完善母子品牌、全产业链品牌以及品牌联盟等区域品牌运营机制。以“农旅文融合”为主要模式发展旅游业和版权产业链,推动各村开发版权产品,鼓励镇域特色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并集中展销。依托中国(湖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电子商务进村社行动。推动“八业千亿”乡村产业发展,推进省级美丽乡村标杆县创建,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专栏4 知识产权护航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工程

1.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和保护工程。发挥地理标志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将农户纳入地理标志产业体系,鼓励和支持发展地理标志产业化联合体,积极推行公司(协会)+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培育一批品质过硬、特色鲜明、惠农效应显著的地理标志品牌,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有较高知名度的地理标志品牌企业。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地理标志数量达到26件。

2.实施商标带农惠农富农计划。推动乡镇品牌指导站工作模式,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推广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商标+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引导优势农产品企业加强商标品牌运作,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

3.实施版权带农惠农富农行动。大力推广农旅文融合模式,加强各类特色乡村旅游产品的版权保护,全力打造农旅融合、主客共享的美丽乡村,助力农业与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加强对民间工艺品的版权保护,助力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农村文旅消费服务网络,提高农产品品质与附加值,鼓励引导直播带货、社交电子商务、社群电子商务新模式发展,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农超对接。

(四)法治化保障,提升高效协同保护水平,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标杆

1.从严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组织开展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领域联合执法,加强驰名商标、老字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严厉打击重复、恶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围绕安吉白茶、莫干黄芽、长兴紫笋茶等湖州市特色区域品牌,深入实施湖州市区域特色品牌保护专项行动,重点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强化流通领域专利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商品市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定期公布侵权假冒案件信息。配合中国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协作调度(浙江)中心进行电商领域专利执法。加大对危害健康和安全的假冒行为司法打击力度,定期通报典型案例。加大文化市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重点推进印刷出版及电影市场侵权行为专项整治。组织开展打击网络表演、网络音乐、网络动漫领域侵权专项执法,落实网络平台属地责任,全面清理负面有害信息。加强专利代理行业监管,从严打击无资质代理、专利非正常申请、商标恶意注册等违法行为。

2.实施多元协同一体保护。推动建立以检察监督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行刑衔接”机制,有效形成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工作合力建立以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区域联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体化协同平台区县全覆盖,健全协同保护服务网络,实现知识产权纠纷、典型案例等互通信息、会商研判。推动建立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分中心,联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加强跨行业、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保持对侵权假冒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推动侵权假冒线索数据的智能化采集分析,健全侵权假冒线索智能发现机制,探索创新网上网下一体化查处打击模式,实现全方位执法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推进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平台建设。推动区县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实现知识产权纠纷调处化解组织市县全覆盖。推动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区县全覆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便捷通道。建立健全技术调查官制度,选任专业型人民陪审员。推动知识产权信用监管区县全覆盖,实施侵权违法联合惩戒。

3.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处理。推动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工作,通过检察公开听证+调处,实现检察环节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聚焦三大新兴产业以及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争取中国(湖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地,复制推广安吉绿色家居“一站式”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与保护协作模式,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争取织里童装国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落地。大力建立投诉快速处置机制,构建“一体化、多层级、全覆盖”的知识产权维权网络体系,打造县域知识产权保护湖州经验。推广南浔建材市场模式,推动一批专业市场入围省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名单,建立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仲裁、调解等快速处置机制。完善展会、专业市场、电商平台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快速程序,提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开展“站点驻村、法官联村”工程,设立法官工作室,设立矛盾纠纷巡诊团,建立品牌调解工作室,推广乡村治理“余村经验”、镇域治理“织里经验”,加快推广运用全国首创的“解纷码”,推广应用“浙江知识产权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

4.加大重点领域保护力度。快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湖州分中心建设,建立商务、市场监管、贸促等部门海外知识产权重大侵权纠纷应对联动机制,引导外贸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海关备案。强化涉外知识产权联盟作用发挥,建立海外维权专家顾问机制,建立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库和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维权保护,建成一批具备熟练运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参与全球竞争的旗舰型企业。加大涉外企业知识产权培训辅导力度,向重点出口企业提供“FTO”尽职调查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等保险业务。抢抓RCEP等新协定的市场机遇,依托中国(湖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搭建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平台,推动跨境电商平台建立侵权快速反应机制,推动专利侵权纠纷快速裁决。完善涉网案件审理新型诉讼规则,推广时间戳、区块链等电子存证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应用。完善“湖交会”“云展会”等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施参展产品知识产权报备制度和参展方不侵权承诺制度。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升专利分析能力,为重点行业、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纠纷预防与应对机制研究服务。

专栏5 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国际化能力扬帆工程

1.做精做深产业集群+跨境电商模式。大力提升知识产权贸易品牌、产品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以纺织(童装)、木业、休闲文化、绿色家居为重点,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为重点,打造一批产业公共品牌,深化特色产业集群与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建立湖州专区或特色产业带,有序引导特色优势产业海外布局,推进海外知识产权产业基地建设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加强国际合作,主动融入浙江自贸区扩区进程,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推动企业向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高端跃升。

2.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全球品牌型湖州制造企业。依托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引导企业将品牌自创与收购相结合,逐步提高自主品牌出口比例,提升海外品牌扩张能力。加强商标国际注册的培训和指导,鼓励和支持出口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力争到2025年底,浙江出口名牌达到80,湖州出口名牌达到160个。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制定,着力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质量标准、认证认可方面的互联互通,助推更多的品字标浙江制造产品打通国际合作渠道。

3.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搭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功能向线下延伸的承接载体——中国(湖州)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加快布局海外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网络节点,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国际技术转移转化等快速反应支撑机制。在商标和专利质押登记、专业代理机构执业许可等审批中全面推行告知承诺。率先开展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开放改革试点。

4.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借力世界知识产权大会等国际会议、重要国际展会、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进国际跨境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流合作。依托中国(湖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立跨境电商公证存证、仲裁、调解、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之间的衔接机制,构建跨境电商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等侵权快速反应机制和快速处理渠道推动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快速裁决。力争到2025年底,跨境电子商务重大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率达到100%

(五)差异化管理,提升整体智治能力水平,擘画知识产权区域示范蓝图

1.推动“一地一策”做深做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擦亮全域示范创强湖州品牌,积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高水平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建设,支持莫干山国家高新技术园区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南太湖新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推动建立局市合作、局县会商等工作机制,“一地一策”做深做实区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区域工作的动态评估和晾晒机制,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治理新模式。深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县“一县一经验”探索聚焦智能物流装备、北斗地理信息、新型动力电池等产业集群,力争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上实现突破抓好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打造丝绸小镇、美妆小镇、新能源小镇等一批“一镇一品”标杆特色小镇,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制造业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产业发展新平台、人口集聚新空间、旅游体验新景点、特色展示新窗口。

专栏6“一镇一品特色小镇知识产权活力焕发工程

1.加强特色小镇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特色小镇2.0工程,以湖州丝绸小镇、南浔善琏湖笔小镇、南浔智能电梯小镇、吴兴美妆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德清通航智造小镇、长兴新能源小镇等特色小镇为重点,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推动特色小镇迭代升级。提升特色小镇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开展特色小镇名称及图形商标注册工作,确保湖州市特色小镇冠名的唯一性,提升湖州市小镇经济的社会辨识度。统一小镇特色产品、旅游观光、公共服务的标识标志,加强小镇品牌形象与规划设计,为特色小镇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提供战略支撑。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重点特色小镇商标品牌实现100%全覆盖。

2.强化特色小镇产业品牌培育。鼓励特色小镇的智能电动汽车、新能源、智能电梯、特色旅游等主导产业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规范使用注册商标,形成品牌凝聚力,凸显品牌价值。在特色小镇产业品牌培育服务上,引导有实力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与行业协会有效对接,加强商标注册和品牌保护宣传,推荐优秀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提供近距离专业服务。建立与专业知识产权机构的有效沟通与协助机制,以商标品牌为抓手引领特色小镇相关产业提升发展。

3.提升特色小镇企业品牌意识。依托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名品战略,制定梯队培育计划,着力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依托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品牌,形成特色小镇、支柱产业、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动发展格局。建立以商标为主要抓手的名品工作推进机制,在品牌运作、品牌提升、品牌宣传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发挥协会专业组织作用,打造品牌建设的快车道

2.完善重点产业多区联动发展机制。高水平推进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湖州片建设,着力做强中心城区发展极核,加快与南浔城区、长兴县城实现带状组团式融合发展,推动德清和安吉两个县域城市发展。强化南太湖新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湖州片区龙头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南太湖新区园区整合提升。深入实施“链长制”,开展建链、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做强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立健全新兴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加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预警分析,制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引导和专利优先审查重点目录,绘制重点产业、未来产业知识产权图谱。推进数字产业培育工作,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与三大产业提升的融合应用。加快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探索开展湖州市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核算与发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推动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和布局,带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专栏7 “一体两翼双副特色产业知识产权布局优化工程

1.打造最具特色的绿色智能制造中心。强化区域特色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推动吴兴区建设以2.5产业为特征的新型智造产业集聚区;南浔区建设临沪智能装备产业协作区;推动德清县人工智能、地理信息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建设临杭数字经济示范区;长兴县建设绿色动力产业集聚区;安吉县建设绿色家居产业集聚区。

2.优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布局。深入推进数字经济2.0建设,以一核六新产业集群为重点,重点围绕环湖数字带、吴兴“万物智联”、长东未来社区、德清北斗及地信产业、长兴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安吉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南浔光电产业、南太湖新区新型电子产业,布局一批数字经济领域高价值核心专利。

3.实施产业链安全监测工程。依托知识产权预警分析,聚焦长兴新能源智能汽车及管件零部件、安吉绿色家居、南浔智能装备制造、南太湖新区新能源汽车、德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标志性产业链,实施产业链安全监测预警,加强产业链断炼断供风险排查。力争到2025年底,重点标志性产业链安全监测实现100%全覆盖。

4.加强创新共同体和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创建一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支撑联盟成员与产业共同发展,鼓励产业联盟参与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服务,支撑联盟成员开展知识产权的定向跟踪监测和风险分析。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核心技术和产品,构筑产业专利池,通过联盟内部共同使用专利池中的专利或专利组合,实现知识产权的共享。

3.梯队培育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实施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梯度培育计划,建立冠军领航培育企业梯度培育数据库,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专利密集型企业。充分发挥创新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生态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企业共同体和知识产权联盟,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沪杭甚至海外设立科研基地,建设知识产权在沪、在杭甚至海外“飞地”。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鼓励品牌企业突出以商标品牌为核心的市场经营战略,实施商标品牌分层、分类管理。以湖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为依托,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机制、专利侵权监测公共服务机制、FTO(自由实施尽职调查)服务机制、维权援助机制,健全支撑提升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服务体系。

专栏8 冠军领航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锻造工程

1.深入实施凤凰行动探索建设科创板上市知识产权加速器,提前开展知识产权及法务、财务等规范和服务工作。对接配置知识产权快速预审、优先审查资源。提供知识产权预警、专利导航等公共服务,建立专题知识产权大数据库,为企业选择重点研发方向、合理进行知识产权布局提供服务。开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为拟上市企业提供法律维权、法律咨询等服务,扫清其上市潜在的法律障碍。

2.深入实施金象金牛行动。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人才汇聚、拥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强、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象金牛大企业、大集团。引导行业领军型企业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培育更多高价值核心专利和知名品牌,培育专利密集、品牌价值高、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领军型知识产权企业。

3.深入实施雏鹰行动开展分类指导、精准服务、监测评价、动态跟踪,聚焦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和放水养鱼优质企业。力争到2025年底,市级以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到700家。建立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为龙头、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产业链完整的知识产权联盟,支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4.深入实施科技型小微企业倍增行动。推进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强化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援助,推动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强化知识产权精准匹配、推送,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健全小微企业跟踪联络机制、成长辅导机制和走访服务制度,推广“专利管家”服务,推动小微企业向质量型、成长型、科技型、品牌型发展。

4.构筑知识产权安全防控屏障。围绕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和协同创新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依法管理涉及国家安全的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行为,全面推行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做到风险早识别、问题快处置。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知识产权安全监测工程,通过在线识别、实时监测、源头追溯、证据固化等技术手段,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和多元化、数字化的供应链知识产权安全保障体系鼓励市场主体在人才引进、国际参展、产品和技术进出口方面开展知识产权风险预警评估,提高全流程风险管控和维权能力。

(六)一件事集成,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样板

1.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业能级。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商用化、咨询和培训的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机构布局,全面推行代理机构告知承诺制,加大区县高水平知识产服务机构引进和培育力度。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端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入驻我市,支持培育一批专业优势明显、商业模式成熟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引导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向运营等综合性服务转型。引进海内外头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服务中心,形成高端知识产权服务资源的集聚地。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分级评价,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业市场秩序。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与大型企业集团、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开展“结对”服务,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参与产学研用创新一体化。加强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推进知识产权服务资源跨区域共享流动,通过精细化分工、联合服务等方式接受沪杭知识产权服务高地辐射功能。

2.夯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撑。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改革,全面提升创新主体获权、用权、维权体验。高标准推进德清县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群化、特色园区化发展。完善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制度,推行《商业秘密保护管理和服务规范》,深入推进全省商业秘密保护“十区百县千企”建设工程,争创省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站(点)。面向重点产业集群和工业乡镇,深化培育南浔知味、善琏湖笔、建材市场等品牌指导服务站,灵活采用复合型、叠加型、专业型等多种形式新建一批区域产业品牌指导服务站,持续实施“专员驻点+专班指导+专项服务”模式精准帮扶企业。建设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创造示范基地,推广“众创空间+孵化器+速器+产业园区”模式,打造一批重点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基于大数据分析,个性化、精准化推送知识产权服务,助力中小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3.构建高端知识产权人才蓄水池。构建知识产权国际化高端知识产权人才战略图谱,拓展“人才码”“人才云图”等应用功能,建设海外高端知识产权人才创新集聚区。重点强化“南太湖精英计划”等品牌效应,依托人才创业园国家级孵化器,重点引进并支持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掌握核心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海外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完善知识产权培训体系,支持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等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实务培训。健全分层次、分类别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机制,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企业家、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知识产权专业服务人才等类别组织开展培训。支持建设湖州市知识产权研究院,加强湖州师范学院等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推进吴兴实验中学创建国家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推进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改革试点,支持行业、园区、特色小镇、企业与学校联合设立知识产权学院等符合用工需求的教学实体。完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揭榜挂帅”制度,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纳入职称评定范围,建立职称评审“直通车”机制。加大对获得中国专利奖、中国商标金奖、驰名商标、浙江省专利奖、湖州市优秀发明人等荣誉的知识产权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的激励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统筹协调机制,强化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推动形成多跨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优化完善知识产权工作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比学看”“亮晒成果”“互学互鉴”传帮带等活动,积极营造“人人思进、个个争先”的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各区县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将知识产权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属地责任

(二)强化要素保障

各地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必需的工作经费列入相关部门预算,予以优先保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强化知识产权、科技、经信、商务、金融等部门间的政策配套协调,引导市场主体加大知识产权资金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银行信贷为支持、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政府购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力度。

(三)强化普及教育

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工作成效和创新亮点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将知识产权宣传纳入全市普法教育、诚信建设等工作。充分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品牌日、中国专利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活动,培育知识产权文化、讲好知识产权故事。发布《湖州市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持续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工作。

(四)强化考核评估

建立科学有效的知识产权工作评价体系,制定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和重大项目实施办法,强化重点清单管理,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定期开展知识产权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完善“揭榜挂帅”、最佳实践遴选、改革案例创新评选等争先创优机制,鼓励各区县各单位就知识产权领域重大改革、重大政策进行集成式创新和专项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