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E95417299-1/2021-04706 发文时间:   2021-09-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湖州市人民政府
湖州市市场监管“十四五”规划
  • “十四五”规划>
  • “十三五”规划>

《湖州市市场监管十四五规划》是根据浙江省市场监管十四五规划和《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制定,主要阐明全市市场监管的战略方向,明确市场监管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规划。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形势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湖州市全面推进完成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基本形成多领域、多环节、综合化的市场监管体系,营造了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有效服务于湖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涉企证照由市场监管部门通办改革获得全省推广;获批全国唯一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城市,国家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评估获得优秀;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满意度创历史新高;南浔区质量工作提升、安吉县服务纾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获国务院、省政府督查激励;全市在质量工作、平安建设、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考核中,均位居省市前列。

市场准入退出更加便捷高效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试行涉企证照由市场监管部门通办”“五证合一”“证照联办”“证照分离等改革,积极开展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就近办等,显著提升了企业注册效率,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推进企业开办一件事优化升级,进一步压减企业开办所需材料,将企业开办流程缩减50%以上,时间压缩到至1个工作日。截至十三五末,湖州市共有市场主体43.98万余户,较十二五末的25.75万余户增长70.8%,每千人拥有企业45.04户。全面探索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实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依托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同时完成市场监管、税务、商务、海关等多个部门的注销手续,全方位提升我市企业注销便利度,实现简易注销1个工作日办结。

市场竞争秩序更加公平有序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逐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积极构建和推行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企业年报制度取代年检制度。发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优势,强化市场价格行为监管,大力推进网络治理改革创新,牵头做好互联网+监管的工作。部署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常态执法与专项行动相结合,重点对商业混淆、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贿赂、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十三五期末,全市双随机抽查应用信用规则率79.9%,跨部门联合监管率13.03%,掌上执法检查率100%。五年来,全市共查处案件13213件,大案要案3523件,罚没款19673.76万元,移送公安234件,涉及网络违法案件879件。

市场安全形势更加放心满意全面完善市场安全监管体系,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安全监管,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加快构建,全力创建安全、放心、满意的市场消费环境。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创新开展厨房革命,打造放心消费在湖州品牌,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省级食品安全市、区县命名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满意度创历史新高。制定发布全国首个互联网药品销售服务地方标准,开发建设全省第一个综合性药品检查系统,送药送械便民服务得到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陈时飞的批示肯定。全市特种设备保持安全平稳,在市政府的安全生产考核中连续年被评为优秀。全市放心消费总指数突破0.9关口,居全省第二;放心消费单位创建突破2万家;《乡村放心消费建设与管理规范》上升为省级标准。

市场品牌质量更加优质提升。全面推进三强一制造战略,在全省率先实现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县域全覆盖;省对市质量工作考核连续年被评为A(优秀);南浔木地板、长兴蓄电池获批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电梯产业被列为长三角四省一市首批质量提升示范试点。推进绿色产品认证试点改革工作,向全国、全省推广湖州经验。广告产业经营额突破20亿元,获得国家级广告资质企业42家,位居全省第一。滚动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五年来累计新增小微企业71344家、新增个转企7947家。全市放心市场覆盖率达到58.68%,星级市场覆盖率达到76.47%。全省化妆品创新监管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落户我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主动作为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圆满完成了两直资金补助、冷链食品物防等各项任务,为两手硬、两战赢贡献了力量。

市场创新动能更加强劲勃发更高质量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构建高效、便捷、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和运用体系,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示范全省唯一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建设截止十三五末,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0.38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9.9件,均位居全省第三十三五期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9176件,PCT国际专利申请374件,荣获中国专利奖28项、浙江省专利奖12项(其中金奖2项);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52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企业292家;全市专利权质押额63亿元,融资总额30.44亿元;新增注册商标5.3万件,新增驰名商标8件,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县区2个,乡镇6个,企业26家。全市制定发布市级地方标准 121 项,区(县)级地方标准规范95项,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德清乡村民宿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十三五期间,湖州市在市场监管领域的改革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现代化的总体要求相比,工作还有差距:营商环境建设与先进地市相比仍有差距;监管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高质量发展动力还不够强劲,质量、品牌和知识产权战略耦合度有待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和科技支撑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领域安全风险防控任务仍较艰巨,消费者权益保护仍存在短板弱项;市场现代化治理体系还没有完全构建成型,市场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监管执法力量与履职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形势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区域一体化和都市圈经济持续深化。我省将加快建设数字浙江,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率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率先推动全省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从我市来看,十四五时期是湖州建设重要窗口的示范样本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的关键时期,战略地位持续彰显、生态红利加速释放,高质量赶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国率先打造无差别城乡。我市的发展形势对于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市场秩序、营商环境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群众高品质生活对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最多跑一次改革与政府数字化转型对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

二、明确十四五主要目标,开启市场监管现代化新征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湖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着力强改革优环境、强市场促循环、强质量助发展、强监管保安全、强基础提能力,建设高标准市场监管体系有新探索,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有新作为,坚守安全底线有新成效,加快构建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市场治理新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成为重要窗口建设中市场监管的示范样本,为我市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滨湖花园城市、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作出新的贡献

(二)发展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市场监管工作的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构建湖州市场监管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依法监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坚持改革创新于法有据,监管职能依法保障,推进市场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

坚持创新驱动。遵循市场监管基本规律,以创新为根本动力,持续增强市场监管系统性、整体性、逻辑性、创新性,一体推动市场监管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场景创新、模式创新

坚持系统集成。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从全过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出发优化治理机制,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综合集成、协同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

坚持数字赋能。推进市场监管新基建,加快数字技术推广应用,全方位加快市场监管数字化转型,推动市场治理模式再造、场景再造、应用再造,构建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市场监管新型治理形态。

(三)主要目标

2025年,营商环境全省一流,竞争公平有序,消费安全舒心,创新活跃高效,高质量服务体系、高素质队伍体系基本建成,为我市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本提供强有力的市场监管保障。

市场主体活力显著提升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努力打造市场机制改革探索湖州样板。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智能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市场竞争充分有效,市场行为规范有序,信用体系更加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完善,基本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企业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努力打造质量强市、标准强市、品牌强市、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的湖州经验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理念进一步确立,联动实施质量、标准、品牌战略取得重大进展,质量诚信体系更为完善,先进标准在各领域的覆盖面明显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全链条畅通,质量建设与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水平稳居全省前列。

公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有效防范市场监管领域安全风险,努力打造市场监管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湖州模式。新型监管机制全面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治理格局更加完善。积极争创国家和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深入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市场风险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更加健全,打响放心消费在湖州品牌。

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努力打造市场监管科技创新的湖州高地。坚持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引进一批大院名所、一批大师名家。积极与高校联合推进市场监管科学基地和智库建设,基本建立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综合实力领先的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体系。市场监管数字赋能显著增强,数字监管模式成为示范标杆。

监管履职效能显著提升努力打造市场监管高效执行体系的湖州特色。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区县、所三级的监管体系更加完备、职责定位更为清晰、力量配置更趋优化,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文化全面形成,服务与监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进一步增强,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市场监管队伍新形象更加鲜明。

 

1 湖州市市场监管十四五主要指标

一级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

2025

备注

营商

环境

在册市场主体总量(万户)

44*

57*

预期性

双随机监管事项占比(%

15

65

约束性

双随机、一公开信用应用率(%

79

85

约束性

国内有效商标注册数(万件)

8*

13*

预期性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9.9

15

预期性

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件)

103*

160*

预期性

知识产权质押额(亿元)

18

50

预期性

质量

提升

中国质量奖(含提名奖)(个)

0

1*

预期性

浙江省政府质量奖(含创新奖)(个)

3*

5*

预期性

10 

浙江制造标准(项)

44*

220*

约束性

11 

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证书保有量(个)

9*

40*

预期性

12 

品字标企业(家)

100*

200*

约束性

13 

年度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家)

59*

65*

预期性

14 

中国绿色产品(个)

79*

150*

预期性

市场安全

15 

乡镇(街道)食安办星级管理覆盖率(%

89.2

100

约束性

16 

AA级或以上食安规范化农批市场(家)

0

1*

约束性

17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数(批次/千人)

4

4.5

约束性

科技支撑

18 

数字化与业务融合率(%

/

100

约束性

19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数量(项)

235*

300*

预期性

20 

新增为主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项)

65*

预期性

21 

省级及以上质检中心(个)

1*

3*

预期性

22 

省级及以上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个)

1*

2*

预期性

23 

新增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数(个)

33*

预期性

注:带*指标为累加值。

2035年,市场监管市域治理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法治完善、技术领先、数智赋能、多元共治的市场治理格局更为定型,市场监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要素自由流动、竞争公平有序、消费安全舒心、主体充满活力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再迈上新的大台阶,高水平建成质量强市、标准强市、品牌强市,争创知识产权强市,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关系人民健康的产品和服务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为湖州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示范样本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三、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营造一流市场准入环境

1.提升审批监管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政务服务体系,提升准入政策透明度和负面清单使用便捷度。结合实施浙江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探索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试点改革。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更大范围实行告知承诺制,探索极简审批,持续提升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化程度。持续提升一网通办智能化水平,打造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升级版。提升名称自主申报通过率,开展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试点,加强登记异常行为监测。到2025年,全市在册市场主体数突破57万户,其中企业中公司制企业占比达92%以上。

2.提升市场准营高效化水平纵深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持续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压减涉及工业产品的行政许可事项和强制性认证事项,广泛推行产品系族管理,进一步扩大适用自我声明方式产品种类,对不涉及产品安全的变更无需申报。

3.提升市场退出快捷化水平。大力推进注销一件事改革,全域推进企业简易注销制度,健全证照并销”“注销预检”“破注联办等注销机制,深化部门数据共享,进一步压减简易注销公告时间。完善普通注销、强制注销等机制,简化企业、个体工商户注销流程,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

(二)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1.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理清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整合精简监管检查事项,实现日常监管领域双随机全覆盖和部门联合双随机常态化。除特殊重点领域外,双随机抽查在所有行政检查中的比例达到65%以上。强化抽查结果等信用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守法者无事不扰,完善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机制,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负担。

2.完善互联网+信用+监管机制。强化省行政执法监管(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优化掌上执法。深化信用湖州建设,争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建立推行信用承诺制,信用规则应用率85%以上。迭代完善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依托企业信用风险预警系统,推行通用+专业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融合模式。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机制,强化企业信息归集公示、严重失信名单(黑名单管理等信用监管制度,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3.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改革探索创新监管标准和模式,在部分领域实施柔性监管,探索开展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等监管试点。开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一件事改革,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强化涉企数据综合运用,形成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数据链、监管链、服务链和责任链。

4.完善商品市场高质量发展机制。统筹运用五化改造提升、放心市场创建、星级市场创建等载体,鼓励商品市场加大软硬件设施改造投入,有序实施提档升级,力争实现省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零的突破。鼓励商品市场完善信用记录、分级、激励约束等管理制度,探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长效管理机制。引导商品市场广泛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传统商品市场数字化转型。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塑料污染防治等为突破口,探索构建市场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协同共治模式。

专栏3-1 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企业生命周期政务服务

——探索浙江企业在线集成应用,形成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数据链、监管链、服务链和责任链。

——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健全证照分离改革制度体系;全力推进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改革。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跨区域、跨行业、跨层级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推进政务服务2.0平台建设应用,加快办事系统对接改造,强化数据归集共享,推动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使用。

 


(三)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生态

1.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把竞争政策作为制定改革政策的重要导向,创新竞争政策实施机制。积极倡导竞争文化,公平竞争环境社会满意率达到95%以上。提高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全面清理和废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项制度。加快建立以竞争政策为基础的政策协调机制,在各级行政机关全面建立自我审查、专业支持、程序把关相结合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

2.完善竞争规则体系。建立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规则,健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市场评价机制,切实破除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数据采集、权属、交易和共享规则,防止市场主体利用数据优势妨碍公平竞争。完善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公平竞争规则,取消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设置的不合理限制措施,着力破除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隐性壁垒。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要素市场改革,实现要素跨区域流动共享。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及价格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达成实施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支持民营企业进入电力、油气等领域。

(四)率先打造平台经济治理样板

1.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坚持依法规范与支持发展并重,优化事前合规、事中审查、事后执法全链条监管,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平台经济创新力竞争力。实施平台企业竞争合规、反垄断辅导、竞争倡导机制,推动平台企业全面加强合规管理,切实加强平台各市场主体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二选一”“算法共谋”“大数据杀熟等行为监管力度,依法查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行为。

2.优化数字化监管手段。完善平台数据采集策略和智能识别规则体系,运用浙江公平在线,对平台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实施智能风险监测,对风险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形成大数据监控、风险预警、线索核查、调查处置的全链条监管闭环。

3.完善网络市场协同监管机制。完善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跨区域网络监管执法机制,着力构建网络市场大监管格局。深化网络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全面落实电商企业亮照亮证亮标工作,构建电商企业信用评价监管机制。推动行业组织建设,加强行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积极引导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全面开展绿色直播间创建。

四、系统推进质量革命,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高联动实施质量强市、标准强市和品牌强市战略

1.深化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持续深化质量提升行动,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升级,激发企业质量提升活力与动力。滚动实施湖州市特色产业质量提升项目,打造若干具有影响力的质量竞争型产业集群,全面推广质量管家”“质量导航等平台载体。实施产品质量全流程监管一件事改革。实施质量标杆示范引领十百千行动,推进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和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完善消费品召回机制,完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开展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和服务认证。探索行业协(商)会等参与质量治理。

2.深化实施标准强市战略。持续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为打造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提供强有力支撑。推进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乡村振兴、民生领域碳达峰碳中和、长三角一体化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行动,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研制浙江制造标准等先进团体标准。健全和完善社会治理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一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重点标准,重点参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等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培育一批专业的标准化组织,着力发挥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深化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推进一带一路标准软联通,加强国际标准跟踪、比对、评估和转化,提高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

3.深化实施品牌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品字标公共品牌建设,完善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品字标品牌建设配套支持体系。广泛推行一次认证、多国证书“1+N”认证模式,提升品字标产品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推进品字标提质扩面,开展贴标亮标行动。持续建设行业有特色、质量有创新、发展有潜力的知名品牌集聚区,加强地产食品品牌培育,支持农产品商标、农业服务商标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注册和运用。完善与知识产权保护有机结合的品牌保护体系。健全绿色产品认证体系。积极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检验检测认证国际合作,主动参与认证认可有关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

 

专栏4-1 实施质量革命,深化质量提升行动

——探索应用产品质量全流程监管集成应用(浙品码),构建产品质量综合数据库,依托产品质量溯源码,实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闭环管理和全程追溯。

——迭代升级质量提升行动。关注国家总局、省局全国首批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建设部署,积极争创,力争走在全省前列。针对我市块状经济特点,深化特色产业质量提升行动,根据省局质量提升评价体系,评估产业质量提升行动成效,推动特色产业质量提升迭代升级。

——实施质量标杆示范引领十百千行动。发挥政府质量奖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发动十家企业(组织)竞逐中国质量奖、百家企业(组织)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千家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推进长三角质量提升一体化建设。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战略,深化长三角质量发展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区域质量发展提速升级。全面加强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建设,推进电梯产业质量提升示范试点项目落实落地,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大宣传推广。

专栏4-2 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计划

——加大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力度,摸底调查实施精准培育。深挖一批优势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单打冠军隐形冠军企业等为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筛选和确定重点培育的产品及企业,从产品的创新性、先进性、带动性、示范性等方面确定重点产品集中培育库。构筑梯度推进、动态发展的培育模式,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精准培育。

——加大浙江制造品牌宣传,树立品字标品牌企业上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孵化信息平台,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分享质量发展成果。

——积极推广浙江制造海外认证,以瞄准世界一流水平、走向全世界为目标,借助认证打开国际市场,扩大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高质量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1.创建知识产权创造高地。以数字化牵引决策支持,构建大成集智的数字化战略决策体系和平台。形成一批具有湖州特色的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实践,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企计划,建立企业创造力榜单制度,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数量密集、品牌价值高、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领军企业。构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工程,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知名品牌和国际标准,到2025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15件。探索专利与标准有机融合发展,增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抓实推进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强化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到2025年,全市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160,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拥有量达到260件以上。发挥地理标志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试点探索标志产品品牌产业发展路径,鼓励和支持发展地理标志产业化联合体,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产业化模式。

2.创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以数字化牵引法治建设,构建规划高效的数字法治”“智慧法治。全面实施知识产权严、大、快、同保护体系,强化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领域执法,加强高价值专利、驰名商标、公共品牌、老字号保护。建立电商平台、专业市场、展会、进出口等关键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快速处置机制。推进中国安吉(绿色家居)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完善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与援助机制。建立健全以知识产权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推进形成贯通全链条的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实现知识产权纠纷调处化解组织区县全覆盖。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建设省级以上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50家。强化政企网络协作、部门联合执法、长三角执法联动。

3.创建知识产权运营高地。以数字化牵引市场开拓,构建知识产权数字化应用支撑体系。推动科技、金融与产业的创新融合,创新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有形化的模式,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组合运用,开展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资本运营等活动,推动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资产混合质押,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等规模。力争到2025年知识产权质押额达到50亿元。实施地理标志资本运作工程。与高校建立知识产权运营对接机制,加快专利成果转化。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拥有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

4.创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高地。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提升快速预审和商标申请绿色通道,深化知识产权跑一地一件事改革,建设好湖州知识产权研究院,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产业园,大力引进知名专业机构,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便利化服务

专栏4-3 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全链条件事改革

——依托浙江省知识产权在线,集成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办事事项,深化知识产权获权、用权、维权的业务梳理和流程再造,贯通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等全链条,实现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借助国务院办公厅拟推进的《政务服务平台件事一次办主题集成服务规范》,打通国家、省、市、县等各层级,市场监管、司法、法院、版权、文旅、海关、农业、林业等各部门的知识产权服务节点,全面推进线上在线服务,实现一窗口统办、一平台交易、一链条保护、一站式管理、一体化服务,全市实现知识产权网上办事最多跑一甚至零见面

——推进知识产权创造提质增速、市场化配置运用、全链条保护、服务便利化和管理体制现代化改革,强化知识产权政策激励,优化知识产权人才政策。

(三)高起点促进市场主体发展提质

1.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切实扛起牵头部门的使命担当,滚动实施新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对标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全力促进改革落地、改革提质、改革增效。构建小微企业数字监测、数字培育、数字服务平台体系,完善市县两级小微企业培育库,持续深化个转企工作,推进小微企业梯度培育与转升发展,不断提升小微企业发展活跃度和经济贡献率。深化小微企业对接现代技术、金融、人才三对接服务活动,健全政府部门搭台、服务机构组织、小微企业参与模式,推动各类资源要素与小微企业有效链接。注重制度创新,持续优化小微企业营商环境。

2.完善市场主体帮扶机制。加强与上海、江苏等地高校、小微企业园区的对接,帮扶本地小微企业招才引智,招引一批成长性好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落户湖州发展。加强政府质量工作激励,大力实施雏鹰行动”“雄鹰计划”“凤凰行动。带动小微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每年带动100家小微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全面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加强对小微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工作指导和扶持,培育一批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小微企业,促进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规范使用。深化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户行动。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式投融资体系建设,强化绿融通功能,推动市内外大型机构加入平台,进一步优化跟踪服务。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提供支撑。坚持常态化纾困帮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强化政策落地、动态监测,不断提高纾困帮扶的精准度、有效性。

专栏4-4 小微企业成长计划

2015年以来,湖州市委市政府已滚动实施两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2015-2017,2018-2020),取得了显著成效。小微企业新成长计划,将聚焦小微企业长的烦恼,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构建小微企业数字监测、数字培育、数字信用平台体系,实现精准的信贷支持和政策扶持,推进小微企业梯度培育与转升发展,不断提升小微企业发展活跃度和经济贡献率,推动湖州市小微企业在更优资源环境中实现更高质量、更强竞争力、更为健康、可持续发展。

3.引导广告产业做大做强。紧扣导向、经济、文化、社会的广告产业特质属性,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创新融合,推进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广告产业园区布局,建设广告行业所需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培育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市场,布局智能化广告产业生态系统,进一步发掘打造湖州广告业文化魅力,打造新经济模式下湖州广告业的核心优势。培育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广告集团,引导中小型广告公司强化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全市广告单位突破5000家,广告业务收入超32亿元。

五、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一)完善安全监管责任制

1.强化党政同责。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强化党政同责,完善对各级党委和政府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对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推动落实党委领导责任和政府行政责任,至2025年公众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达到90以上,万台特种设备事故率低于0.36。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和省级食品安全市县创建成果,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强全市乡镇(街道)食安办分级分类管理。

2.强化部门监管责任。进一步规范主管部门监管事项清单,对工作责任实施分类管理、清单考核。优化监管职责分工,充分发挥各级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职能作用,健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强化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的属地监管,完善特种设备安全专业委员会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特种设备应急联动机制。推进市域药品安全责任清单式改革。

3.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食品生产企业寻找关键控制点(CCP)行动,推动规上企业建立与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实施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履责报告制度、药品安全主体责任自查报告制度。引导企业建立完善产品质量内控机制和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推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责任承诺制,探索建立联合惩戒制度和行业、企业内部吹哨人制度。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明晰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企业及关键岗位人员法律责任,编制法律责任清单”“管理责任清单”“岗位责任清单”3张清单。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风险分担机制,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提质扩面。

(二)创新安全监管模式

1.构建精密智控体系。打造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数字化监管追溯链,实现正向精准管控、逆向溯源倒查。建立线上实时监控、风险预警与线下实地核查、立案查处紧密衔接的协同机制,实现违法线索和风险信息100%闭环处置。实施食品安全从田头(车间)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一件事改革、特种设备安全全周期监管一件事改革,加快从”“”“。依托浙食链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过程智能化追溯体系。

2.推进安全监管机制创新。建立多层次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质量标准体系。开展阳光食安”“食美药安在湖州”“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等食品安全系列行动,推进农村家宴规范化、市场化、产业化。深入推进平安食品”“平安用药”“平安市场等系列平安细胞创建活动,夯实安全基础。深化食品抽检分离改革,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深入推进基层食品抽检研处一体化建设,推进食品安全现代化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加强电梯安全监察和电梯智慧监管工作顶层设计,试点推进电梯按需维保新模式,科学调整检验检测新方式,推广应用保险+科技+服务”“电梯物联网等创新模式,规范电梯应急服务平台运行,迭代升级五可电梯智慧监管系统建设,强化电梯智慧监管系统在使用、维保、检验、监察等各方应用。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和智慧电梯建设工作顶层设计,深化五可电梯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推进智慧电梯建设。实施药品监管黑匣子工程,推进药品安全非现场智能化监管改革,实现数据管理集成化、风险防控智能化、技术服务便捷化、业务工作协同化。药品安全监管业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强化与卫生健康、医保、海关、经信、公安等横向部门的协调机制,与城市综合管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等相融合,借助数字湖州,提升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三)提升安全风险防控水平

1.健全风险管控体系。按照系统协同、科学规范、源头预防、风险治理、闭环管理、数字赋能原则,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处置和反馈的闭环监管链条。推广实施药品疫苗追溯监管系统,加强疫苗安全监管和药品风险防控。严格实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动态分级监管机制,推进化妆品原料质量安全管理,完善药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开展第三方药品安全风险评估,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依法处置各类突发安全事件。推进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建立完善重点产品质量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2.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检测体系,落实监督抽检信息定期发布机制,创新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方式方法。建立药物警戒制度。深入开展县域块状产业产品风险监控,完善产品安全评估政府实验室建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省市重点实验室、综合检测实验室和标准化平台建设,建设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实验室,实现基层市场监管所快检室全覆盖。


专栏5-1 食品安全从田头(车间)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一件事改革

——依托浙食链系统归集湖州市食品安全追溯数据,实行湖州地产食品和市外输湖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一码统管,实现厂厂(场场)阳光、批批检测,样样赋码、件件扫码,时时追溯、事事倒查,最终达到买卖明白、消费透明

——通过运用浙食链系统,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处置和反馈机制,强化制度支撑体系建设,切实有效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闭环管控,全面提高从田头(车间)到餐桌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专栏5-2 特种设备安全全周期监管一件事改革

——按照全覆盖、全天候、全过程、全检索的要求,高标准建设湖州市特种设备安全综合管理平台,构建“1+1+8”体系(1即特种设备数据中心,1特种设备码,8即八大类特种设备数字化监管)。

——推进云计算、物联网、5G等技术应用,优化完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构建实施特种设备码机制

——完善双随机+重点+信用型监管机制,加强与省行政执法平台的协同,实现特种设备高风险高效处置和在随机监督抽查中的应用,严格落实安全隐患闭环管控。

——推进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建立实施基于风险的企业分类监管制度,推行特种设备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日志制、严重事故隐患报告制、安全责任事故举一反三制等安全防范三项制度

专栏5-3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电梯检验检测方式改革

——以降低电梯故障率、破解民生关切为导向,结合《湖州市电梯使用安全条例》实施和湖州市电梯智慧监管系统建设,迭代升级五可电梯智慧监管系统,建立健全安全责任明晰、工作措施有力、监管机制完善、社会共同参与、信用管理有效和应急处置高效六大体系的电梯安全综合治理新模式,不断推进我市电梯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推进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电梯按需维保试点;同时,稳步有序推进调整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试点,2021年确定吴兴区、长兴县、安吉县、德清县4个区域为首批试点区域,到2022年底实现区(县)试点全覆盖。

(四)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1.促进消费提质,打造放心消费升级版聚焦日常消费、服务消费、新消费等重点领域,以质量安全、服务优质、明码标价、纠纷快处为基本指向,以社会认可、消费者满意为基本原则,开展放心消费建设质量提升行动。深化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加大放心消费行业和领域的覆盖面。推进价格诚信体系建设,在做好明码标价的基础上倡导明码实价。建立健全放心消费日常动态监管机制,以城市核心商圈(街区)为重点,深化放心消费重点县区建设。引导企业正确处理自身发展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关系,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内部消费纠纷调解制度,积极探索赔偿先付制度,有效发挥消费领域社会监督,进一步提升我市消费环境。

2.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引导科学理性消费加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推动实现节用裕民、节俭兴市,努力在全市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把消费维权关口前移到消费教育引导、消费警示、消费知识普及上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运用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丰富宣传载体,通过多维宣传、法治规范、社会监督等手段,倡导以人为本的、绿色低碳的可持续消费模式。以“N+放心消费模式做好放心消费工作,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做好服务,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联手打造长三角满意消费新高地。

3.深化消费投诉处置一件事改革建设多维度、多元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实《消费纠纷矛盾多元化解工作指南》,推广消费维权最多跑一地模式,打造湖州消费维权工作品牌。按照数字化改革要求,设计制作湖州市化解消费纠纷和解平台,对内实现化解消费矛盾有痕迹,提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提升维权效率,减轻基层维权压力;对外强化太湖毗邻城市消费维权合作,推进长三角维权一体化建设。推行诉调对接+ODR+诉转案+公示评价模式,增强消费纠纷调解结果的效力和约束力,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进一步深化消费矛盾化解机制,强化消费教育基地提质扩面,优化消费维权市属义工队伍建设,持续做好“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全面推升消保委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开展商品质量维权行动,实施商品质量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扩大线上商品质量抽检范围和批次。强化培育引导,广泛组织企业开展质量比对,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品种监管,加强放心消费统筹建设。畅通市场监管部门与消费者信息互动的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听取群众意见。

六、推进监管数字化转型,建设市场监管科创高地

(一)迭代数字化监管机制

1.促进市场监管数字化改革按照全系统一盘棋的要求,构建“1+1+N+1”体系,统一集成系统开发、统一体系架构升级,聚焦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市场监管领域核心环节,高标准推动厨房革命、药品智慧监管、五可电梯、不合格产品后处理系统等一批湖州市监特色项目迭代升级。运用数字化改革理念,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数字化多业务系统、多应用场景的协同联动,对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优化,对工作制度进行系统重塑和变革,以破五多综合治理平台建设为起点,打造一个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市场监管数字化驾驶舱。制定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健全安全防御和风险预警机制,强化保密措施和数据保护,有序推动自主可控的网络环境和安全体系建设,确保重要网络设施、关键信息系统和核心信息资源安全可控。

2.提升数字化+”市监能力。深化数字化+商事改革,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企业一网注销平台,做好证照分离2.0”改革试点工作信息化支撑。强化数字化+综合监管,实现对监管对象的静态感知和动态监管。优化数字化+网络监测,实现全面监测全市网络经营情况、行业品牌网售情况,有效打击和威慑网络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网络销售中的消费者权益。简化数字化+执法办案,以简案快办为切入口,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全领域掌上数字化执法新模式。

3.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通过线下监管向线上监管的延伸,以视频监控、智能传感、AI技术、区块链等技术提升监管精度与工作效率,以清理监管盲区、空白地带和交叉区域为重点打造应用场景。推进现有平台和系统集成,实现各类业务的线下线上深度融合,推动整体工作的提效增速。打造数字治理场景,实现多业务、多部门的信息互通,核心业务数据实时展示,数字赋能科学决策,提高各业务条线的市场监管水平。

专栏6-1 市场监管重点数字化应用

破五多综合治理平台。集合消费纠纷、信访举报、风险排查、舆情监测、隐患治理等多个系统,收集五多领域相关数据和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快速分流处置,做到处室协同,上下联动,实现问题全流程监控和闭环管理。提升商品市场智慧化应用。围绕商品市场一张图”“一张网构建,强化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着眼智能分析、智能管控和智能处理,加强综合管理、商品消费、质量安全等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打造产业信息枢纽。

不合格产品后处理系统。从问题发现、核实、处置、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分级分类监管,智能汇集产品生产企业信息数据,构建区域企业信息数据库和分级分类监管档案,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现全程精准监管。串联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厨房革命系统。探索搭建线上许可核查、日常监管码上展示、常见违法行为AI智能抓拍场景和实时共享、闭环处置机制,协同推进小餐饮食品违法案件高效处置新载体、新机制,奋力打造食品安全治理湖州新模式。

电梯智慧化监管系统。通过一网、一码、六模块的架构方式,五可电梯实现全市电梯动态监管形成数据可看、事故可查、行为可识、风险可控和救援可联的五可电梯智慧化监管系统。

计量综合业务系统管理。建设“1个平台5朵云,整合市县区三级强检工作信息,充分运用RFID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AI、超级图像识别等智慧化手段,形成数字引领、全域覆盖、系统联动、整体联合的数字化检验检测新格局。

处方药流通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搭建汇集零售药店、驻店药师、处方药品、处方四库合一的基础数据库,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和处方药实时上传审核,对恶意购买的行为进行限制并触发预警。

疫苗全链条追溯监管系统(浙苗链)。打通疫苗生产、储配和接种环节信息,实现对疫苗从生产到接种的全程追溯,构建安全精密智控闭环管理体系。

药品检查智慧系统。建设检查员管理、业务培训、检查工作、报告审评、考核评比等六大项目共12个模块,打造管理一体、数据联动、智慧高效合性药品检查智慧系统。

药品生产黑匣子工程。采集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关键信息数据,建立监管部门对企业物料、生产、质量检验全过程数字化的监控管理体系,实现药品生产全过程监管的智能化、数字化。

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集成应用。集成全程电子化登记、标准地址库、电子证照库、互联网+监管等系统,构建“187”架构体系。最大程度赋予商事主体自主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特种设备全周期集成应用。集成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安全监察检验、信息服务等系统,构建“158”架构体系。通过一网统管全覆盖、一码通用全天候、一站贯通全过程、一键闭环全检索的全周期数字化监管,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从单一人防物防、技防、人防并重转变。

干部人才全周期管理集成应用。综合集成各类干部人才人事信息,并进行智能运用,构建1+N 架构体系,实现人员全覆盖、信息全归集、管理全链条、服务全过程

 (二)加快培育市场监管大院名所

1.优化产业创新服务。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更大力度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技术机构体制机制创新,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持续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和前沿技术研究支持。发挥大型科学装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省市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引领作用,推动技术机构从检验监测研究转变。增强促进湖州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推进新兴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共性技术自主研发,培育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内影响力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标准化创新基地和检测认证机构。

2.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建立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工作机制,支持面向智能制造的质量基础关键共性技术集成研究,构建高水准质量基础设施高地。积极和省内知名高校建立战略协作,提升全市现有的监管科学基础设施,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家、省重点智库,引进和培育一批市场监管领域的大师名家。重点构建全产业链整体技术服务能力,着力打造综合实力领先全省、全国一流的专业性品牌机构。推动基层技术机构差异化发展。推动基层技术机构围绕市场监管履职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基础性和特色性技术能力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市县技术机构突出专、精、特、新优势,加快培育细分领域的专业品牌。

专栏6-2 市场监管大院名所培育计划

——湖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聚焦科学监管,强化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实现全市范围内食品检测参数覆盖率98%、药品检测能力(除生物制品)参数覆盖率达到90%,以及化妆品检测能力参数突破300项;聚焦特色产业,围绕药品原辅料、淡水产品、调味品、化妆品特色产业,积极推进科研平台建设;聚焦科学预警,推进哨点医院提质扩面,新建10家市级药品不良反应哨点医院;聚焦社会共治,充分发挥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作用。

——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强化强制检定能力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化先进测量体系,突出计量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充分发挥国家中心、省级技术综合平台优势,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推动湖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湖州新兴产业提质增效。深化检验检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构建实验室数据中心,打造足不出户的计量检定和检验检测服务新模式,为器具监管转向数据监管提供大数据分析与支撑。强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加快科技成果向工作一线和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持续提升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缺陷产品召回评价的技术支撑能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纤维检测平台,建设集计量、质检、产品质量安全为一体的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

——湖州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建成特种设备大数据中心,整合目前在用的特种设备综合管理系统、电梯智慧监管平台、特种设备风险预警平台、企业服务平台等分散数据链,不断提升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技术水平。增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核心技术能力,建设特种设备检测综合试验基地,申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级科普基地及应急救援培训基地,提升湖州特检品牌影响力,打造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一流检验机构。

——湖州市标准化研究院:聚焦数字化改革、绿色发展及产业质量提升,在标准引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低碳生活、数字乡村、标准数字化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研究成果,依托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机构、浙江制造标准牵头制定单位等载体,增强标准化服务产业质量提升的能力,着力打造成为专业强、服务强、品牌强的区域性标准化研究机构。

(三)强化市场监管科技创新

1.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围绕质量安全监管支撑和产业服务技术需求,建设一批市场监管重大科技装备,培育创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推动构建医药创新雨林生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市场监管链、产业服务链部署科技创新链,实施市场监管科技项目培育工程,加强产学研检协同,推进军民融合,开展集中攻关,加快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深化市场监管政策理论研究、政策制修订前调研和实施后评估等的研究,推动监管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湖州市场监管科学决策水平和履职能力。积极构建市场监管第三方智库,鼓励与省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监管科学研究,推动监管理念、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市场监管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积极利用参加市场监管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活动,加快科技成果向监管一线和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加强市场监管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大市场监管科学普及力度。

七、增强监管工作质效,推动市场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提升市场监管法治化水平

1.建立统一规范的执法监督体系。加大新法律法规宣贯力度,宣贯新《行政处罚法》《民法典》《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根据法律体系立改废释进展,及时依法制修订(配套完善)涉及市场监管职能的重要规范性文件。着力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加强合法性审查与公平竞争审查,确保法律规范有据可循。健全推进市场监管执法和监督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政许可行为。加强许可评审审查环节管理,实现许可办理全过程可追溯。不断完善许可利益各方权益保障机制,严格落实重大许可决定(执法决定)法制审核。

2.深化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构建全市一体联动的综合执法体系,完善系统执法事权划分,完善大案要案指挥、交办、督办制度;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制度建设,完善统一执法程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记录、审核三项制度全面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制定完善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执法事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全面推进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做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精准施策。建立健全执法信息更新、更正及撤销机制,加强事后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布执法机关、执法对象、执法类别、执法结论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3.提升市场监管执法效能构建联动协调执法机制。加强案源情报综合研判,加大对跨区域案件的指挥协同,进一步深化行刑衔接,拓宽政企执法协作领域,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线上线下一体化、全链条打击。组织开展全市性、环太湖区域和长三角区域执法联动,树立市场监管法治权威。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等重点区域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协同推进检察公益诉讼,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领域公益诉讼协作,加强对食品药品、农资、家用电器、特殊群体等商品市场的整治,切实维护食品药品等领域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全面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日常消费品的整治力度。实施全市规范化执法办案区数字化提升改造三年计划,优化执法资源,提升执法效能,确保规范执法。

(二)系统性加强基层市场监管治理

1.全面融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明确基层市场监管所职责定位,加强基层市场监管治理平台运行管理,实现基层市场监管所建设与基层治理体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整合提升县、乡、基层市场监管所监管资源,联结人员、数据、职能、政策监管要素,打造发现不断点、跟踪不断链、处置不断层的高效协同治理模式。

2.扎实推进基层站所建设。坚持人、财、物向基层一线倾斜,持续巩固和深化基层市场监管所星级规范化建设成果。开展市场监管所规范提升,全市20%以上基层所建成示范所40%以上基层所建成消薄所,全面推进新一轮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在全市全面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和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的创新实践中,积极探索市场监管基层建设新路子新抓手

(三)促进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

1.标准规则联建,打造公平有序长三角高地。紧扣一体化大市场要求,全面破除区域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壁垒,形成相对统一的政策法制环境、市场准入规范、执法监管标准规则和区域技术标准规则。创新惠企利民的改革政策,搭建数据融通的涉企平台,建立统一标准的规范目录,加速长三角市场准入审批事项规范和落地,打造一体化市场准入环境。推动证照互认、资质互认、能力互认、结果互认、信用互认、品牌互认,让企业群众享有更多同城待遇积极探索公平竞争审查区域一体化。

2.重点领域联管,打造安全放心长三角高地。加强长三角地区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完善食品安全抽检监测、食品信息追溯体系建设、重大活动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的联动协作机制。推动长三角地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政策及标准统一。建立完善跨区域线索移送、执法协助、执法联动、执法互认、信息通报等机制。加强应急处置联动和跨区域联合惩戒。以湖州为中心,探索建立环太湖城市带市场监管执法办案协作机制,不断提升地区影响力。

3.质量提升联促,打造质量领先长三角高地。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发挥全市市场监管综合优势,全面开展质量强市战略,打造示范特色产业,加强区域合作,滚动推进合作事项,全力推动长三角区域质量标准新高地建设,打造以质量标准品牌为标志的长三角区域九城市竞争新优势,全力服务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完善市场监管创新要素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深化长三角地区质量技术基础创新,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合力推动技术基础、知识产权和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

4.消费维权联保,打造满意消费长三角高地。深入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放心消费在湖州”“乡村放心消费等行动,围绕诚信兴商、品质消费,聚焦日常消费、服务消费、新兴消费等重点领域,以质量安全、服务优质、明码标价、纠纷快处为基本指向,以社会认可、消费者满意为基本原则,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强化地区联动、整体协同,健全长三角消费维权一体化机制,打造全国消费维权区域合作的样板和标杆。

(四)打造市场监管铁军队伍

1.激发市场监管队伍活力。坚持党管人才的政治导向,积极培育和践行市场监管核心价值,加强干部岗位交流使用,深化市场监管干部队伍融合,激发市场监管队伍活力,提高凝聚力与战斗力。推进市场监管干部人才全周期管理一件事改革。牢固树立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大胆选拔任用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坚持严管厚爱并重,突出实践标准和实绩依据,强化考核激励,形成想干事有机会、能干事有舞台、干成事有地位、不干事有危机的良性循环。加强基层团队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具有市场监管系统特色、团结紧张生动活泼的机关文化、团队文化。打造市监能手标兵”“市监党员先锋”“最美市监人等干部典型品牌,擦亮市场监管进企业(社区),服务民生零距离等系统形象品牌。加强机关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培育富有历史传承特征、辖区地域特色、队伍建设特点的多样性基层文化,不断增强系统干部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2.打造专业化监管执法队伍。实施强队砺剑工程,深化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分类改革,加强执法力量配备。开展实战提能工程,遴选不少于20名骨干建成全市系统执法能手专家库。实施分层分级执法培训,实行执法办案激励。强化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食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反垄断监管等人才梯队建设。完善药品职业化专业化检查体制机制,构建以专职检查员为主体、兼职检查员为补充的检查员队伍体系。优化基层监管执法队伍结构。全面完成市场监管行政执法队伍整合,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基层执法干部大胆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健全年轻干部基层培养选拔链,鼓励引导年轻干部向基层流动、在基层成长,夯实市场监管人才基础。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的学历机构、年龄、专业结构,完善监管各层次人才梯队。加强基层骨干一专多能建设,推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实施监管干部全员培训计划,切实提高监管干部业务水平。开展基层干部轮训计划,培树先进典型。

 3.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加强市场监管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依托南太湖精英计划”“南太湖特支计划等高端人才引育系列工程,以院士工作站等多种创新载体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培育创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一批学科带头人。健全人才评价管理机制。赋予用人单位更大的人才评价自主权。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健全人才发展平台,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用人机制。完善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加快推进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营造尊重、爱惜、善用人才的良好环境。深化市场监管政策理论研究,加强与高校合作,推动监管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

八、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奋力实现规划目标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对市场监管改革发展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监管改革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全面增强市场监管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能力。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作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切实抓实抓好。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统筹推进规划明确的重要任务和改革部署,全面实现规划目标。

(二)明确责任分工

把加强市场监管作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把本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纳入本地、本部门年度工作部署。把市场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大保障力度。各区县要把市场监管作为改善地方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地方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将市场监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部署、共同推进,强化部门间的政策配套协调。各区县各部门要运用创新性思维、改革性举措,积极探索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市、县两级联动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市场监管能力水平,创造性地落实好规划任务。相关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要按照规划要求,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发挥作用。要发挥市场监管领域有关专家学者的作用,加强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促进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落实要素保障

建立健全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机制,全市各部门要全力保障本规划提出的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所需的要素资源。优化市场监管经费保障机制,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和风险防范。建立质量提升、标准化、知识产权、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强化各级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制定与规划相匹配的用地、环境、能源等指标保障识方案,保障规划确定的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所需各类资源要素指标。

(四)强化考核督查

建立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市、区县两级政府要加大督办考核力度,将规划每年实施情况纳入领导班子考核范围。建立科学有效的市场监管工作评价体系,制定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和重大项目实施办法,及时开展市场监管规划实施情况中期、后期评估工作。建立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强化对区县市场监管工作的监督、指导与考核,把市场监管规划实施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五)加强宣传引导

区域内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规划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解读规划的重大政策举措,主动公开有关市场监管工作和政府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和参与市场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

 

附件:十四五市场监管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清单


附件

十四五市场监管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清单

 

类别

序号

名称

主要说明

重大

改革

1

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

积极向省局争取在自贸区外探索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以申请人信用承诺为基础,推行标准化、电子化、智能化登记,确认商事主体资格和一般经营资格并予以公示,赋予商事主体更大的自主权利,持续降低商事主体进入市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商事登记便利化水平。

2

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电梯检验检测方式改革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明晰、工作措施有力、监管机制完善、社会共同参与、信用管理有效和应急处置高效六大体系的电梯安全综合治理新模式,不断推进我市电梯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电梯按需维保试点;同时,稳步有序推进调整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试点,2021年确定吴兴区、长兴县、安吉县、德清县4个区域为首批试点区域,到2022年底区(县)试点全覆盖。

3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综合改革

高水平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全面深化绿色产品认证,积极推动民宿服务认证,深入实施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探索实施资质认定信用管理和检验机构评分公示制度。推进互联网+检测认证 

4

计量监管综合改革

推动计量数字化监管转型,打通市、县两级计量检定和监管数据断路,接入全市水务集团水表、国家电网电表等计量授权机构数据信息,形成全市计量数据统一归集,运用大数据管理。推动监管重点从管器具向管数据、管行为、管结果的全链条计量监管体制转变,探索建立重点计量器具电子追溯系统,构建以型式批准一致性为主要内容的计量器具制造信用监管体系。

5

市场监管领域简案快办执法创新改革

使用执法终端全程在线办理,实现从立案审批、现场取证到处罚告知的一次性现场办结,让市场监管领域违法案件处理当事人零跑,有效缩短案件办理周期,优化基层监管效能,提升市场监管领域治理现代化。

6

民宿服务认证国家试点

发布《乡村民宿服务认证规范》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在德清率先试点开展民宿服务认证,成立民宿服务认证联盟,由具有公正性、公信力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民宿的服务作客观评估,有效解决消费者在网上预订时信息不对称问题,使通过认证的民宿在市场上具有辨识性、差异性和竞争力,促进民宿行业的优胜劣汰和有序发展。

7

食品抽检分离改革推进抽、检、研、处

一体化工作体系建设

以食品安全一件事改革为统领,以深化食品抽检分离改革为牵引,以食品安全抽、检、研、处一体化工作体系建设为目标,强化系统集成、综合治理,积极破解基层食品安全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动建立抽检监测发现风险、环节监管防控风险、核查办案消除风险、抽检评价治理成效的协同闭环机制,形成符合监管工作实际、具有浙江特色的基层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体系。

重大

项目

1

市质量三强工程建设项目

出台开展质量强市、质量强业、质量强企工程实施方案,带动十家企业竞逐中国质量奖,百家企业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千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

2

市质量基础可视化实验室内部管理系统建设

创新实验室内部管理,通过RFID物联网技术,对检测设备、送检样品进行全流程跟踪和定位,实现样品信息自动入库,优化检验检测流程,实现实验室智慧化管理。

3

省药用辅料安全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

依托市食药检院浙江省新药创新科技服务平台湖州站和辖区产业优势,加强辅料质量控制及生产工艺研究,推进产学研合作,力争在药用辅料安全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成果,进而推动产业发展。

4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化妆品教学基地

依托埭溪美妆小镇化妆品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发挥全国首个化妆品行业监管所和省化妆品创新监管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的作用,创建做强国家药监局高级研修学院化妆品教学基地,助力湖州美妆产业做大做强。

5

电梯产业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项目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进长三角质量提升一体化建设,以电梯产业长三角示范试点项目为切入点,开展电梯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推进优秀团体标准层次跃升,指导企业加强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及开展标准比对分析;推动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方法,开展政府质量奖培育、品字标企业培育。通过开展电梯产业质量提升,全面打响我市电梯企业品牌,扩大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重大

平台

1

市场监管领域破五多综合治理平台

瞄准市场监管领域投诉多、纠纷多、风险多、舆论多、事故多等五多问题,全面深化破五多专项攻坚行动,建成破五多综合治理平台,着力破解一批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按照严重程度、紧急程度、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判,快速分流处置问题任务,实现破五多问题全流程监控和闭环管理,切实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

2

证照分离协同应用平台

依托省建证照分离协同应用平台,对接各部门审批系统,集成全程电子化登记、证照分离协同、行政审批、互联网+监管、行政执法等系统,归集企业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等审批部门数据,推动证照分离集成应用,实现证照分离改革从准入到监管的全过程闭环、全流程展示、全方位归集,有效解决准入容易准营难问题。

3

市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

与市中院、湖师院一起组建湖州知识产权研究院;依托工业园区、孵化器,建设湖州市知识产权数字化产业园,将专利代理、专利运营、法律服务等第三方机构引入产业园内,建立知识产权申请、代理、交易、价值评估、金融服务和商业秘密保护等环节的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服务最多跑一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4

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完成中国安吉(绿色家居)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的建设,建设织里童装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性服务平台,形成专利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通道,缩短授权、确权、维权时间。

5

市特种设备安全综合管理平台

按照全覆盖、全天候、全过程、全检索的要求,搭建“1+1+8”体系的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综合管理系统,即1个数据中心、1特种设备码、分类逐步试点推进8大类特种设备扫码监督检查、检验检测、使用管理、维护保养等,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

6

质量基础设施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平台

以吴兴区、南浔区为试点,在美妆、童装、电梯、木业等产业建成标准规范的一站式实体平台,以线下平台机构集中,线上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技术和人才资源统筹的线上+线下资源优配,协同服务的新模式,为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条、全经营周期的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品牌培育等一揽子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联动,推动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整体智治

7

市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服务平台

培育1家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形成产业计量测试快速反应、快速诊断、快速解决的创新载体。

8

德清县钢琴检验检测综合技术服务平台

在德清县现有省级木质装饰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基础上,与省市场监管局下属检验机构合作,共建国家级钢琴暨木质装饰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并配套建立钢琴技术研发中心,使之成为钢琴检验检测综合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助推我市钢琴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大

政策

1

湖州市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指导十四五期间全市质量认证工作的开展,制定有针对性的质量提升举措,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供给水平,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发力,在市场化改革中持续创新,在民生领域夯实安全底线。

2

湖州市进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

主要包括发明专利授权、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数字经济高价值核心专利授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导航以及知识产权强企培育等内容。

3

湖州市进一步加强公平竞争审查的实施意见

破除行政垄断行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公平竞争审查率达到100%,妨碍统一市场和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率达到100%。通过健全审查规则、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保障等举措进一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升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规则完备、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体系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