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县区信息  >  南浔区
南浔校园厨余垃圾实现日产日消
发布时间:2021-09-06 14:39 信息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字体:【

计划3年内实现新模式全覆盖


  “哇,倒进去的剩菜剩饭变成肥料了”“这机器真好,变废为宝,生态农场里的植物有肥料肯定会长得更好”……9月3日,南浔区水晶晶新城学校的学生们围着校园里的一个“大家伙”啧啧称奇。

  这是水晶晶新城学校新添置的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备。只见,“大家伙”的处理槽不断“吞入”菜梗菜叶、剩菜剩饭等易腐垃圾,通过搅拌等生物降解处理,产出有机肥料,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拿我们学校食堂来说,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大约有三四十公斤,以前都是由第三方公司运走处理。现在引进了这台设备,不仅能就地处理,还能二次利用,实现厨余垃圾日产日消。”该校食堂负责人施国平介绍,新设备的投入使用让校园厨余垃圾处理变得更加省时省力,可实现易腐垃圾85%的减重,日处理能力达到100公斤。

  据了解,校园厨余垃圾日产日消的新模式目前已在南浔区的10所学校试点。区垃圾分类办介绍,计划在3年内,实现该模式在全区校园全覆盖。

  新设备投入使用的同时,一堂新的垃圾分类实践课在试点学校展开。学校分批组织学生参观、了解厨余垃圾处理的新模式,开辟生态农场作为垃圾分类课程户外拓展基地,帮助他们树立低碳环保的理念。“有了这样的实践课,孩子们的积极性变高了,垃圾分类意识变强了。”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孩子们在利用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观察过程中,不断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垃圾分类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把低碳环保的理念带回每一个家庭,让更多身边的人参与到低碳环保的行动中来。

  近年来,南浔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日常教学,积极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去年9月,该区率先策划、设计出版了全省首套区县小学段《垃圾分类》教育丛书,分小学低段和高段,从垃圾的定义、垃圾的危害、垃圾分类优秀案例展示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和家人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全区小学段的2.7万多名学生在校内上好生态文明课,为生态环保助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