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县区信息  >  长兴县
长兴打好共同富裕县域典范“五张牌”
发布时间:2022-01-11 10:28 信息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字体:【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浙江被赋予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使命,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群体收入差距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经验与优势,长兴县致力于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县域典范,通过打好脱贫致富、旅游富民、头雁引领、乡贤带富、精神富有“五张牌”,闯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脱贫致富牌:首创“十百千万”助农增收工程

  共同富裕就是要让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2018年起长兴县首创“十百千万”助农增收工程,(即围绕十大产业,动员百个专业合作社、产业农合联、基层供销社,结对帮扶千户以上低收入农户,实现户人均年收入持续增收万元),破解低收入农户增收难。长兴通过基地孵化、技能培训、自主发展、金融助力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低收入农户实现共富共享的内生动力。

  依托各乡镇农成校组建1+16+X的培训体系,目前全县落实低收入农户技能培训计划48个班次,县低收入农户技能培训中心及16家分中心分别挂牌成立并开班授课,共实现开班25班次、培训587人次。围绕技能培训,实施了农技人员与帮扶农户1+1结对服务,通过技术培训、实地指导,使低收入农户真正掌握管理技术、生产要领,逐步由“跟着学”、“带着走”向“自主跑”转变,使更多的低收入农户自主发展产业,实现了“单飞”。

  头雁引领牌:“一肩挑”挑出共富新成果

  “一肩挑”的村书记们切实发挥了“头雁效应”,村村帮带,“头雁”带动“群雁”飞。进一步激发了基层村干部创业热情,形成了“先进帮后进”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长兴县及时制定《关于加强村社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的十条措施》《关于进一步强化关心关爱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十项措施》,统筹推进“一肩挑”后村干部履职担当和组织运行规范,全面构建村社干部常态化培养机制、全员精准考评机制、关心关爱机制,激发“一肩挑”书记及村社干部能够安心基层、扎根基层,稳步推进乡村共富的步伐。

  旅游富民牌: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共富优势

  发展全域旅游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载体。十几年来,通过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高质量绿色发展,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正在长兴大地越走越宽。煤山镇仰峰村修缮和保护村内丰富的古代建筑、革命旧址,并引进蓝莓种植、盆景园等农旅项目,成功从曾经负债18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变身红色旅游网红村;吕山乡雁陶村在提升村庄人居环境的同时,利用“湖羊美食”招牌和交通便利的优势,正打造网红民宿村。

  长兴县通过构建“一轴两翼一区”的全域旅游格局,有效地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共富优势,通过“太湖风情”“江南茶乡”“农园新景”“希望田野”“梅映乌龙”“山水古韵”等文旅融合板块实现了从区域富到共同富裕的转变,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样板地模范生。长兴逐步探索实践一条从“农家乐”到“乡村旅游”再到“全域旅游”并向“美好乡村生活”转型的共同富裕发展之路,形成了“景区村庄、民宿(农家客栈)、休闲农业园和农事节庆活动”四位一体的系统化发展内涵,成为文旅融合推动共同富裕的县域典范。

  乡贤带富牌:先富带后富 同走共富路

  以煤山镇新川村为例,该村大力推进新乡贤带富工程。成立了3家“强村公司”,用于发展新川村特色优势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延长富民产业链,投资收益由村民共享,用于村养老、救助等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真正让富民、惠民落地生根。

  在乡贤助力的模式带动下,2020年新川村村民人均收入15万元,村集体收入719万元,位居长兴县200多个村居前列,提供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川样本”。成功从贫困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共富村。将股权基金引入乡村振兴,实现了三次分配的存量资金转化为一次分配的增量资源,集体资产、乡贤资产、村民资产共同增值,先富带后富,共同做大“蛋糕”,让村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更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精神富有牌:“诚信指数、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等”双箭齐发

  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富裕、生活富足,更需要精神富有,需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2018年以来,长兴县在全省率先开展“诚信指数”试点建设,旨在以“村风、民风、家风”建设为主线,依托“户主大会、诚信指数、干部带头”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对村民的个人品德、社会秩序、民主参与、村庄管理等各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同时,推行有力抓手落实落地治理机制,分别借助“网格联系制、分数关联制、季考季晒制”,以“道德红黑榜”的形式在村社文化宣传栏等显眼处公开晾晒,压实共同富裕的精神基石,确保不但物质富,更要精神富。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浙江特色,而长兴是省首批创建成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该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思路,统筹三级网络,丰富文化产品供给;促进文旅融合,加大文化惠民服务力度;打造地域特色,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县域典范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