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县区信息  >  德清县
水文化调查成果获评优秀
发布时间:2022-01-05 09:38 信息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字体:【

湖州市重要水文化遗产调查成果验收会以省市两级视频连线的形式近日举行。经过专家组综合评定,德清县水文化调查成果获得优秀等次。

  据介绍,德清水文化历史悠久而深厚。相传4000多年前,下渚湖一带就是“防风古国”的疆土。治水先祖防风氏带领先民在太湖流域治水。如今,人们还可以在当地看到建于西晋的防风祠和立于五代的防风碑。

  到了唐代,在自南而北流经德清的东苕溪沿岸,人们筑起西险大塘。至今,西险大塘仍是一条防洪能力达百年一遇的重要堤防,构成杭嘉湖水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历朝历代深受其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德清大闸顺利落成,一举改变了千百年来天目山洪水向杭嘉湖平原泛滥的历史,具有划时代意义。

  千百年来,德清水利名人辈出,南宋丞相吴潜、清代江南河道总督徐端是其中杰出代表。此外,德清还留存了《吴兴郡武康开漕奏言》《以杭湖棚民垦种山场有关水利奏》等丰富的水利文献。

  德清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调研德清大闸防汛工作时,嘱咐在场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重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从此,德清十分重视水利文化的保护与发掘。

  2021年,德清水文化调查项目正式启动,县水利局组织专门班子,聘请专业顾问,依托水文化专业团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水文化普查。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走访调研等,普查到水利文化遗产约530项。经专家组研究讨论、筛选完善,最终认定德清县重要水文化遗产111项,其中水利工程遗产47项,相关物质水文化遗产35项,非物质水文化遗产29项。

  据悉,47项水利工程类水文化遗产时间跨度近1700年。最早的是大运河(德清段)的部分河道,可追溯至西晋时期。另外,还有南朝刘宋时期的小山寺排水设施遗址、古井,以及唐宋时期的孟东野井、章氏宅院古井等。

  在35项相关物质类水文化遗产中,最早的是始建于西晋时期的防风祠,五代吴越国国王钱镠重新修建后勒石立碑,保留至今。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宋元时期桥梁、祠庙等14处,年代分布跨度较广。29项非物质水文化遗产主要以水利知识和技术为主,其次为水文学、涉水民俗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