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浴快车”是为失能、半失能、高龄、低保长者上门提供洗澡服务的同时,为家属提供照护服务的一个项目,目前累计开展助浴服务500余次;
“这杯豆浆,真暖”礼遇城市美容师志愿服务项目坚持365天不间断为城市美容师提供豆浆,截至目前,已累计送出豆浆40.6万杯,筹集到爱心基金100多万元……
日前,一场特殊的答辩会在湖州市太湖明德医院的多功能厅举行。这场答辩会的主角,是参加“实干争先、志愿同行”2022年湖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的38个项目,参赛者们通过路演+答辩的方式向评委和观众进行展示,角逐本年度金银铜奖。
市文明办负责人坦言,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参赛项目明显增多,且参赛项目质量也明显提高。“这和我们深入推进‘家园志愿服务计划’2.0版,谋划开出并开好‘家园志愿’班车是密不可分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包括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推出的这些项目,就是聚焦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提供精准便捷的志愿服务,促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
近年来,我市围绕省委提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全力打造“家园志愿服务计划”2.0版。“我们以全市3.6万困难群众为重点,聚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先后落地实施‘家园志愿’服务项目200个,带动社会层面1000个项目,辐射服务基层群众100余万人次。”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2月22日,我市更是谋划开出了“家园志愿”共富班车,调动包括广大志愿者在内的全社会力量,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美好社会。
“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携手前行。本着这样的理念,这趟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开出的“班车”,以“家园志愿”共富基金为保障支撑,以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为骨干力量,组织4910支家园志愿服务队伍,探索社会化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模式,直接惠及在册困难群众3.6万人。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期待你们下次再来!”家住港湖花园小区的80岁老人王锦林便是这趟“班车”的受益群众之一。8年前,他中风瘫痪在床,儿子身体残疾,多年来只能靠老伴帮忙擦洗身子。而这趟“班车”中的“助浴快车”项目便为老人圆了这个夙愿。
记者了解到,该志愿团队服务是由专业医生、护士、经过培训的助浴师和志愿者组成。“助浴前一天,志愿者们会上门做评估,检测助浴场地和老人身体是否符合条件,避免风险发生。助浴当天,由助浴师、护士和志愿者组成的团队会配备设备上门,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制定适合老人的助浴方案。”项目发起人陶青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团队每个月能助浴老人约二三十名,随着社会公众对失能困境老人关注度的不断提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愿意加入,夯实老人晚年幸福生活,星星之火真的可以燎原。”
真情传递温暖,志愿凝聚力量。
在这趟“班车”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项目加入其中:独居老人“安全小屋”计划、“益乐同行”、“埭居乐业”、“一元·益愿”、“小剪大爱”公益理发、“爱与共富”、“这杯豆浆,真暖”礼遇城市美容师、敬英雄 强信仰——少年传薪火、“半条被子”、五师共护——家园医生助力舒心就医、“益乐同行”、云晖护航、让爱“泳动”、“银领共富”、“微光耀城”、“齿”来的爱、“检爱童心”、“为爱再授课”、扇始善承、小候鸟成长营、“电商助残,携手共富”……一支支日益壮大的志愿服务队伍,一个个惠及民生的志愿服务项目,持续推动城市文明不断前行。
据统计,自“家园志愿”班车发车以来,已有201个志愿服务项目加入其中,累计服务场次3.55万余场,惠及286.8万余人次,其中惠及在册困难群众就达4.9万余人次,服务内容涵盖理论宣讲、共同富裕、关爱他人、社会治理等多维度多方面,精准触达群众所需所盼。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参加志愿者人次已达9万,累计服务时长达38.6万小时,人人志愿者,处处红马甲,已然成为湖州最悦目的一道风景。“我志愿、我奉献、我快乐”的点滴志愿星火,让这座城市温情脉脉、爱心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