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能见证两位新人一生中最甜蜜幸福的时刻,我想给新人一份温馨的建议,要牢记父母养育之恩,勤俭持家、诚信立家……”昨天傍晚,南浔区双林镇后坝村文化礼堂内喜气洋洋,一对新人在此喜结连理。婚礼上,练市小学教师、中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沈红霞为新人送上了新婚祝福,让整场婚礼仪式感满满。
现场洋溢的不仅是喜悦的新婚氛围,还有满满的文明新风尚。“在婚礼中加入文明新风的环节,我觉得很有意义,移风易俗、浙风十礼、勤俭节约、公筷公勺,这些公益内容也让我们的婚礼更高雅。”新郎沈斌斌说,家里人很支持这样做。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南浔区到文化礼堂参加家宴超60万人次。怎样让农村文化礼堂在满足老百姓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优质文化供给和乡风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作用,成了摆在基层的一个新课题。
如何破题?今年,双林镇探索推出“新风村宴”服务品牌,借助婚庆等办宴仪式,推出“文化礼包”:内含“清风套餐”系列、文明餐桌、文化下乡、公益广告、志愿服务等“礼品”。
双林镇党委委员吴高杰介绍,通过推出清风菜单、“有礼”红包、家风请柬等,并整合当地文艺团队送文艺表演、组织区内道德典型录制“好人送福”视频、在餐前播放文明餐桌公益广告等形式,提供一系列免费文化服务,将文化元素、文明新风有机融入农村办宴全过程,让群众在享用家宴的同时,也“品尝”到了一顿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
在婚礼现场,记者看到,每桌喜宴上摆放着公筷公勺,倡导公共卫生;喜宴的菜式是村里推行的清风菜单,不铺张浪费;喜宴中,双林文化中心锦瑟墨浪鼓乐队免费为宾客表演节目《好运连连》……
“今年以来,‘新风村宴’模式在双林镇试点的基础上,正逐步在全区文化礼堂推广。”南浔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持续激活农村文化礼堂的“文礼”属性,丰富礼堂的文化供给,让农村文化礼堂真正成为服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