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近日召开2022年共同富裕成果总结新闻发布会,集中展示该县在投身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今年以来,德清主动找准赛道、实干争先,建立了以改革为主线、物质富裕为基础、精神富有为特色的德清共富路径,有效形成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466.4亿元,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
投身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一年多来,德清多措并举实现强村富民、缩小城乡差距。抓好百村万幢农房盘活行动,目前已累计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房)4248户1339亩,实现增收1.1亿元,盘活价值18.3亿元;抓好百村千企带万户行动,三年内全县低收入农户中有劳动能力的做到全部就业,建立30个低收入农户帮扶基地,预计低收入农户增收达10%以上。同时,全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今年148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均经营性收入可达160万元,将全面消除年经营性收入70万元以下村;镇级强村公司实现全覆盖,投入运营项目31个,总投资2.25亿元,预计年收益2331万元。
围绕“扩中”“提低”,德清重点从优化就业创业生态与兜底低收入群体两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共同富裕幸福内涵。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方面,实施“产业工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产业工人“以技提薪”,推动1.5万余名职工人均年收入增加4500元左右。在“兜住底、兜好底、兜准底”方面,启动低收入群体“幸福无忧”共富班车,把传统的“输血型”救助,转变为“物质+服务”的“造血型”救助帮扶新模式,实施分层分类的个性化、精准化救助帮扶措施,实现“在共富路上一个不掉队”。目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4955元、35111元,收入比缩小至1.57:1。
在精神富裕领域,德清率先提出“构建量化闭环精神富有实现机制”,并成功入选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如今,德清已打造了“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提档提质;打造了“德清嫂”“有德小子”“有德鲜生”等品牌,道德IP品牌价值落地转化;创新了文化企业管理服务机制,文化产业发展动能强劲,今年来全县规上文化企业总营收同比增幅超40%……全县推进精神富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134个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复评中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