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新闻发布
湖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绩单”发布
发布时间:2022-12-08 15:14 信息来源:湖州发布 字体:【

12月8日,湖州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完成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湖州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国有监管企业、市级国有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分别为13322亿元、 3330亿元,比2019年底分别增长89%、62.3%;今年1-10月,市级国有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利润总额5亿元。市城市集团和市交通集团资产总额分别突破1200亿元和800亿元,均获国内AAA、国际BBB信用评级。

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共同富裕和“轨道上的湖州”建设等重大战略。市级监管企业年均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超300亿元,建成投用浙北医学中心、申嘉湖高速西延、铁公水内河枢纽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聚焦民生改善,提升供水、供气、供电、公交等服务品质,“清亲好水”“电桩下乡”“创业互助”项目入选市“共富班车”。

国企转型步伐持续加快,市城市集团建成中小微智能制造产业园、市农副产品物流集散中心等产业园区;市交通集团拓展智慧物流、金融服务、信息科技等业务板块,增资入股浙商资产公司;市产业集团投资建设煤山新能源产业基地,通过“基金+基地”“股东+房东”等模式,招引幄肯新材、华熔科技等项目落地。

以管资本为主,坚持制度供给和专项检查双管齐下,出台涵盖董事会建设、企业“三重一大”决策、产权管理、招用人员等40余项制度,开展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对外股权投资、贸易业务等专项检查30余次。统筹推进国资委对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授权放权,编制市国资委与市属企业间39件事项办事目录指南及流程图,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突出数字赋能,组建市产权交易统一平台,建成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和国资监管信息系统,加快打造“智慧国资”。

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

一起来看看吧

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请问市国资委在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邱鑫渊:

感谢您的提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市国资委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切实发挥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口作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一是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截至目前,市属三大集团共有各类混合所有制企业116家,混改面达48.3%,其中今年已完成混改企业12家。我们坚持“一企一策”,立足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抓混改,市城市集团收购瑞美生态建设股份并发展成为我市园林绿化龙头企业,市交通集团收购青海乌兰天空壹号文旅公司,打造东西部协作共同富裕典范,市产业集团通过混改引进专业团队,新设产投检测技术公司、科塞能冠节能科技公司等科技类企业。

二是大力推进国企上市。深入实施“凤凰行动”升级版,印发《湖州市推进国有企业上市工作方案》,确定安达汽配、天空壹号文旅等11家优质企业作为上市培育企业,形成拟上市企业后备梯队,并指导上市培育企业“一企一策”制定上市培育方案。湖州燃气于今年7月13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实现湖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三是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进“混股权”和“改机制”紧密结合,重视发挥各方股东和经营团队、技术骨干的积极性。在众驰建材、瑞美生态等6家混改企业开展差异化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有别于国有全资和绝对控股企业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在劳动、人事和分配等三项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安达汽配、浙北资产、湖燃新能源等3家企业分别实施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分享机制、项目合伙等中长期激励试点。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试点经验总结和政策研究,进一步打造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最优政策环境和制度体系,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建立更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大限度地激发国有企业竞争活力。谢谢!

国资国企在服务湖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在优化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方面,市国资委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新突破?

邱鑫渊: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市国资国企积极履行优化资本布局、引导产业升级、助推科技创新的职责使命,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推动市属企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勇担创新重任。

一是加强国资国企发展整体谋划。发布《湖州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强化规划刚性执行,市属各企业、各区县同步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主线,开展《湖州市国有资本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课题研究,提出“一核引领、三维聚力、四向布局、双轮驱动”战略推动全市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二是加强市属企业主业管理。制定《湖州市市属国有企业主业管理办法(试行)》,指导推动各集团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促进国有资本向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市城市集团以开发建设、城市运营为核心主业,市交通集团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交通运输经营及关联产业为核心主业,市产业集团以金融投资产业和科技智造产业为核心主业,同时各集团也分别确定1至2个培育主业。

三是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创新制胜工作导向,制定《关于提升市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完善创新机制、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市城市集团成立湖州智慧城市研究院和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分别承担湖州城市大数据研究推广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研究;市交通集团成立长三角智慧交通研究院,围绕智慧轨道、智慧公路、智慧公交等领域,开展交通科技领域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提升交通领域智慧化水平与科研攻关能力;市产业集团成立科技集团,全力打造西塞科学谷,下属企业安达汽配入选省级科改行动示范企业,获市政府质量奖。

下一步,我们将牢牢把握创新导向,进一步推动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国有资本布局,在体制机制层面着力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创新,加快构建现代科创体系和产业体系,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展现国企更大担当。谢谢!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我们也注意到,前段时间相关媒体刊发了市国资委《万亿国资装上“智”引擎》的专题报道。请问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湖州市国资委在依托数字化改革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何贺:

感谢您的提问。去年9月,我市出台《湖州市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推动全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地,实现国资国企数字赋能、高效协同、整体智治,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可靠科技支撑。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是完善线上服务,助推实体经济。为提供全面、规范、高效的采购交易管理服务,市国资委建立了绿色采购服务平台,将国有企业相关采购行为纳入平台统一监管,构建国企交易卖出与买入“双监管通道”,确保采购全程留痕,促进公开透明。比如,市产业集团下属公司开发的数字渔业服务平台,利用数字活鲜供应链帮扶传统渔业,有效打通产销两端,提升集中分拣、品控、检测与物流能力,实现按批次溯源和订单化管理。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助力美好生活。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市国资委协同全市国资国企力量,着眼“生活小事”,强化数字赋能。比如,市交通集团上线“畅行湖州”服务平台,推进全市公交一码通乘、全域统惠、预约定制等,实现疫情防控全方位覆盖、支付反馈全过程留痕、出行数据全要素集成。市城市集团围绕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停车、智慧社区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动数字化改革,湖州燃气“智慧云”平台入选浙江国资国企“一件事”最佳改革实践案例;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实现全市停车“一网运行、智能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