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工作综述
1个案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指导性案例,15个案件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120个案件入选省级精品案例,79个集体、112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
过去五年,湖州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开展自我监督”重要指示精神,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提高政治站位 服务中心大局
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检察机关的职责使命。过去五年,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类犯罪223件453人,办理电信网络犯罪907件2750人。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发放救助金450万元,救助经济困难对象480人。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构成犯罪的起诉53人,帮助追回欠薪395万元。办理生态领域案件1307件,显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成效。
聚力服务最优法治营商环境,全市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聘请20名民营企业家担任特约检察员。严惩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批捕181人、起诉623人。办理企业内部贪腐案件188件265人,帮助挽回损失5561万元。依法能动履职,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579件。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五年逮捕、起诉同比减少5262人。
同时,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法治化进程,全市检察机关严惩严重暴力犯罪,起诉1756人,批捕扰乱疫情防控秩序犯罪17人,起诉28人。起诉涉毒犯罪1497人,追捕追诉92人。合力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7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9个,起诉555人,移送、查处“保护伞”线索117件。办理群众来信来访8593件,化解积案29件。开展公开听证255件。
聚焦主责主业 守护公平正义
一切为了人民,是法治中国建设始终坚守的初心。全市检察机关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做优刑事检察。批准和决定逮捕7175件10510人、提起公诉17600件26023人,监督立案345件,追加逮捕53人、追诉漏犯667人,抗诉87件,改判或发回重审51件。审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11062件。
做强民事检察。办理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570件,提请抗诉23件,提出抗诉19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82件。深化虚假诉讼领域监督共计128件。
做实行政检察。办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75件,提请抗诉4件。对审判程序发出检察建议69件,采纳率100%。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634件。守护红色根脉,推动修葺扩建烈士纪念设施33处、迁移零散烈士墓4处。
严厉打击侵财犯罪和涉众型经济犯罪,起诉7086人,追赃挽损2.4亿元。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批捕124人、起诉453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69件。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120人。坚决维护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加强惩治伤医扰医犯罪,开展无障碍设施专项监督,推动治理盲道12条。严厉打击性侵、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对情节恶劣的追究刑事责任387人。对情节轻微、悔罪表现好的依法不起诉362人,帮助105名未成年人重返校园。
纵深推进改革 打造过硬队伍
创新改革是检察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全市检察机关持续更新司法理念,细化改革措施,推动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体制机制建设。
五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决落实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构建监检衔接机制,对128件146人职务犯罪案件提起公诉。共同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起诉受贿犯罪63件63人、行贿犯罪5件6人。全面落实领导办案责任,两级检察院入额院领导带头办案4100件。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达88%。建立以“案-件比”为核心的业绩考评体系。积极协同相关部门推进执法司法信息共享,打造全省唯一执法司法信息共享试点市。在省检察院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建模52个,全省检察18项应用场景创新任务中承担5项,2个创意方案获全省十佳。
事业要发展,队伍是关键。五年来,检察机关推动在全国率先实现两级党委召开加强法律监督工作会议全覆盖。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实施“人才兴检”工程,大力提升队伍能力素质。扎实推进清廉检察建设,自觉接受纪委监委及派驻机构监督,支持配合监督执纪执法。强化检察权运行监督制约。持久整治“四风”,严格执行“三个规定”。
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全市检察机关将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实事求是、创新实干,着力完善法律监督体系、提升法律监督能力,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以检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湖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