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湖州  >  绿色生活
是山水,又不止是山水 ——解码湖州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2-08-11 08:50 信息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字体:【

  湖州最近因为两件事上了“热搜”。
  一件与水有关。4月以来,大批太湖鱼群成群结队,洄游至湖州西苕溪产卵,鱼类学家称这一现象已40年没见过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湖州水好。
  另一件与山有关。自去年底全国首批收储竹林碳汇在安吉成功交易后,安吉87万亩的毛竹山吸引了诸多“碳”路先锋的目光。全国首家完成碳中和目标的央企,中林集团最近来到安吉,抛出合作橄榄枝。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湖州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全域优化美丽环境,全速发展美丽经济,全力创造美丽生活,全面构建美丽制度,走出了一条具有湖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评价说,湖州生态文明建设,是山水,又不止是山水。
  是山水,护好山水是立市之本
  论经济总量,湖州在省内和长三角都不突出。但湖州不会忘记,曾经为了追赶GDP,遭遇了“坐拥太湖不见湖”的尴尬:站在太湖南岸,放眼望去,满目芦苇、蓝藻成片。
  2003年,湖州就在全国率先开始了“绿色GDP”考核体系设计。在绿色政绩观引导下,从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到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口发展等专项规划,湖州市都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确立生态立市首位战略后,产业的准入门槛也相应提高。
  前不久,投资15亿元的汽车零配件项目相中了湖州的南太湖新区。但在环境评价环节时发现,该项目生产工艺包含电镀工艺。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在太湖流域设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要求的电镀等排放水污染物的生产项目。”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潘鸣说,因此,建议企业把电镀工艺外协加工,以达到项目准入的要求。对湖州的“坚持”,企业表示理解,考虑后决定另行选址。
  一切让路生态,这是湖州面临抉择时的不二标准。以拒绝不合规的项目为例,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湖州共劝退167个项目,涉及287亿元投资。
  忍痛割爱,这一决心基于湖州对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辩证统一关系的深刻认识。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湖州看得透,走得实。以长兴铅蓄电池行业为例,企业由225家减少到16家,产值却增加了14倍。以吴兴区织里童装为代表的纺织印染产业由“智”转“绿”,告别小作坊、搬进大厂房,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分工协作最紧密、反应速度最快的童装产业集群。再看南浔,3922家木业企业在2017年被彻底排摸,677家企业亮“黄牌”开展整治提升,剩下的全部亮出“红牌”被淘汰关停。如今的南浔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木地板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实木地板销售占全国市场的60%。
  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让群众获得了最直接的生态福祉:连续14年送清水入太湖、2021年市区PM2.5指标累计改善幅度全省第一、“无废城市”指数列全省第一。
  不止山水,是一场发展观的革命
  “经济落后不是生态文明。”湖州市主要领导不止一次强调。
  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发展的湖州深知,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发展观的革命。所以,除了从生态保护与修复上发力,另一个重要发力点就是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尤其是加快科技创新,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生态产品价值高效转化。
  在7月举行的浙江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湖州市捧回了18项省科学技术奖。仔细解码这些奖项会发现,这些科技创新都与当地的生态产业紧密相连。
  位于安吉的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是获得一等奖的“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与智能筛查的研究及其应用”的参与单位。他们助力杭州医学院团队攻坚克难,通过胶体金法率先研发出了最快两分钟完成检测的抗体检测试剂和“样品进,结果出”的核酸检测试剂。这一技术成果的应用让企业“红”了,安吉的生命健康产业新赛道也因此“火”了起来,正努力成为浙江省疫苗(免疫)研发和生产核心区,以及长三角地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业集聚区。
  荣获三等奖的“淡水池塘养殖绿色减排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已让农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德清县钟管镇东舍墩村养殖户吴建荣算了一笔账,自从用上了养殖尾水治理系统,水质好了,鱼病也少了,不仅每年能节省60%的鱼药费用,产量也增长了20%。处理后的养殖尾水还可以再利用,一年可利用养殖废水13万吨。
  除此之外,获得二等奖的“废铅蓄电池高值利用及资源绿色循环关键技术与应用”背后是铅蓄电池行业的绿色转型;湖州师范学院参与的“复杂环境下物流巡检机器人感知与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代表着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湖州市科协党组书记顾云飞看来,科技创新正为湖州的“两山”转化,铺就一条“加速道”。湖州的“创新指数”已跃居全省第3位、提升幅度居全省第1位,R&D占GDP比重达3.15%、居全省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31.5%、居全省第2位,技术交易额占GDP比重居全省第2位,已培育了高端装备制造、休闲旅游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金属新材等4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地理信息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
  据介绍,8月15日,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将在湖州召开,共谋中国绿色低碳创新之路、共商全球可持续发展未来。
  山水相连,面向全球的湖州视野
  一地示范,全国应用。
  2014年5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联合下发了《浙江省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标志着湖州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也成为有史以来在湖州实施的第一个国家战略。
  这些年来,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到山上一张床赛过山下一套房,再到首创两山转化平台、实现生态产品“零存整取”,以及最近备受关注的竹林碳汇收储交易,湖州始终走在了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的最前沿。“这充分彰显了湖州作为诞生地、示范区的使命担当。”湖州市委副秘书长、生态文明办第一副主任袁晓亮介绍,2021年,湖州因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模式探索等方面成效显著,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今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湖州这次的创建主题是以绿色创新引领生态资源富集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陈光炬分析说,这不仅为湖州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注入了新动能和新活力,更是为生态资源富集地区探索更加安全、持续和高效的绿色发展路径,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湖州特色的“两山”道路。
  湖州实践,走向全球。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思想创新方面,中国的话语权并不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世界知道中国湖州,也是湖州让世界看到美丽中国。湖州的诸多探索成为生态文明中国话语走向世界的鲜活案例。
  GDP的核算,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实践应用都已达成全球共识。但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尚缺乏一套广泛认可的针对自然生态系统、衡量自然资本为人类社会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核算指标,即GEP核算。
  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的莫干花谷景区内,游客量和眼下的天气一样“热”。项目进驻前,这儿经历了一场激烈又精密的PK,“裁判”就是一套GEP核算辅助决策系统。
  “形象地说,我们把全县938平方公里土地画成了10米×10米的方格,每个方格的GEP都有精准数值,这就能为每个方格的绿水青山计算出‘身价’。”德清县发改局能源管理科干部黄倩倩介绍,经过推演,五四村地块的GEP值被评估为2662.4万元,“莫干花谷”主要建设新业态旅游项目、种植苗木等,落地后地块GEP将增值约87.72万元。与之一起竞争的康养综合体项目,需建设康养医院、康养公寓、办公用房等,GEP将缩水约326万元。对比之下,“莫干花谷”胜出。
  用数字赋能,给山水明码标价是第一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才是最终目的。竹林碳汇的创新是湖州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双碳”战略的典型案例。
  安吉是中国竹乡,早在2012年,县里就与专业学术机构合作进行竹林碳汇研究。去年底,安吉交易了全国首批收储竹林碳汇。山川乡大里村是首批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受益村。测算方法、如何交易,村民不太懂,他们只知道有真金白银进账了。村里把农户分散经营的5425亩毛竹林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最终拿到了两笔钱,一笔是3年一次性的竹林碳汇收储金27.55万元,另一笔是竹林碳汇卖出后的反哺款1.99万元。“钱到账后,又返回竹林经营,还能让钱生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应忠东说。
  从湖州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从愿景到行动,从自发到自觉。“湖州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代表着中国发展的方向,也预示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方向。”《小康》杂志社副社长赖惠能评价说。
  专家点评
  生态文明时代呼唤一种对自然厚道、对他人厚道、对将来世代厚道、对自己厚道的新型发展观,呼唤一种生态文明引导的追求人与自然共同福祉的厚道发展观。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示范市,湖州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与西式发展观迥然不同的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湖州模式可以说就体现了这样一种厚道发展观。这是一种以城乡共荣、工农并茂为特征的抱团式发展,所体现的是一种追求共同富裕的厚道发展理念!
  ——王治河 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州在高质量绿色发展上取得了更加亮眼的成绩。可以说,湖州实践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案提供了良好的例证,实现了其世界价值。
  ——常纪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