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新闻发布
【实录】市教育局2023年湖州市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12-21 14:34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问题:大家都知道,教育是天底下最大的民生。请问黄局长,今年市教育局在民生实事项目上有哪些举措,成效如何?此外,对于明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市教育局有怎么样的思路和打算,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答:好的,谢谢这位记者!教育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未来,一头连着孩子成长成才与家庭幸福。因此,教育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今年,市教育局秉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使命初衷,聚焦“入学前、在校内、学校外”三个场景,围绕百姓关切的教育“小切口”,重点做好了10项省市民生实事项目。

一是聚焦“入学前”,做好招生报名,让每位孩子都有平等开启学习生涯的机会。今年,我市迎来了多孩政策下小学新生的首次入学高峰。为了让每一位孩子在我市都享受同等入学待遇,今年全市累计投入18.4亿元,完成新(改扩)建中小学15所,新增公办学位1.56万个,有效保障了6.9万名义务段新生顺利入学。全力降低义务段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确保随迁子女与本地的孩子享受同城同等的入学待遇。目前,随迁子女家庭只要父母当中有一位持有暂住证,该家庭的孩子就能在我市义务段保障入学。今年我市所有符合条件的义务段随迁子女在我市实现了100%就读,其中公办学校就读率达89.33%。

二是聚焦“校园内”,加强细节管理,保障孩子健康学习、健康成长。为提升孩子在校的午休质量,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可躺式”课桌椅项目,一套可变形的课桌椅让12所学校7567名孩子午休从“趴睡”秒变“躺睡”。为了呵护青少年脊柱健康,我市实施了“正脊行动”,免费为15.7万名儿童青少年开展脊柱筛查。全市中小学生还在课间跳起了“护脊操”,不光丰富了阳光大课间的形式,也舒展了孩子的“小脊柱”。针对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难题,联合相关部门新增优化了学生公交线路35条,近3000名学生实现了从“家门”到“校门”双向直达,不仅节省了时间,还保障了安全。依托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实现了所有中小学100%配备心理教师,其中专职心理教师占比高达93%以上。探索形成了全过程服务、全线索跟踪、全天候干预的“湖州心育模式”,我市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获央视报道并参加《对话》专题访谈。

三是聚焦“学校后”,加强职业培训,构建“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服务体系。我们立足教育为民惠民,配合各乡镇街道,积极发展“学校后”教育。组织职业院校、各乡镇街道成校,面向社会人群大力开展学历提升与职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共帮助了3万多名社会人员实现了学历提升,各类职业培训达9万多人次。让不少在职人员通过这一民生项目实现了工资待遇,乃至职级岗位的提升,真正实现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我局还与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大力推进老年示范校建设,帮助老年人丰富晚年精神生活。

关于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的谋划,市教育局计划重点做好两个方面:

一方面,做好项目延续。将延续办好如可躺式课桌椅推广、保障随迁子女入学,正脊筛查等一批群众口碑好、满意度高、可感性强的民生实事项目,做到民生实事既能一件接着一件办,也能一年接着一年干。

另一方面,做好工作谋划。将始终坚持“一线工作法”,扑下身子、干出样子,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开展走访调研,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全面收集社情民意。下阶段,我们将认真梳理,组织专家论证,从项目线索中遴选一批接地气、有底气的好项目,努力将群众“所盼的事”,定为教育“要办的事”,最终办好群众“满意的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