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湖州市“十百千万”重大项目攻坚行动2023年工作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2月8日
湖州市“十百千万”重大项目攻坚行动
2023年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全力打好“十百千万”重大项目攻坚战,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为全市经济高质量赶超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主要目标
聚焦稳增长、强后劲、增动能,全力拓展有效投资新空间,实现投资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扩大投资总量。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50亿元,确保增长9%、力争11%,并实现“两个快于”,即快于同期GDP增速、快于全省面上投资增速。
——优化投资结构。力争制造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有明显提升、快于全市面上投资增速,分别达到12%和14%以上;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速快于全市面上投资增速;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保持65%以上,建安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高于省均。
——落实主体责任。压实各区县扩投资、抓项目的主体责任,各区县要根据明确的投资总量增长目标,结合全市投资结构增长目标,制定本地区投资结构优化目标。“2+8”平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原则上要快于全市和所属区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23年全市各区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安排
地区 | 吴兴区 | 南浔区 | 德清县 | 长兴县 | 安吉县 | 南太湖新区 | 长合区 |
确保目标 | 8% | 10% | 9% | 10% | 20% | 10% | 30% |
力争目标 | 10% | 12% | 11% | 12% | 22% | 12% | 35% |
——狠抓重大项目。编制实施2023年“十百千万”重大项目计划,全年滚动推进20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除房地产,下同),其中新建项目开工率一季度达30%、二季度达65%、三季度达85%、全年达100%;省重大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120%以上,高于省均。
二、加快重点领域投资
(一)加大制造业投资力度。深入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抓实抓细工业全域有机更新,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大平台、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加快推动吉利远程智芯三电系统、立讯精密、方正电机、三一装载机等制造业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投产。高水平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通过创新政策供给、迭代推进机制、强化标杆引领,鼓励企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加大技改投入,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0%。(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南太湖新区管委会、长合区管委会,以下除明确列出的,均需各区县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不再列出。)
(二)扩大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大力实施“1211”综合交通重大项目促开工行动,加快推进沪苏湖高铁、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杭德市域铁路、湖杭高速、苏台高速、东宗线四改三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杭宁高速市区联络线、德安高速、申苏浙皖高速拓宽工程等项目,加快合温高速、长广高速、杭湖锡线四改三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新一轮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太嘉河后续工程全面完工,安吉两库引水、环湖大堤后续主体基本建成,杭嘉湖北排通道后续工程(南浔段)等工程加快建设,南太湖新区启动区防洪排涝工程、东苕溪(德清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谋划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二期项目,推进长兴综合物流枢纽、安吉数字物流港等项目建设,加快打造现代供应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交通集团、市轨道交通中心)
(三)加快社会民生领域投资。积极推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建、市中医院迁建、第一人民医院红旗路院区改建等医疗领域项目建设,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改善医院设施条件。全面开工建设湖州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长兴校区、长东未来一中等项目,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和南太湖未来城、西塞科学谷、小梅山-长田漾片区等重点区块开发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创新跨区联动建设,全面提速城乡风貌样板区和未来社区建设。以未来社区理念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利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等空间,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城市“口袋公园”。完善住房体系建设,坚持租购并举、盘活存量,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建设局、市城市集团、市交通集团、市产业集团)
(四)大力促进民间投资。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常态化推介重大项目,创新民间投资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能源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强化融资协调服务,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升民间资本投资能力,促进民间投资合理增长,实现民间投资占比保持稳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
三、奋力推进项目攻坚
(一)强化项目谋划盯引。聚焦光伏、储能、氢能和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等领域,积极谋划一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民生项目。围绕八大新兴产业链,聚焦关键核心和“高精尖”领域,重视补齐短板弱项,全力招引一批标志性项目,力争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光电产业链取得新突破。全年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项目300个,其中八大新兴产业链项目占比达60%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
(二)强化项目前期推进。把握“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政策窗口,积极开展规划外项目前期,力争将合温高速湖州段、德安高速德清雷甸至舞阳段、长兴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新增至国家、省规划。各区县各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建立重点项目服务专员制度,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专员”。纳入国家和省市“十四五”规划的重大交通、水利、能源、社会事业等项目,2023年原则上必须全部开展前期工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统筹相关部门)
(三)强化项目建设提速。推进续建项目不停工,加快复工,对符合条件的早复工、早开工工业项目按规定兑现政策奖励。强化新建项目开工提速,在10亿元以上项目清单中筛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立市领导联系机制,压实各方工作责任,对提前开工项目给予“赛马”激励。(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统筹相关部门)
四、加强要素资源配置
(一)全力用好财政资金。强化工作协同,抓好专项债项目储备、发行和实施,开展专项债项目常态化储备。用足用好债务约束空间,尽量多争取专项债额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期,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老旧小区改造、社会事业等领域,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和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获得国家支持。同时,严格资金管理,加快项目建设和政府投资计划执行。(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
(二)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实施全市土地资源要素“蓄水池”制度,健全土地要素市级统筹精准配给机制,强化规划、用地、占补等三类指标的市级统筹管理。实行全市盘活挂钩指标提留10%纳入市级统筹管理,统筹跨省调剂增减挂钩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重点用于保障“2+8”平台急需建设的重大产业项目。建立全市耕地、水田、粮食产能等补充耕地指标区县调整置换机制,解决区县补充耕地结构性指标不平衡的矛盾。积极争取省重大产业项目预支奖励指标和省重点建设项目戴帽指标。(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
(三)做好金融服务保障。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畅通银企对接,争取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大力运用多业态金融资源,构建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探索建立重大项目金融顾问制度,全程参与项目谋划,协助做好运营模式、融资方式的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存量资产调查处理,摸清家底,完成台账建设;积极争取基础设施REITs试点,支持完善项目手续、办理产权证书、推进国有资产转让,对成功发行的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进一步加强金融工具项目谋划储备,做深前期,力争更多额度。(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
五、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一)建立例会推进机制。市主要领导每两月实地调研督查一次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季度召开一次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推进例会,常态化推进投资增长和项目建设。市政府分管领导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议,精准调度市“十百千万”和省重大项目推进情况、每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二)优化清单管理机制。对全市10亿元以上项目,按“谋划类、前期类、新建类、续建类”形成四张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主体,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推进。
(三)健全项目联系协调机制。完善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落实“六个一”项目管理制度(即1个项目、1名联系领导、1个责任单位、1个推进班子、1套工作方案、1名工作联系人),动态跟踪协调项目推进问题。
(四)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开展一季一“赛马”,对各部门和各区县扩大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实行“月度监测、季度通报、年度考核”,年度统筹400亩土地指标和100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奖励“赛马”激励区县。实施一季一督查,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联合发改、经信、统计等部门,对10亿元以上项目开展实地踏勘和督导,形成专题督查报告。实行一月一晾晒,在《湖州投资》或市级媒体晾晒投资数据和项目推进情况,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附件:1.2023年全市投资目标任务分解表
2.2023年十大工程投资任务表
附件1
2023年全市投资目标任务分解表
指标名称 | 年度目标 | 责任部门 | |
总量目标 |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0亿元,确保增长9%、力争11%,快于同期GDP增速、快于全省面上投资增速 | 市发展改革委 | |
结 构 目 标 | 制造业投资 | 快于全市面上投资增速,达到12% | 市经信局 |
高新技术 产业投资 | 快于全市面上投资增速,达到14%以上 | 市科技局 | |
交通、能源和 水利投资 | 快于全市面上投资增速 | 市交通运输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水利局 | |
其中:交通投资 | 快于全市面上投资增速 | 市交通运输局 | |
能源投资 | 快于全市面上投资增速 | 市发展改革委 | |
水利投资 | 保持稳定增长 | 市水利局 | |
民间投资占比 | 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保持65%以上 |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信局 | |
建安投资占比 | 建安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高于省均 | 市发展改革委 市建设局 | |
资源要素 | 用 地 | 争取省重大产业项目预支奖励指标 居全省前列 | 市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 |
专项债 | 力争2023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 全省占比超过GDP占比 | 市财政局 | |
用 能 | 力争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八大新兴产业链项目等新增能耗指标,完成省定能耗要素保障目标 | 市发展改革委 |
附件2
2023年十大工程投资任务表
十大工程 | 年度投资计划(亿元) | 责任部门 |
绿色低碳示范工程 | 92 | 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 |
“五谷丰登”引领工程 | 430 | 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产业创强提升工程 | 630 | 市经信局 |
“云上湖州”赋能工程 | 19 | 市大数据局、市经信局 |
交通枢纽打造工程 | 140 | 市交通运输局、市轨道 交通中心 |
未来城镇样板工程 | 180 | 市建设局 |
公共品质跃升工程 | 66 | 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 |
美丽乡村蝶变工程 | 60 | 市农业农村局 |
文旅高峰塑造工程 | 300 | 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2+8”平台能级跨越工程 | 1150 | 市发展改革委 |
备注:“五谷丰登”引领工程、产业创强提升工程和交通枢纽工程采用统计口径数(分别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和交通投资),其余工程为部门行业数(文旅高峰塑造工程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