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来到安吉县灵峰街道灵溪公园看到,早上5时30分已有10余位健身者在公园的智慧化健身步道上锻炼。家住城北的王博,每天驱车到这里来“打卡”。当天手机扫码后,他进入健身步道,开启6公里晨跑。
扫码后,小程序上会跳出王博的运动实时记录:跑步公里数、平均配速、消耗卡路里以及安全小贴士等。“这里还可以领取运动芯片,也有大屏幕,所有人的运动数据都会在上面显示,运动完成后自动生成排名。”王博说,“这里环境优美、设施智慧,许多人愿意来。最近,公园还有一些喜迎亚运的健身小活动,非常适合小朋友参与。”
近年来,“智慧体育”在美丽竹乡兴起。“‘智慧体育’是体育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种发展形式,它的出现全面提高了体育行业的服务水平与管理能力。”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何海军介绍,安吉重视智慧体育的发展,积极引导“体育+互联网”的新模式,百姓健身房、乡间健身步道、体育场馆等陆续搭上“数字便车”。
放眼竹乡,“智慧体育”随处可见。递铺街道文体中心受到群众热捧,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场地均可线上完成订场、信用支付和一键预约;老百姓在县内各游泳馆完成信息录入后,可通过二维码、人脸识别进入,便捷又高效;山川乡大里村的百姓健身房,不仅可以测体脂率,还能根据检测结果出具适合个人的“运动处方”。健身房结合AR技术,设置了部分和游戏相结合的健身项目,让老百姓健身娱乐两不误……
去年发布的《智慧体育场馆建设指南》制定了一套场馆智慧化建设的评估方法,固化形成了新型场馆运营和运维管理模式。“根据相关内容,我们对县体育中心(龙山馆)进行了智慧化升级,进一步提升运动爱好者的锻炼体验。”安吉县体育中心主任沙晟说,依托控制系统自动采集数据,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对场地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调整,保证运动时的舒适度,灯控系统可以对照明进行智能调节等。
“融入‘智慧体育’,我们正在加快形成全覆盖、均等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全民健身领域改革创新。”何海军说,当前,国家支持智慧体育发展,安吉县将引导体育行业加大科研创新力度,积极探索体育与“互联网+”融合的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