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期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公报  >  2023年政府公报  >  2023年5期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贯彻落实省体系化推进“十项重大工程”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7-17 09:38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湖州市贯彻落实省体系化推进“十项重大工程”工作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3日

 

湖州市贯彻落实省体系化推进

“十项重大工程”工作总体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体系化推进“十项重大工程”决策部署,积极融入全省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深刻认识到“十项重大工程”与“六个新湖州”内涵相融、逻辑相通,“十项重大工程”是推进“六个新湖州”建设的重要统领,“六个新湖州”是落实“十项重大工程”的具体载体和抓手,做到通盘考虑、融合推进,进一步掀起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热潮,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精彩湖州篇章,为全省推进“两个先行”作出湖州贡献。

  二、责任分工

  (一)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十百千万”工程

目标任务:围绕绿色低碳、“五谷丰登”、产业创强、“云上湖州”、交通枢纽、未来城镇、公共品质、美丽乡村、文旅高峰、“2+8”平台等十大领域,每年滚动推进百个重大项目、完成千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十四五”期间完成投资万亿元以上、2026—2027年完成5400亿元,实现总量稳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效益逐步提高。实施“四个一”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项目落地率、投资完成率和竣工率。强化服务保障,加大金融资源供给,精准向上对接,用好资源要素“蓄水池”机制,全方位、多角度保障重大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于同期GDP增速、快于全省增速。

人:吴智勇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改革办、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市金融办等。

(二)实施聚焦八大新兴产业链建设聚力打造湖州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

目标任务:聚焦“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主线,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重点围绕“4210”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打造八大新兴产业链,加快构建以绿色智造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到2027年,形成3个产值千亿级、5个产值百亿级产业集群,新兴产业集群产值突破6000亿元,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制造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3%,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0%。制定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市财政统筹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每年新增“品字标”企业30家以上。打造“微管家”服务模式,培育现代小微企业1400家。全市全年出让的土地总量中工业用地比例不低于40%,确保工业用地总量稳中有升。争取更多的产业项目纳入国家能源单列清单。

人:吴智勇

牵头单位:市经信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工商联等。

(三)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目标任务: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总载体,推进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长三角科创枢纽城市,到2027年,创新型城市全国排名进入前20位,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8%,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2%以上。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0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0家以上,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0%以上。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集成改革,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4.5件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200人年以上。

人:金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等。

(四)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百千”工程

目标任务:围绕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以提升产业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到2027年,高水平打造12个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总营业收入规模达到6000亿元;培育百亿级服务业领军企业10家以上;每年培育服务业标杆企业100家左右,实施服务业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培育高素质技术人才5000名,开展从业人员培训10万人次。集成政策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大金融资源供给,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优先保障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和服务业重大项目用地。

人:金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市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

(五)实施交通强市和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建设工程

目标任务:围绕交通强市建设,奋力攻坚“1211”综合交通重大项目促开工行动,集中推进铁、轨、高速、国道、省道、航道、港口等12项重点任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500亿元以上。加快构建“十字型”高速铁路网、“五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完善提升“六纵五横”干线公路网、“七干七支”内河航道网、“多级一体”综合枢纽网,到2027年,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铁、镇镇通高速,每个区县通3条以上高速公路,打造形成“369交通圈”,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市。围绕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建设,统筹推进能级保障、低碳治理、行业智治、融合发展“四个示范先行”工作,高质量创成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先行示范区,基本建成设施一流、生态智能、安全便捷、融合高效的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到2027年,千吨级航道里程达到240公里,全面实现三层集装箱船通江达海,港口吞吐量突破1.6亿吨,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20万标箱。聚焦交通强市和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建设出台扶持政策,市级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积极争取中央资金、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拓宽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保障交通重大项目和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建设用地。

人:王晓军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湖州海关、市交通集团、市轨道交通中心、湖州电力局等。

(六)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目标任务: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合理布局县城空间,加快提升城乡风貌,大幅提升承载能力,积极推动条件好、代表性强、潜力大的县城争创省级试点,全面夯实“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县域基础。到2027年,全市滚动推进县城承载能力提升领域的重点项目60个,完成投资额300亿元,项目总投资超500亿元;和美乡村建成率达到100%,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0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6;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建成全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绿色典范。

人:夏坚定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局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金融办、市体育局、市邮政管理局、湖州电力局等。

(七)实施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目标任务:科学编制市级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五年行动计划,高质量全面推进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廊道、水系、滨湖、山体要素,划定跨区县整治区21个,形成“一带双溪、两轴三片”的综合整治空间结构,打造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新范式。2023—2027年,全市计划总投资1000亿元,完成农户搬迁6万户,村庄建设用地复垦3万亩、腾退低效工业用地2万亩、垦造耕地5万亩、耕地功能恢复近30万亩、新增“百千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30万亩以上。勾绘“通道靓、水岸兴、湖滨美、田园韵、生态优”的美丽新湖州画卷,成为绿色共富、全域美丽的城乡融合示范样板。

人:王晓军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集团等。

(八)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

目标任务:有效整合文旅资源,促进文化产品提质升级,丰富文旅产业业态,深化休闲度假城市改革,完善文旅发展要素保障,“湖光山色、度假之州”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力争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27年,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4%。持续实施文旅高峰塑造工程,全市旅游项目投资规模超过2000亿元,确保项目累计实际投资1500亿元以上。

人:阮叶萍

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民宗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体育局、市城市集团等。

(九)实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

目标任务: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源稳定安全可靠供应、企业用能成本稳中有降,推进国能安吉梅溪2×9H燃机新建工程项目、川气东送二线安吉段、长兴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一批现代能源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广“源网荷储”分布式零碳智慧电厂项目。2023—2027年,新增能源领域投资100亿元以上。到2027年,全市电力总装机达到1391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8%以上(光伏装机容量累计达到360万千瓦以上),确保每个区县投产“源网荷储”分布式零碳智慧电厂项目4个以上,全市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6亿方。

人:吴智勇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市城市集团、市交通集团、市产业集团、湖州电力局等。

(十)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

目标任务:推进“幼有善育”,推动普惠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5.8个。推进“学有优教”,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96%以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覆盖率达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2.2%。推进“劳有所得”,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达到3000元/月左右。推进“病有良医”,争取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和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1个,实现三级综合医院县级全覆盖。推进“老有康养”,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参保全覆盖、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助餐配送餐村(社)覆盖率95%以上,每个区县至少1家县级医院建有安宁疗护病区,康养联合体镇街覆盖率达100%。推进“住有宜居”,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75万套(间),公租房在保家庭达到2.44万户,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到33.5%。推进“弱有众扶”,切实解决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问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年标准人均达到17000元,县级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全覆盖,“残疾人之家”覆盖率达100%。

人:夏坚定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市残联等。

  三、工作机制

按照一个专班推进、一套机制管理、一个平台调度的“三个一”模式,加快推进实施。

  (一)一个专班推进

建立“1+10”专班工作体系。总专班负责统筹推进“十项重大工程”,由吴智勇常务副市长担任总召集人,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统一话语体系、面上规定工作、材料报送、向上对接、协调重大问题。各工程专班由市政府相关领导担任召集人、市级主管单位牵头、相关责任单位配合,聚焦重点工作、突出问题、关键环节,实行专班专干、多跨协同、上下贯通、条抓块统、统分结合、形成合力,负责各个工程任务推进、晾晒指标和星级评定对接、信息和督查线索报送、先进发言及督查激励争取等工作。

  (二)一套机制管理

1.制定方案。2023年3月底前,“十项重大工程”分别制定五年实施方案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内容上要体现省里规定任务、融合“六个新湖州”的相应内容,明确年度、季度、月度目标任务、标志性成果,做到工作项目化、任务清单化、节点时间化。

2.动员部署。2023年3月底前,各工程结合条线重点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有序做好启动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路径和机制举措,抓好专项推进。

3.专班推进。建立“周盘点、月调度、季分析、年总结”的滚动推进机制,做到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高效完成目标。周盘点,即各工程牵头单位原则上每2周召开调度例会,研究破解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月调度,即各工程专班召集人每月结合“六个新湖州”调研,调度重点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对难以协调的问题,提交总专班召集人协调。季分析,即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听取“十项重大工程”推进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年总结,即每年总结“十项重大工程”推进情况,研究部署下一年工作。

4.表单管理。各工程专班围绕工作目标、重点任务、突出问题,制定主要指标进度表、重点任务进度表、问题销号进度表3张表单。主要指标进度表,围绕省各工程核心指标和我市个性指标,加强科学研判、日常监测,以关键量化指标压实责任、加快进度、促进落实。重点任务进度表,明确各主要任务的责任主体,清单化动态管理,高质量推动每项重大任务落实到位、执行到位。问题销号进度表,对推进困难的重大项目、重点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动态销号。

5.督导服务。坚持统筹督导,提高效率。市政府督查室结合“六个新湖州”建设,聚焦各工程推进中的具体问题和未按期完成的工作任务开展专题督查。借力借势省统一督导服务,积极反映解决难点、堵点和卡点问题,推动我市任务高效落实。

  (三)一个平台调度

充分利用省级“十项重大工程”总调度平台和各工程专项子平台,开展形势研判、工作调度、指标晾晒、督导考核、经验推广等工作。定期调度、发布各工程核心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及时总结各地各单位工作推进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争取最佳实践,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附件:1.湖州市贯彻落实省“十项重大工程”专班具体架构

2.十项重大工程”与“六个新湖州”建设协同推进

 责任表

附件1

 

湖州市贯彻落实省“十项重大工程”

专班具体架构

 

  一、总专班

总召集人:吴智勇

总专班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为徐卫勇。

二、“十项重大工程”专班

(一)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十百千万”工程工作专班

召集人:吴智勇

专班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为徐卫勇。

(二)实施聚焦八大新兴产业链建设聚力打造湖州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

召集人:吴智勇

专班设在市经信局,负责人为陆建卫。

(三)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工作专班

召集人:金          

专班设在市科技局,负责人为罗芳。

(四)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百千”工程工作专班

召集人:金          

专班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为徐卫勇。

(五)实施交通强市和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建设工程工作专班
    召集人:王晓军        

专班设在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为俞正。

(六)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工作专班

召集人:夏坚定

专班设在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为张云威。

(七)实施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工作专班

召集人:王晓军        

专班设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为沈国明。

(八)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工作专班

召集人:阮叶萍

专班设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为楼婷。

(九)实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工作专班

召集人:吴智勇

专班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为徐卫勇。

(十)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工作专班

召集人:夏坚定

专班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为徐卫勇。

 

 

 

附件2

 

“十项重大工程”与“六个新湖州”建设

协同推进责任表

 

序号

十项重大工程

召集人

牵头单位

负责人

六个

新湖州

牵头

领导

1

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十百千万”工程

吴智勇

市发展改革委

徐卫勇

实力

新湖州

吴智勇

2

实施聚焦八大新兴产业链建设聚力打造湖州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

吴智勇

市经信局

陆建卫

3

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百千”工程

 

市发展改革委

徐卫勇

4

实施“315”科技

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市科技局

 

活力

新湖州

徐仲仪

5

实施交通强市和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建设工程

王晓军

市交通运输局

 

6

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夏坚定

市农业农村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建设局

张云威

徐卫勇

忻忠华

品质

新湖州

吴智勇

7

实施跨乡镇土地

综合整治工程

王晓军

市自然资源

和规划局

沈国明

8

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

阮叶萍

市文化广电

旅游局

 

人文

新湖州

申中华

9

实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

吴智勇

市发展改革委

徐卫勇

美丽

新湖州

蔡旭昶

10

实施公共服务

“七优享”工程

夏坚定

市发展改革委

市教育局

市民政局

市人力社保局

市建设局

市卫生健康委

徐卫勇

金淦英

 

徐晓惠

忻忠华

饶如锋

幸福

新湖州

蔡旭昶

注:牵头单位为2个以上的,由排在第1位的负责牵头统筹推进。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监委机关,

湖州军分区,市法院,市检察院,各群众团体,各民主党派。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3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