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心 护航大局
在打造新青年吴兴中展现组工新担当新作为
——2023年吴兴组织工作纪实
时光不念过往,奋斗之路尤长。
过去一年,吴兴区组织系统在区委坚强领导和各单位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全国和省市区组织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面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坚持在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引才聚才上持续发力,为奔跑赶超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吴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历史的车轮,在砥砺奋进中滚滚向前;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徐徐铺开。回望2023年,吴兴区组织工作步履坚实,行稳致远:
这一年的步伐,走得很见神采。农村基层党建、公务员管理等工作4次得到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调研肯定。入选全市唯一、全省首批公务员分类考核试点单位,八里店镇潞村村、妙西镇妙山村承接全国农村党组织书记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培训示范班现场考察,城市党建经验做法在全国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研讨会上作交流,领军人才引育实现历史性突破。
这一年的步伐,走得很有力量。开展“领跑先锋”“奔跑之星”季度评选,选树在推进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区委八大专班等中心工作中实绩突出的集体15个、干部27名,以优先晋升职级等方式激励担当作为。创新“一城一产一赛”机制,赴全国10座产业高地城市举办10场选拔赛,以“产业链”牵动“人才链”,累计引进落地创业人才项目42个,同比增长300%以上。
这一年的步伐,走得很接地气。深化“强社惠民”集成改革,创新“强社合伙人”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整合优质资源,合作运营项目,累计落地未来食堂、惠民暖心坊等强社项目23个,为社区增收近150万元。承接全市深化家园支部功能型党组织建设试点,制定全市首个家园支部建设指导标准,组建家园医生、家园教师等志愿服务队伍32支,累计服务3000余人次。
以学思想为主线 在学思践悟中抓实主题教育
旗帜决定方向,思想凝聚力量。一年来,吴兴组织工作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务实的工作举措、严明的纪律作风一体推进五项重点举措、四大专项行动。
——在深学细悟中凝心铸魂。始终把学新思想作为主题主线,扎实开展“循迹溯源‘两山路’、学思践悟新思想”活动,举办区级领导班子读书班4期,专题研讨9次,推动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4259次,教育党员干部5万余人次。
——在调查研究中解题破难。区级领导干部围绕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改革攻坚、民生保障等中心工作,确定10个专题调研方向,“一人一课题”开展领衔调研,形成调研成果31项。延伸开展“基层调研月”活动,区四套班子集中一个月开展“蹲点式调研”,累计走访企业55家、服务项目48个,收集交办各类问题107个,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以“四不两直”方式逐镇逐街开展“过筛式督导”,现场看进度、找问题、提意见,“一镇一策”谋划发展良方。
——在推动发展中实干争先。聚焦“拼经济、抢发展”主题主线,树牢正确政绩观,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五个大抓”专项行动,推动新青年城市标志性项目等取得显著成效。广泛开展“感恩奋进、五比竞赛”系列活动,青年干部队伍精神风貌和战斗力显著提升。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迭代强村优社路径,积极开展“流动党员学堂”“先锋骑士进网格”“在职党员进社区”“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推动广大党员立岗争先。
——在检视整改中知短补短。聚焦调查研究、推动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等方面问题,梳理形成区级领导干部领办问题清单,对33个问题逐一明确整改举措和时限,按时整改到位。深入开展“政治检视、党性体检”工作,广泛推动基层党组织围绕执行上级组织决定、严格组织生活、联系服务群众等内容查问题、找短板,累计查摆问题1500余个,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以转作风为重点 在实践实战中塑造干部铁军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一年来,吴兴组织工作坚持以“一体系三机制”为总抓手,持续强基础、补短板、增活力,着力打造实干担当的吴兴铁军。
——系统性建强领导班子。树牢“四个坚持、八个不”用人导向,开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深入分析领导班子运行及干部表现,开展针对性人事调配。全年累计提拔任用干部79人,转任重要岗位14人,交流调整76人,领导干部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占比较上年提升4.3个百分点,新提任90后科级领导干部11人,领导班子功能结构不断优化。树牢实干实绩考核导向,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实现领导干部积分制考评全面承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为干部能上能下提供重要参考。树牢改革破题鲜明导向,变革重要岗位选配机制,将副科级国企副职和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长提级列入部管干部,累计选配4名副科级国企副职,对9名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长进行交流轮岗。
——整体性提升干部能力。坚持储备在先、培养在先、使用在先,持续健全完善年轻干部全周期培养机制。开展拓源储备行动,聚焦选调生、中层干部、优秀年轻干部等不同群体分层分类开展集中面谈,个性化定制成长路线,推动15名选调生二次择岗,31名中层干部跨岗位交流,6名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镇街团委书记岗位,夯实执政骨干力量储备。开展实践提能行动,集成干部实践锻炼渠道,择优选派230余名年轻干部参与区委巡察、选商引才、接访维稳、征地拆迁等中心工作,定期跟踪工作进展,搭建晾晒比拼舞台,推动干部在一线解决民生实事500余件,提升攻坚克难能力。
——全方位强化监督管理。以重大巡视问题整改为抓手,研究制定《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的实施意见》,强化纪检、组织、工商联、发改经信等11家部门联动监管,厘清政商交往边界,引导党员干部亲不逾矩、清而有为,相关做法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树优“实干”导向,加强年轻干部提任预审把关,对各单位中层干部提任的年龄、学历、专业等资格条件开展全方位把关、个性化指导,督促各单位党委(党组)制定年轻干部3年培养计划,2023年,全区30岁以下中层干部占比连续三年稳步提升。
以强基础为目标 在守根护脉中夯实战斗堡垒
欲茂其末,必深其根。一年来,吴兴组织工作坚持大抓基层,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迭代深化“双创双全”组织力大提升,推动基层党建整体过硬、全域提升。
——示范引领筑堡垒。深化“强村富民指数”成果运用,针对年度强村榜头部乡村,加大“红色根脉”强基示范创建力度,指导织里镇和14个村社创成全省首批示范乡镇、示范村社。组团帮扶后进村,建立“四个一”帮扶举措,在对症下药、靶向攻坚中推动后十位村实现整转提升。常态落实“月调度、季督导”机制,迭代优化滨湖溇港、丝潞寻源、山水妙境党建示范带3条,创成省级示范党群服务中心12个,全省首批村(社区)干部基层实践教学点2个,潞村村、妙山村承接全国农村党组织书记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培训示范班、全省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现场考察。
——群雁齐飞强队伍。抓实村社组织换届“回头看”,以“查班子看运转”等“四查四看”方式,全面检验219个村社党组织班子运行和工作推进情况,处置提醒不胜任、不称职村社干部44人。抓强村社干部队伍“学赛干”,出台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系列文件,实施村级后备干部“薪火”培育计划,以异地挂职锻炼、跨镇街交流、提级轮训等形式锻造过硬基层骨干112名,7名村社书记获评省市担当作为好支书。
——共富善治惠民生。聚焦强社惠民,构建“强社惠民指数”评价体系,针对性提升统合资源、强化治理能力,4个社区获评全省首批现代社区。实施强村富民集成改革,推行“片区抱团”“村企结对”等模式,因地制宜打造共富工坊151个,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6500名,月均增收超3300元,获评全省首批示范共富工坊2个,全省首批党建联建典型案例2个。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吸引大批红领新青年做热乡村经济新业态,助推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80万元。
——红色动力提效能。深化“一领域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建设,以上市企业、小微园区为突破口,新建提升6个党建示范点,吴兴美妆小镇党工委以“美美与共”党建品牌助力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荣获2023年度百佳园区党建品牌案例,小镇党群服务中心获评省级示范区域性两新党群服务中心。推行“底账排摸走在前、队伍选优走在前、重点整治走在前”三个“走在前”做法,全面排摸297个两新党组织的日常运行状况,撤并党组织8个,整改问题44项,调整不适宜书记人选3人,引导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23人,打好后进党组织整顿转化攻坚战。
以增活力为导向 在创新发展中打造人才高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年来,吴兴组织工作加快实施人才强区、创新强区首位战略,在引育留用上持续发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提升产才融合度。实施“1551”招才引智行动,推出“一城一产一赛”“六千引才”等载体,建立企业、技术、人才“三张清单”,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83%集中在物流装备、数字经济、新材料等产业链上,75%分布在上市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新组建人才产业集团,新设“人才合伙人”基金15支、规模10亿元。聚焦产业急需育才,久立特材研发的特种合金产品实现全球技术领先、“知识产权画像模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两项成果案例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栋梁铝业入选全省第二批、全市唯一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试点。
——增强人才聚合力。围绕建设“东部科创城”,签约华北电力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引进三一重工长三角研究院,揭牌暨芯研究院,启用新青年城市创新创业工场,打造“一城四点,全域创新”的科创空间。提升“两谷”创新极,签约落地产业链高科技大项目,西塞科学谷签约引进投资4亿元的数字经济头部企业鼎捷软件项目,阳山时尚谷签约落地投资1.2亿元的高端化妆品原料研发检测中心项目。对标“留创”新高地,建强创优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市区一体举办首届留创赛,挂牌成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国际园区,全面启用新青年服务中心。
——打好留才组合拳。新开工建设青春里新青年人才社区,建成后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形成集优质公寓、创业中心、文化娱乐、商业服务配套等资源于一体的人才综合服务体。制定出台“飞英项目”“产业教授”等引才留才新机制,遴选创业人才项目12个,推进22名高精尖创新人才到岗,居全市前列。打造“才安吴兴”服务品牌,组建创业辅导、金融指导、心理咨询等“彩虹人才服务团”,承办未来大会青年人才音乐节,累计开展人才相关活动200余场,服务人才1.5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