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集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更新政策集成  >  政策集成
市交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推进交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5-21 16:57 信息来源:湖州市交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字体:【


各区县人民政府: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湖州市推进交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湖州市交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5月21日


 


湖州市推进交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

 

推进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是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也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浙江省推进交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和《湖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全面推进全市交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工作部署,以推动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当下、系统谋划,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彰显特色、务求实效,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安全设施、施工机械、物流装备、公交设备、绿色创新三提升三示范行动,以大规模设备提质增效推进交通行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行业高端化、数字化、低碳化水平,为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二、主要目标

2027年,全市交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以上,基本形成技术标准领先、创新成果集聚、应用特色突出、安全保障有力的交通设施设备体系,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重点领域实现国际先行。

——数字赋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公路、水路传统基础

设施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安全增效,智慧高速公路里程达200公里,智慧航道里程达125公里,高速公路ETC使用率达80%以上,保持全省领先,力争示范通道通行效率提高20%,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

——绿色低碳水平进一步提升。依托湖州内河绿色航运廊道交通强国试点项目,探索形成绿色航道、绿色码头、绿色船舶、绿色环境四大标志性成果。打造新能源船舶运输示范航线,新增或更新新能源客货运船舶16艘以上。建成新能源汽车全生态综合保障体系,新增新能源货运车辆1000辆以上,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含网约车)占比均达100%,国四老旧营运货车全部淘汰,消纳谷电7亿度,降碳75万吨。

——共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对标最高、聚焦最好、锚定最优,加快提升基础设施通达性、公共交通设备便利性、交通产业发展带动性,农村公路通达深度、服务广度全面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率全省领先,建制村快递物流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构建形成服务普惠、便捷高效的农村出行服务体系。

——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工程、运输装备等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先进应急装备覆盖率大幅提升,应急响应处置效率进一步提高。新增或更新公路、水路应急抢险设备设施总量达500台(套)以上,高速公路救援平均到达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

——示范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为战略目标,以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为使命任务,不断提升交通绿色创新示范能力,构建全省首个地方绿色交通标准体系,争创全国首个政府采购支持公路绿色发展试点,创新实施信用+金融及贷款贴息政策,拓展融资租赁和集中采购模式。

三、重点任务

(一)基础设施智慧提升行动

1.加快重点区域公路路网数字化改造。重点在高速公路繁忙路段,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感知和监测设备、数据服务设备、发布设备等改造升级,积极应用北斗系统等新型技术,推进收费站通行效率提升、服务区区路车协同服务、隧道路段智慧化运行管控和应急车道动态开放等场景配套设备更新,全面提升重点区域路网运行服务能力和监测管理水平,繁忙国家高速公路100%实现数字化改造,区域路网通行能力扩容10%、效率提高20%、重大事故率降低10%

2.加快高等级内河航道网数字化改造。以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等为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升级。推动航道、港口、船闸等实现智慧扩容、安全增效,推进--协同联动、航道养护尺度动态发布、港航一张图等场景配套设备更新,提升船舶航行服务能力,增强船员船户获得感。到2027年,建成智慧航道125公里以上,覆盖全市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航道监控设施246套、卡口13套、AIS基站6套,全面提升航道感知能力。

(二)安全设施保障提升行动

3.加快公路应急专业化设备配置更新。不断升级公路安全应急设备,应急保障基地重点配备综合除雪破冰车、扫雪吹雪车、应急排水车等大型专业应急抢险设备和无人机、单兵通讯装备等高精尖设备,县级基地重点配备中小型专业应急抢险设备。开展公路重点桥隧动态安全监测系统建设,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增强行业安全监管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到2027年,新增或更新公路应急抢险设备设施总量达300台(套)以上。

4.加快水路应急专业化设备配置更新。不断升级水路安全应急设备,积极推动大马力拖轮、多功能救助船舶、应急清污设备等水上应急装备更新,鼓励提前更新临近使用年限的装备和物资,推进无人机等新设备、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在水上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到2027年,新增或更新水路应急抢险设备设施总量达200台(套)以上。

(三)施工机械迭代提升行动

5.推进交通工程机械更新。着力提升工程机械设备、车辆安全性能,大力推动老旧机械设备、车辆更新迭代和智能改造,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隧道智能建造试点。全面淘汰私自改装、故障率高等影响施工安全的老旧设备。推动大型机械设备、工程车辆加装倒车影像、语音报警、红外感应报警等智能安全防护装置和监控系统。到2027年,更新提升工程机械装备100台(套)以上,工程机械设备、车辆智能安全防护和监控系统安装率达90%以上。

6.推进港作机械更新。以自动化、数字化、自主化为主要方向,持续推进智能化码头建设,推进龙门吊、卸船机、起重机等港作机械设备更新换代,全面实现大型设备远控自动化,进一步提升自动生产作业集群化运行效率。到2027年,更新提升港作机械设备150套。

(四)物流装备降碳示范行动

7.加快新能源货车推广应用。加大新能源货车推广力度,鼓励企业新增或购置新能源货运配送车辆。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重点物流园区场站等建设充电设施,保障新能源货车高效运行和能源补给。探索在固定运输线路、港区内外等场景率先应用新能源重型货车。到2027年,新增新能源货运车辆1000辆、无人配送车120辆。

8.推动新能源内河货运船舶应用。全力创建湖州内河绿色航运廊道绿色低碳交通强国试点,推动纯电动内河货运船舶应用,加快64标箱新能源船舶设计、建造,实现示范航线商业化正常运营。开展固态氢能动力船舶研发,力争下水国内首艘千吨级固态氢动力运输船舶。推动配套设施布局及建设,满足新能源货运船舶充换电需求。探索新能源货运船舶优先靠离泊等激励措施,优先保障电力供应。到2027年,完成新能源船舶运输示范航线试点建设,商业化试运营10艘以上新能源货运船舶。

9.推动内河集装箱运输船舶规模化应用。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推动集装箱发展扶持政策及新购置48标箱及以上集装箱船舶补助政策,加大集装箱船舶优先过闸等政策落实力度。积极拓展适箱货源,推动大宗货物散改集。完善内河集装箱运输网络,推动外贸精品航线发展。到2027年,内河集装箱船舶运力达1.1万标箱,48标箱及以上集装箱船舶占比达80%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达120万标箱。

10.加快老旧营运车船淘汰。持续推动国四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建立国四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机制,鼓励企业提前淘汰更新,到2027年,淘汰国四老旧营运柴油货车760辆,国六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占比提升至20%;严格执行船舶强制报废制度,达到强制报废船龄的船舶按期退出航运市场,引导企业加大提前报废更新力度,到2027年,提前淘汰老旧内河营运货船250艘。

11.推进快递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支持和鼓励快递物流企业加快绿色低碳创新技术和智能设备应用,推动寄递企业因地制宜开展邮件快件处理中心智能化分拣设备、安检设备更新改造工作。支持寄递企业淘汰更新一批运输和末端配送车辆。鼓励相关企业开展新能源快递无人配送智能调度、全方位监控及云管理等技术研发。到2027年,新建大型智能化设备6套,更新改造快递配送设备200台以上。

(五)公共交通设备示范行动

12.加快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按照分类分步、兼顾绿色和安全原则,积极推广小型化、定制化城市公交车辆。根据整车生命周期和三电技术耦合能力,在确保安全适用情况下,分步更新电动公交车动力蓄电池。到2027年,新增或更新纯电动公交车60辆、无人公交车30辆,完成80辆电动公交车动力蓄电池更新。

13.加快客运船舶新能源化更新改造。参照《浙江省内河船舶直流配电板检验指南》,加快推进内河客运船舶新能源化。按照造型美观、技术先进、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的原则,优化客运船舶动力结构。到2027年,内河新能源客船占比达75%以上。

14.推动出租车新能源化和驾培车辆更新。落实新一轮新能源出租车推广鼓励政策,加快引导和鼓励新能源出租车推广应用。引导企业购置机器人教练车及新能源教练车。到2027年,新增或更新新能源出租车(含网约车)1600辆,新能源出租车(含网约车)占比达100%。国六排放标准驾培教练车占比90%以上,新增或更新机器人教练车及新能源教练车300辆。

(六)绿色发展创新示范行动

15.构建绿色交通标准体系。发布全省首个地方绿色交通标准体系,搭建六大领域标准体系框架,涵盖现有标准及新制定标准共计300余项。创新推出湖州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集数据、综合调查等方法测评获得湖州绿色交通综合指数。提升总结湖州市绿色交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形成《湖州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测评分析报告》。

16.推动政府采购支持公路绿色发展。积极争创政府采购支持公路绿色低碳发展全国试点,充分运用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实施公路领域渣土车、拌合楼等绿色装备产品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政策,到2027年,同类产品采购比率达85%以上。

17.实施行业信用赋能及贷款贴息政策。通过运用交通运输行业信用评级结果与金融服务有机结合,给予社会主体最低可至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65个基点优惠。同时,通过统筹农村客运和城市交通发展中央财政补贴、交通碳达峰省级补助、市物流发展专项等财政资金,对符合行业内更新要求的新能源车船给予贴息补助,不断提升交通领域设备更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到2027年,拟统筹安排财政资金400万元用于贴息补助,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约16亿元。

18.拓展交通行业融资租赁模式。发展建立城市配送车辆、交通物流车辆新能源化更新融资租赁合作模式,着力破解车辆更新购置成本高、生命周期保障差、旧车无便捷回收渠道等痛点。统筹布局湖州航区船用充换电配套场地建设,开拓新能源船舶电池租赁市场,带动船电分离业态模式。到2027年,通过融资租赁合作模式推动交通物流车辆更新800辆。

19.推行交通行业集中采购模式。建立政府指导、行业推动、协会牵头、市场运作工作机制,发挥协会桥梁纽带和行业自治作用,通过竞价磋商、车型推荐等方式组织行业集采,积极争取设备更新价格、质保、服务等优惠政策,有效降低出租车、教练车、城市配送车等采购成本。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交通运输局成立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各单位、各区县交通(运输)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本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各区县要参照市局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具体任务,及时跟踪进度,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

(二)强化政策支持。统筹加强财政资金支持,积极发挥资金撬动作用。加强与交通运输厅、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部门沟通对接,积极争取省、市预算内资金、再贷款等资金支持。统筹现有农村客运和城市交通发展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交通碳达峰省级补助资金等,重点支持新能源车船推广、老旧车船淘汰、集装箱船舶发展等领域的设备更新工作。

(三)强化宣传引导。综合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类宣传媒体,深入开展交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宣传引导。积极总结推广交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的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工作制度,为各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提供交通样本。

 (四)强化责任考核。对交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加强跟踪督办,重大问题实行清单化闭环管理。依托省赛马激励、揭榜挂帅等推动机制,鼓励各区县、相关企业主体主动参与,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和创新性做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