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市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索引号: | E95417299-1/2024-00412 | 成文日期: | 2024-08-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人民政府 |
2024年湖州市市级单位政务公开工作计分细则
序号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考评要点 | 评估内容 |
1 | 主动公开(40) | 基础信息公开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本部门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集中规范公开和动态更新情况。 | A.集中统一公开本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 |
2 | 机构职能信息 | 政府门户网站及时、规范、集中公开机关职能、机构设置、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方式、负责人姓名等信息的情况,联系方式是否通畅。 | A.是否公开机关职能、机构设置(含内设机构)、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方式、负责人姓名等机构信息; | ||
3 | 财政信息 | 政府门户网站及时、规范、集中公开本部门财政预算、财政决算的情况。 | A.本部门是否集中公开财政预算、财政决算; | ||
4 | 规划信息 | 本部门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及历史规划归集整理公开情况。 | A.是否设置规划专栏; | ||
5 | 行政许可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信息 | 公开行政许可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的依据、条件、程序以及办理结果的情况。 | A.是否公开行政许可(含审批、核准、备案等)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信息(包括办理依据、申报条件、程序、申请材料、联系方式等要素); | ||
6 | 处罚强制信息 | 公开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依据、条件、程序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的情况,公开行政执法统计年报情况。 | A.是否公开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依据、条件、程序; | ||
7 |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 集中公开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情况,建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 A.是否公开2023年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年度总体情况。 | ||
8 | 有序推进公众参与 | 重大行政决策预公开 | 开展政策意见征集的情况,包括及时、规范、集中公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文件草案、草案解读和意见征集结果的情况。 | A.是否公开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目录是否包含决策事项名称、承办单位、法律政策依据、履行程序要求、计划完成时间等要素; | |
9 | 行政规范性文件意见征集 | 各单位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意见征集情况。 | A.2024年行政规范性文件意见征集过程中是否明确提出意见的方式、反馈时间、通信地址及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事项; | ||
10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 | 设置专题或专栏按照全生命周期全面公开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方面内容信息。 | A.设置专题或专栏; B.按项目全生命周期公开; | |
11 | 公共资源配置 | 房屋征收与补偿信息公开情况。 | A.是否公开征收补偿方案; | ||
12 | 食品药品监管 |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及时、规范、集中公开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的情况,如食品药品监管基层政务公开标准、食品生产监督检查、食品安全抽检、药品零售经营监督检查、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等信息。 | A.是否设置专栏或专题集中公开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的情况; | ||
13 | 稳岗就业 |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及时、规范、集中公开稳岗就业信息的情况,如就业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就业政策、职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等信息。 | A.是否设置专栏或专题集中公开稳岗就业信息的情况; | ||
14 | 养老服务 |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及时、规范、集中公开养老服务信息的情况,如养老服务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扶持政策措施、行业管理等信息。 | A.是否设置专栏或专题集中公开养老服务信息的情况; | ||
15 | 社会救助 | 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的前提下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及时、规范、集中公开社会救助信息的情况,如社会救助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救助政策、救助申报信息、救助对象名单、金额及救助事由等信息。 | A.是否设置专栏或专题集中公开社会救助信息的情况; | ||
16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 | 设置专题或专栏集中公开教育、卫生健康、供水供电供气、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企事业单位相关信息。 | A.是否设置专题或专栏集中公开企事业单位信息; | ||
17 | 审慎公开 | 各单位是否存在泄漏个人隐私的情形。 | A.网站内容是否存在个人隐私泄漏情况,包括行政许可、处罚结果中泄漏个人隐私,以及其他信息中的隐私泄漏。 | ||
18 | 各单位是否存在公开敏感信息、法律法规不予公开的信息。 | A.政府网站是否存在敏感信息泄漏情况,是否公开法律法规不予公开的信息。 | |||
19 | 各单位是否做好信息的清理,谨防数据汇聚产生的泄密风险。 | A.对于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在互联网上公开满5年的,是否从互联网上撤下; | |||
20 | 依申请公开(15) | 申请接收渠道 | 各单位依申请接收渠道是否畅通,是否按时答复。 | A.是否明确依申请接收渠道; | |
21 | 政府信息公开投诉情况 | 各单位是否存在政府信息公开投诉问题。 | A.是否存在政府信息公开投诉问题并查实的。 | ||
22 |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 各单位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纠错和行政诉讼败诉情况。 | A.政府信息公开中行政复议纠错率和行政诉讼败诉率。 | ||
23 | 解读回应(18) | 重大政策发布解读 | 政策解读数量及关联性 |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否配套政策解读并关联发布。 | A.行政规范性文件配套政策解读; |
24 | 解读内容规范性 | 开展政策解读质量情况,是否提供实质性解读,内容是否丰富、方便公众理解,政策解读中咨询渠道是否通畅。 | A.政策解读内容主要包括政策文件出台的背景依据、主要内容和政策举措、适用对象,以及注意事项、关键词解释、新旧政策差异、解读机关(解读人、咨询方式)等; | ||
25 | 解读功能方式 | 围绕惠民利企政策落地实施,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政策宣传解读,是否通过新闻发布、政策吹风、接收访谈等形式开展解读,是否发挥政策参与制定者和熟悉有关业务专家学者作用,是否加强政策的二次传播。 | A.解读方式是否多样,运用新闻发布、政策吹风、接受访谈和媒体采访、发表文章、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卡通动漫等多种形式; | ||
26 | 回应关切 | 政府门户网站提供政策咨询互动功能的可用性、便捷性情况、质量情况、答复及时性情况,针对社会热点是否及时回应。 | A.考察是否设置互动功能平台入口; | ||
27 | 政务舆情 | 围绕政府信息发布过程中是否产生政务舆情,针对政务舆情处理回应情况进行考察。 | A.是否因为政府信息发布不当产生较大舆情; | ||
28 | 公开渠道(15) | 政府网站 | 政府门户网站主要页面、栏目的设置及更新维护情况。 | A.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栏目设置是否齐全(包含“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
29 | 政务新媒体 | 政务新媒体规范运营情况,包括内容更新和功能可用性情况,是否存在安全泄密事故、严重表述错误等问题。 | A.本部门已开通的政务新媒体平台是否保持至少每2周更新; | ||
30 | 渠道覆盖 | 信息公开指南中明确提供政府信息获取渠道,包括政府网站的网址、政务新媒体的账号、政府信息查阅场所的地址等。 | A.在信息公开指南中明确提供政府信息获取渠道,包括政府网站的网址、政务新媒体的账号、政府信息查阅场所的地址等。 | ||
31 | 重点任务(12) | 监督保障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要素是否齐全,是否列明答复补正要求、信息处理费的收费要求和标准、政府信息分类及获取方式、申请接收渠道及使用注意事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等信息。 | A.是否更新依申请公开答复时限、补正要求(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内容不明确的,行政机关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说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 |
32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评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的格式内容规范性、准确性,按时发布情况,集中发布情况。 | A.发布时间是否及时:是否在1月31日前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
33 | 激励约束指标 | 经验做法 | 本部门政务公开亮点打造情况。 | A.被浙江省“政务公开在浙里”选用; | |
34 | 工作评价 | 本部门政务公开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