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两会动态

忙趁东风起劲帆——代表委员热议努力打造“双循环”长三角重要战略支点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发布时间:2025-01-22 08:50

  伴随着沪苏湖高铁的开通,2025年成为湖州全面接轨大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首启之年。
  细读政府工作报告,“长三角”出现了12次,围绕它的表述振奋人心:“长三角一体化是湖州最大的机遇。必须以主角的姿态、主力的担当,深度谋划和加力推进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内激活力、外借助力,加快推动湖州跨越式发展。”“推动内需外需共同发力,努力打造‘双循环’长三角重要战略支点。”
  “抓住这波‘泼天的流量’。”“把高铁途经地变成目的地。”“承接更多优质项目。”……会场内外,代表委员们的发言流露出殷殷期盼、勃勃雄心。
  内畅外联,锻造交通硬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交通大畅联促进开放大提升,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枢纽城市,聚力打造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
  湖杭高速建成投用,浙北高等级集装箱航道全面贯通;沪苏湖高铁如期建成通车,实现全部区县通高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内容,让大家深感长三角一体化已经近在身边。
  市政协委员、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燕对于沪苏湖高铁的开通无比振奋,“这对湖州是‘泼天的机遇’,大动脉的打通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加快交通基础项目建设,实现多元化的交通衔接,抓住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契机”。
  “2025年我们将抢抓‘十五五’规划编制机遇,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位规划,打造远近结合、内畅外联的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周燕说。
  政府工作报告里“启动‘电化运河’项目,打造长三角高端绿色智能内河船舶总装建造基地”的表述,深得市人大代表、浙江兴一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胥爱良的认同。“我做内河物流已有20多年了,过去沿着长湖申航道直达上海运输,如今湖州内河运输领先发展,让我们有了更多发展机遇。”胥爱良认为,提高物流效率既能为湖州制造业企业节省物流成本,也能实现更好的对外开放。
  全面融入,下好产业先手棋
  “充分发挥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以及G60科创走廊等战略叠加优势,实施交通共联、产业共链、人才共育、科技共策、文旅共兴、民生共享六大工程,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全力推进沪湖同城提速。”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段表述,在代表委员中引发热议。
  近年来,吉利在长兴的投资涵盖了乘用车、变速器四大项目,还吸引了一系列配套企业集聚。市政协委员,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吉利长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志远曾在上海工作多年。他提出,既要学习上海的全球市场理念、开拓创新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还要提升分工协作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实现竞合发展。
  “随着湖州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我们也将迎来新发展机遇。”市人大代表、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部长林暖表示,企业产品的供应商主要在长三角区域,后续将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并将科技创新合作从省内扩展到长三角其他高校和院所。
  “推动湖州产业集群发展,我建议要将湖州的优势产业成群成链做得更大更强,另一方面加快引进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下好产业‘先手棋’。”她说。
  提振消费,创造更多目的地
  “双循环”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是内需外需共同发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提振消费、拓展出口,统筹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演艺赛事经济、冰雪经济,积极促进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去年,我市千方百计稳外贸促消费,预计生产型企业出口增长9.5% 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9%。
  “这些年来湖州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绿水青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市政协委员、安吉县报福镇简爱民宿业主陈南通说,如今他们民宿的游客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地域化的旅游产品。他建议,湖州要打造一批拿得出手的地域文化旅游产品,多在有特色的“点”上发力,创造更多消费的“目的地”。
  市人大代表,南太湖新区凤凰街道金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成洁今年走访了我市多地,了解汽车消费的相关情况。她提出,要利用好国家、省、市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等领域的政策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以旧换新”政策,鼓励推动各大车商根据实际情况,叠加出台补贴政策。“提振消费,既要企业做优产品,也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她说。
  ……
  会场内外,代表委员对湖州未来的期待道不完,机遇需要紧握,实干方能远航。当下,湖州正加快从“地理中心”向发展高地转变,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一颗新星。

主办方:湖州市人民政府 地址:湖州市仁皇山路666号 政府阳光热线:0572-12345
浙公网安备33050002000102号 浙ICP备05051884号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5 技术支持:湖州市数据局 技术支持:0572-239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