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向两会报告

双林镇:加速融入主城区 打造中部新高地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发布时间:2025-01-23 09:30

(图为双林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成功获评省级文明村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进至188位……回望2024年,南浔区双林镇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精彩答卷。
  变得更好,是新年永恒不变的期望。2025年,双林镇将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落实落细南浔区委“5912”工作体系和“两翼北进”战略部署,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历史性机遇,坚定方向、走稳步子,以工业园区、古镇景区、农文旅片区为主战场,以工业、城镇、农村三大有机更新为着力点,全力推进经济增长、古镇出圈、乡村共富。
  育生态  串联产业向新发展
  走上坡路,道阻且长是必然。“难”,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外部环境压力的传导、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以及空间格局重塑的挑战。
  连日来,位于南浔区双林镇的浙江技鸣电工器材有限公司车间内,几十台“方疙瘩”一字排开,一条条细线随着机器的运转有序成型。企业通过生产智能化支撑系统的建设,一名工作人员目前可以同时管控20多台设备。
  “以往我们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等无法同步,这是硬伤,通过生产智能化支撑系统的建设,如今,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都有所提升。”浙江技鸣电工器材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刘铁山介绍,目前企业设备联网率达100%,满足了工厂级的数字化基础建设的要求,下一步,企业的终极目标是真正实现“未来工厂”的建设。
  眼下,双林镇制造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脚步越走越快。去年,该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推进工业有机更新,完成高耗低效企业整治提升25家,实施老旧厂房改造项目7个、竣工投产1个。
  持续强化经济发展的韧性与后劲,离不开创新引领和项目支撑。该镇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完成固投3亿元以上项目签约4个,备案4个;完成项目开工9个,竣工5个;认定市级工业大好高项目5个,完成达产换证项目5个。加速培育市“南太湖精英计划”产业园,引进创业企业10家、高层次创新人才3名,认定市级“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7个。举办南浔区首个镇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
  项目落户,政府的服务能力是项目推进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帮办人员将‘四本证书’直接送到项目现场,一天内同时拿到了开工的四证。”日前,莱思自动化控制技术(浙江)有限公司年产10万套智能控制类调节阀项目现场负责人陈松年说。莱思自动化项目是双林镇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总投3.31亿元,达产后可年产10万套智能控制类调节阀。为加快项目推进,双林镇园区办的帮办团队多次主动上门服务,促成项目“四证齐发”,竞得土地后3天内,该企业就取得项目四证,进入紧张有序的桩基工程实施阶段。
  作为老牌工业重镇,起步2025年,双林镇的新一轮“作战”计划,正在有序推进:聚焦市八大新兴产业链,瞄准特种合金材料赛道,链出发展新动能,全年力争完成3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签约5个,加快推进双林新型智造产业园基础配套项目,盘活闲置厂房5万平方米以上……
  融文旅  创新机制赋能乡村振兴
  “回归大自然,享受原生态”,这是眼下双林镇箍桶兜村的发展定位。
  去年,该村以研学为纽带,搭建起城市与乡村的发展桥梁,依托村内建有的小龙虾垂钓中心、研学种植大棚、稻渔共生研学馆等研学实践基地,为孩子们打造户外农耕文化的体验平台,共吸引近5万人次赶赴乡村。箍桶兜村还获评省3A级景区村庄。
  美丽乡村,如何让更多人看见?双林镇的答案是:一年四季,皆有乐趣。
  循着农文旅融合深入推进的脚步,双林镇依托自然与发展禀赋,将“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串联,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打造“四季有景”休闲旅游精品。如今,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过去一年,双林镇加速推进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南部“莫上花开”样板片区建设,开元芳草地研学中心和智农共享中心顺利结顶,游客服务中心完成装修,浙农农事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文旅点位,共富渔场和田心里乡创基地竣工运营,华桥古村享老大楼、水乡营地等项目稳步推进。
  在双林镇乡村,青年入乡发挥所长,在小桥流水、田园牧歌中植入新业态,激发乡村活力。
  冬日阳光照射下,渔场波光潋滟。“区别于传统鱼塘养殖‘全凭经验、水质全靠看’的方式,我目前做的一方面是降低养殖成本、控制养殖风险,另一方面是通过技术,尽量避免抗生素使用,养出更健康的鱼。”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的水产硕士王凌宇说。去年4月,王凌宇成立了浙一渔业(湖州)有限公司,运营双林镇共富渔场项目,计划引进全雄鲈鱼、全雄马口鱼等新品种,建立标准化健康养殖标准及开展稻渔模式新探索。截至目前,该渔场已完成销售额180万元。
  去年,该镇培育农创客46人、农创客团队5个,推动新技术、新理念加速涌进乡村,赋能乡村振兴。
  守家底  古镇复兴蝶变聚势
  青砖汉瓦沐时雨,里巷门楣复古风。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最江南”的文化符号——双林古镇,它们既是江南文化的守护者,更是古镇居民幸福生活的承载者。
  在大观茶楼里品一杯香茗,在双林三桥畔感受古镇静谧……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双林镇已然成为春节出游的热门地。
  去年,该镇紧紧围绕“一体一环一带”空间布局,加快打造虹桥弄—金锁河—塘桥弄特色街区,完成三桥两岸铺装和古镇灯光亮化。完成庆苑公园、分水墩、科学家林3处公园绿地空间改造工作。“凤凰小镇”项目在全省乡村旅游“五创”行动主题活动上进行签约,系全市唯一。
  古镇文脉是双林瑰宝之一。该镇推进古镇文化街区建设,完成沈子槎故居、沈炳麟纪念馆和墨河画苑等14个项目的改造提升。深耕名人文化和历史资源,成立双林镇文史研究会。丰富文化形式,成功举办第三届绫绢文化艺术节、戏曲文化节、面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双林绫绢厂入选省级非遗工坊,周文清艺术馆入选省级乡村博物馆。
  如今,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相会,文化与产业在这里交融。聚焦“文旅+电商+培训”新模式,引进新媒体,运营青创基地,着力打造双林特色绫绢丝绸文化传播样板空间。与未来和美乡村、东阳鸣禾等影视公司签约,合作拍摄影视作品23部。新增文化产业规上企业2家,小隐园等4家业态实现运营。
  充满张力的经济韧劲、厚重的历史文化、活跃的文旅市场、升腾的夜市烟火,洁净的城市环境,这些成为双林镇又一张亮丽名片。行走在双林镇城乡,一步一景,令人心旷神怡。
  新春更有新盼头。双林,更多风景值得期待。

主办方:湖州市人民政府 地址:湖州市仁皇山路666号 政府阳光热线:0572-12345
浙公网安备33050002000102号 浙ICP备05051884号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5 技术支持:湖州市数据局 技术支持:0572-239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