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湖州市第二中学 | 法定代表人 | 郑璐 |
住所 | 湖州市学士路2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0511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10511.03 | 期末数(万元) | 9955.74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004711710091 | 举办单位 | 湖州市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湖州市第二中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师生”为核心职责,聚焦“党建赋能激活力”主题,坚持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深度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因工作需要,我单位设置内设机构6个,分别为党务办公室、校务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2024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获评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浙江省第一批中小学阅读引领学校、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学校、浙江省“平安单位”暨“智安单位”等国家级、省级荣誉。(一)党建工作:提升党建引领力1.筑基固本,锚定奋进航向一是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指引。学校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等,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构建“班子领学、支部比学、青年共学、实践研学”四学范式,党组织书记、支部书记、青年党员等共开设微党课27节,覆盖全体党员及业余党校、团校学生442人。同时,组织党员赴湖州清廉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拒腐防变能力。本年度,学校廉洁教育案例《五维“廉”动,涵养“清廉活水”》入选省廉洁教育优秀工作案例。二是强化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分类细化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共110项议事决策事项清单,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主题观影、“庆国庆扬教育家精神守初心做时代大先生”等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落实落地。三是强化“大思政课”育人质效。学校把思政课作为“第一课程”,通过宣讲、研学、志愿服务等创新思政课形式,用好学雷锋义卖、清明祭英烈、红歌会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同时,依托课程、课堂、课题三个载体,推动大思政课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上齐头并进。本年度,1人入选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名单,学校在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优秀建设案例中获一等奖,1人入选第二届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1人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示范“金课”一等奖,2人分获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优秀教学案例二、三等奖。2.立德树人,写好育人答卷一是往深钻研,助力教育教学提升。学校聚焦学为中心,落实学科素养,优化教学和评价方式,通过集体备课、自编学案、青蓝工程等,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本年度,学校成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优秀生源基地。在五大类学科竞赛中,2人次获全国二等奖,7人次获全国三等奖。在2024届高考中,高三年级取得全年最好成绩,圆满完成市教育局要求。2名高二学生提前被西湖大学录取。二是往新探索,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立足原有基础,以凝聚合力、拓宽资源、优化体系等方式,持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年度,依托全省首家“院士科普基地”,陈旭、许志琴、杨经绥、孙学良等院士来校开设“倾听精英的声音”系列讲座,学校与常山一中开展科普讲座线上联动活动。同时,与浙大城市学院合作的第二届星苗班正式启动。在科创精神和大中合作的引领下,3人获市青少年科创大赛一等奖,20人次在市级及以上科创类相关赛事中获奖,其中,国家一等奖1项,银奖3项。三是往高攀登,助力多元素养发展。学校完善五育融合育人机制,深入推进“1+N”学生综合素养工程,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本年度,学校成为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首批基地校并获评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模拟政协社团在省青少年模拟政协展示活动中喜获大满贯,再度包揽四项大奖;乒乓球队在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包揽男单、女单、女双等多项冠军,连续12年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女足获市校园足球联赛高中段女子组一等奖第一名;校龙舟队在首届国际名校生态赛舟会暨2024中国名校水上运动公开赛中获200M直道竞速赛高中组一等奖;定向队获市中小学生定向运动比赛团体一等奖。同时,组织学生赴姊妹学校香港灵粮堂刘梅轩学校研学,助力学子成就开阔的人生格局。3.师生至上,优化校园生态一是民主管理映初心。为推动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引导教职工在各自岗位建功立业、服务发展,学校召开第十二届工会代表大会暨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二届工会委员会,拓宽教职工民主参与渠道,持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二是设施升级显匠心。学校不断优化教学育人环境,积极推进校园基础设施提质扩容,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本年度,大食堂竣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获评建设工程飞英杯奖,目前正在申请钱江杯奖;小食堂被评定为A级餐饮单位并被市场监管局评定为“品质食堂”(市属学校唯一);完成寝室楼1-4号楼的消防改造和6号楼的维修改造,极大提升学生住宿条件;新建20个汽车充电桩,改造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升级校园监控系统并首次使用人脸识别系统,为校园安全提供全面保障。三是人文关怀暖人心。工会把服务师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让教职工感受“家”的温暖。本年度,开展结婚、生育、生病等慰问31人次;组织妇女节、教师节系列庆祝活动,凝聚奋进力量;开展教师趣味运动会,组织教师参加市教职工才艺大赛暨首届“米兰之星”评选活动,1人获二等级,1人获三等奖。湖州二中职工之家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学校工会荣获市直教育系统2023年度工会工作考核一等奖。同时,广大校友心系母校发展,回校设立恒毅奖学金、飞英风尚奖学金、“苗圃”奖学金、华善奖教金,不断提升师生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二)人才工作:激发人才内驱力学校党委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分类分层推进名师队伍、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1.培育党员名师领头雁切实发挥“头雁”效应,推进党员名师在教学教研、服务师生等方面作表率,以党员带全员,以名师育名师。江旭峰、彭海明、黄锁伟等7位党员名师以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依托,开展研讨、交流、经验分享57次。同时,党员名师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彰显,本年度,1人获评正高级教师,1人获评市教学明星,2人入选市“南太湖精英计划”。2.锻造干部队伍先锋队学校党委对年轻干部成长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帮助后备力量找准定位、适应角色、加快成长。学校举行首期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结业仪式,17名后备干部顺利结业,7人获评优秀学员。1人被提拔为STEAM中心负责人,1人被提拔为信息中心主任,1人赴新加坡研修,2人被提拔为年级组长(副组长)。3.打造教师队伍主力军学校以“走出去学、带回来研、请进来教、沉下心悟”为路径,聚焦教学和育人两大主线,开展选题命题素养提升培训、备课组经验交流、班主任“博约”论坛等活动,多维度促进教师成长。本年度,历史组获评省优秀教研组;6人获省、市级荣誉称号,2人入选2023年浙派名师培养对象,11项课题在省市级优秀课题成果评比中获奖,50余篇论文在各类教育教学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近60人次开设省市级公开课或参与优质课评比,其中1人获省一等奖,130余人次在其他各级教育教学比武中获奖。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理论学习深度有待提高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学习方法单一,主要依赖集中学习、阅读文件等传统方式,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二)支部品牌特色有待彰显各支部参与支部特色品牌创建的积极性、参与度较高,但存在品牌定位不明确,品牌作用的规划性、针对性、持续性不够等问题。(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待提升部分党员进取意识淡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还亟待提高,在服务师生、推动学校发展方面的先锋意识和担当精神有待进一步增强。(四)发展党员工作有待加强部分支部党员发展工作较缓慢,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不足,连续几年发展党员空缺,党员队伍结构也不够合理,年龄、学历、职称的分布均衡性有待优化。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推进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化“第一议题”制度,丰富理论学习的形式,推动学习向深处挖掘、向实处着力。(二)推动品牌建设走深走实加强统筹规划,做好创牌工作的谋篇布局,在支部学科构成及特色元素的基础上找准定位,寻求突破。将支部特色品牌的打造、升华与推动教学育人、服务师生群众结合起来,凸显品牌价值。(三)推动自觉担当见行见效通过名师和先锋模范领航,激发党员为民情怀和争先意识,根据党员自身特长优势,以“亮身份、设岗位、当先锋”活动,推动党员担当实干。同时,完善激励机制,旗帜鲜明地鼓励党员干事创业。(四)推动党员发展从严从紧开展“书记项目”工程,重视党员传帮带工作,变“自然成长”为积极培养,努力把思想进步、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一线教职工吸引到党组织中来。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情况一:2024年1月12日开办资金由5569.40万元更改为10511万元。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