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湖州市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0
16:47
信息来源:事业登记系统
字体:【大
中
小】
单位名称 | 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湖州市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汪小东 |
住所 | 湖州市仁皇山新区安吉路299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293.04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6016.61 | 期末数(万元) | 6031.82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纤维质量公证检验和复验工作;承担计量监督、纤维及纤维制品质量监管、突发性计量和公共质量事件应对、缺陷产品技术评价等技术支撑工作;开展科学技术与检验检测设备研究;负责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运行等技术管理。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007384481003 | 举办单位 | 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设办公室、质量科技管理部等7个内设科室,在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抓重点靶向发力,服务产业更“优”一是聚焦提能升级,助推物流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省物流装备产业计量中心吴兴实验室,在520世界计量日活动上发布湖州市智能物流装备产业计量体系分析报告和能力清单,发起产业计量测试联盟,现代物流装备产业计量能力提升项目获得省局立项。2024年走访调研高新区物流装备企业70家,开放吴兴实验室300余人次,服务企业400余家,服务时长超1500小时,解决企业计量难题10个,形成服务案例3个。二是聚焦融合发展,深化茧丝国家中心全国影响力。充分发挥国家茧丝检验检测中心技术优势,积极融入长三角纤维质量监测一体化建设,作为发起单位参加长三角纤维质量监测一体化第一次联席会,签署《长三角纤维质量检测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并作交流发言,牵头组织长三角生丝质量检验技术交流活动,承担2025年全国桑蚕干茧质量检验检测能力比对样品技术支撑试点工作,助力全国桑蚕干茧期间核查改革,已完成第一批能力比对样品制作。三是聚焦创新突破,推出南浔木业产业服务新模式。创新推出质量管家平台“一企一目标+一企一策”模式并成功签约8家企业,依托南浔木业“一站式”服务平台,为6家企业新品开发提供检测服务,帮助3家企业成功取得企业生产许可证,指导企业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项,“一站式”服务平台以高分通过星级评价。积极参与“企小帮”行动,入选志愿者2名,成功获批省级中小企业专业化服务机构。(二)强落实敢抓敢管,履职尽责更“实”一是致力公正检测,切实保障民生民利。完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8.87万余台件,其中强制检定8.15万余台件,国家e-CQS计量强制检定平台预约检定完成率100%。完成国家公检生丝1920批、干茧3869吨,委托检验生丝1000批、干茧135批,新疆监管棉38468吨、进口棉36352吨。组建技术力量,保障异地实验室嵊州茧丝质量检验检测平台运行,提供免费检测生丝61批、干茧4696吨。二是建强检测能力,持续提升工作效能。以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为目标,定期组织质量监督,完成期间核查189个、质量监控139个、人员监督48次,新建计量标准4项、复查16项、变更28项,参加国家计量比对1项、省级计量比对3项(结果满意),作为主导实验室组织市级计量比对2项,顺利通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检查、国家总局非棉监督检查、CNAS/CMA扩项变更。三是讲求协同高效,着力夯实技术支撑。完成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2家;配合市局开展电子计价秤作弊秤网络舆情专项整治,建立电子计价秤投诉纠纷及检查快速响应机制,组织电子计价秤合法合规使用宣贯2次;承办新版燃油加油机检定规程宣贯培训会和全市电动汽车充电桩计量检定培训会,协助处理膜式燃气表计量纠纷、加油站计量投诉;协助开展童装、锂电池、椅业等缺召工作,夯实行政技术支撑。(三)谋创新踔厉奋发,效能提升更“快”一是以科技创新定向领航,培育发展动能。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攻关,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2024年院科研项目储备库入库13项,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7项,市科技局立项2项;主导完成团体标准2项、地方标准1项,牵头立项纺织计量技术规范制定1项。二是以数字驱动效能提升,优化服务供给。加强检定装置数字化升级,新增压力表、超声波燃气表和大口径气流量数字化检定项目,实现检定数据一键上传、原始记录和证书一键生成,压力表项目能保留检定图片以便追溯;充电桩项目实现合格证与GM2D码“二合一”,2024年完成充电桩检定1500余把。三是以科普营造浓厚氛围,彰显质检文化。坚持全方位、多层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科普质检知识、传播质检文化,开展“手机变砝码,计量惠民生”25次,参与湖州传媒主办的“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拍摄并在市新闻联播上播放,开展“质检在身边”专栏科普33篇,拍摄科普视频1个,联合湖州晚报开展金色年华小记者活动4期,联合中石化公司开展“致敬3.15、守护365”主题活动,做到科普零距离、惠民生。(四)夯根基凝心聚魂,政治素质更“硬”一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强大合力。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专题学习13次,组织集中自学12次,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上专题党课2次,16名党员被选树为“先锋之星”党员,组织48名在职党员进社区,融入社区“家园支部”,参与基层综合治理。二是强化队伍梯队建设,夯实发展根基。坚持“选、育、管、用”并重,通过扎实开展人才招录、中层干部缺额选拔、青苗计划、评聘结合、岗位交流等举措,持续优化队伍年龄结构,营造能上能下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2024年招录专技人才8人,提拔中层正职2名、副职4名,新增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2人、注册计量师6名、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评员2名。三是严抓作风纪律建设,弘扬廉洁清风。落实“廉情预警”工作机制,紧盯关键节点“四风”,严查“两违”,认真贯彻落实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及时运用经常性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第一种形态”,防微杜渐,抓早抓小,营造崇廉尚洁良好氛围。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经费保障不足。市质检院虽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但未实行全额财政保障机制,并且由于地方财政收入不足,财政逐年压缩项目运行经费,且其他收入有限,在能力建设、科技研发等方面无法得到充足保障。(二)亮点工作不够突出。2024年,我院虽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特色亮点工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缺少突出性、重大性成果,先进典型事迹还不够多。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打好平台建设主动仗,提升产业发展助推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制定《浙江省现代物流装备产业链计量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增强产业计量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推进省局检验检测技术装备项目“湖州市现代物流装备产业计量能力提升”建设,购置产业测试亟需装备,建设产业亟需能力资质,筹建浙江省现代物流装备产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强化资源整合,联合各区县检测检验机构成立域内“缺召工作”特色产业实验室联盟,推动机构发展与产业服务同题共答、发展共进。(二)坚持履职尽责主基调,提升检测机构影响力。做好重点场所计量器具强制检定,交易市场、茧丝绸企业茧丝国家公证检验和棉花国家公证检验,全力打造安全放心消费和交易环境。以长三角纤维质量监测一体化为契机,全力做好能力比对技术支撑试点工作,推动异地茧丝质量检测平台发展,持续扩大国家茧丝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影响力。协助行政做好缺陷产品召回、产品质量监测等工作,夯实技术支撑。(三)牢抓能力建设关键点,提升业务运行原动力。以“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搭配科学、能力素质过硬、梯队建设完备”为目标,持续强化年轻干部选育培养,夯实中坚技术力量,计划招录本科及以上3人及以上,培养工程师及以上3人及以上,新增一、二级注册计量师6人及以上。建立健全首席计量师管理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首席计量师队伍,积极参加国家级纤检技术比武、省级计量技术比武和各级交流比对,确保技术比对合格率100%,争取技术比武中取得好名次。(四)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提升干事创业引领力。推进碳计量技术创新,根据试点批复情况做好“双碳”相关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制定竹木制品或者锂电池领域内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计量审查工作细则,对重点排放单位进行碳计量审查,支撑“双碳”战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计划申报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以上,争取省部级立项1项、市厅级立项2项以上,为主参与技术规范1项。加强民生计量器具“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争取在2025年形成湖州市民生计量器具强检分析报告。(五)立稳支部建设定神针,提升党建品牌战斗力。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双建争先”、品牌创优为抓手,围绕“六个计量”建设,推进“两优一先”争创,深化党建品牌创建工作。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授权证书》有效期至2028年1月14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至2029年10月11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至2027年9月28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有效期至2029年11月16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