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登记管理  >  年度报告
湖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湖州市铁路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0 16:47 信息来源:事业登记系统 字体:【
单位名称湖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湖州市铁路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唐小明
住所  湖州市凤凰路800号
开办资金(万元)90.08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132.61期末数(万元)90.08
宗旨和业务范围加快推进全市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负责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前期、协调征迁、路地合作、投资计划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500689143609L举办单位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市轨道交通中心成立于2020年5月,为正县级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1.单位主要职责。负责编制相关发展规划,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及建设管理进程,协调征地拆迁事宜,促进路地合作与产业发展,提出年度建设投资计划建议,并加强与国家、省及周边省市铁路部门的联络沟通。同时,还承担市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职责,完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派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2.人员编制落实情况。中心核定编制20人,现有人员20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2人、兼职副主任1人,中层正(副)职4人,3人借调在市发改委相关处室。3.内设机构。单位内设综合处、规划处及建设管理处。其中,综合处负责中心的综合保障等工作。规划处负责全市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的编制、项目前期审批的协调推进、陆地双方战略合作和铁路物流、高铁产业发展的协助推进等工作。建设管理处负责协调铁路项目建设阶段的重大矛盾问题,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2024年是“十四五”攻坚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发改委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围绕“2+8088”中心任务,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湖州”,各项工作扎实开展。1-12月全市轨道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09.1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36.4%;成功举办沪苏湖高铁开通仪式主会场系列活动;全力争取班列资源,在沪苏湖高铁开通初期开行班列达到114.5对,湖州地区始发列车5对;举办沪苏湖高铁“四季看变化”活动,促成市主要领导拜访上海铁路局,建立路地协同新机制。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聚焦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城市品牌形象新提升1.成功争取主会场办仪式。经不懈努力,2024年12月26日沪苏湖高铁开通仪式在湖州东站圆满举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出席,上海、江苏、安徽常务副省(市)长、国铁集团领导以及省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组织全市各界代表参加首发列车试乘体验,进一步擦亮湖州城市品牌,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汇聚央媒省媒200多人,累计推出报道700多篇(条),全网阅读量超3.3亿,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推动四季看变化促建设。4月1日,在湖州成功举办沪苏湖铁路“四季看变化”首场活动“春看聚力争先”,通过晾晒项目进度,部署工作计划,形成验收工作清单,助推沪苏湖铁路加快建设。各媒体推出报道100余篇,短视频5期,直播2场,为沪苏湖铁路开通运营预热造势。3.争取更多班列强保障。提前策划,主动开展《沪苏湖高铁湖州地区列车开行方案研究》,排摸需求底数,加强对接,成功争取在沪苏湖高铁开通初期开行班列229趟,湖州东站办客列车85趟,湖州南浔站办客列车59趟。湖州地区始发列车由1对增至6对,超过嘉兴,其中湖州站1对、湖州东站4对,湖州南浔站1对,紧密了沪杭两地通勤联系,助力湖州全面接轨上海“五个中心”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4.加强协作攻坚保开通。建立与上海铁路枢纽指挥部“一对一”联系,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全市攻坚的重点方向,自10月份起,开展沪苏湖高铁百日攻坚行动,市区加强联动,明确任务清单,合力攻坚突破,共梳理42项重点任务清单,定期报送工作进展,共形成周报6期,为沪苏湖高铁顺利开通奠定坚实基础。沪苏湖高铁湖州段工程进度始终走在全线前列。湖州是项目开通前部门集中检查、初步验收、安全评估等工作环节的基地。国铁集团高度肯定湖州的建设成绩。5.组织多项活动造声势。举办《湖州铁路发展史》新书发布会,放大高铁效应;组织湖州百年铁路梦展览活动,向更为广泛的受众展示湖州铁路建设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参与沪苏湖高铁开通上海活动周系列活动,研究高端人才补贴政策、铁路+文旅融合等,助力湖州深度融入大上海都市圈。(二)聚力项目建设促有效投资,为稳增长提供新支撑6.超额完成投资目标。全市在建4个轨道交通项目完成投资109.1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80亿元)的136.4%。其中:沪苏湖高铁浙江段完成投资6亿元、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浙江段完成投资54.4亿元、杭德市域铁路完成投资42.7亿元、杭州地铁10号线三期完成投资5.4亿元,分别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0%、120.0%、170.8%、150%。7.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全线累计完成车站工程39.5%,区间工程40.9%(其中桥梁工程46.1%,隧道工程30.5%,路基工程51.9%);杭德市域铁路车站主体结构均已封顶,地下隧道均已洞通,各车站附属结构及二次结构施工累计完成98%,浙工大站、德清高铁站附属已全部完成,八字桥站、地信小镇站、下渚湖站已封顶,仁和北站围护结构施工完成55%;杭州地铁10号线三期的仁和南站围护结构累计完成79%,仁和站围护结构全部完成,北基坑土方开挖。(三)坚持协同联动,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8.促成市主要领导拜会上海铁路局。经多方沟通衔接,11月初,陈浩书记、连坤明代市长带队拜访上海铁路局,对接沪苏湖高铁开通事宜,围绕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行座谈交流,探索路地联动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建立路地协同新机制。9.大力支撑省市重要会议的举办。顺利协办政协六市一区轨道上的长三角会议。11月14日,配合市政协组织长三角“六市一区”政协主席第六次联席会议,会议主题是“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积极助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邀请中咨公司首席大师朱军主任、上海铁路局高松副总经理作了专题讲座,深度阐述长三角轨道交通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共商共议如何更好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成功举办长三角地区交通专题合作组会议。12月5日,成功承办长三角地区交通专题合作组2024年度第二次工作会议,邀请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发展改革、交通运输部门共聚湖州,深度交流跨省交通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良策,为项目顺利推进理清方向。10.保障“轨道上的湖州”建设领导小组例会。配合市府办分别于今年4月、7月、10月组织市、区(县)相关单位和部门召开常务条线“轨道上的湖州”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例会,重点协调解决轨道交通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共计解决问题10余项,有力保障项目顺利建设。(四)攻坚项目前期,规划谋划抢抓新机遇11.规划布局有章有法。提前启动我市“十五五”轨道交通项目谋划,初步谋定11个轨道交通项目,其中,如通苏湖城际、水乡旅游线、宜湖铁路、宁杭二通道等4个项目列为“十五五”续建或新开工项目。12.前期推动有力有度。持续推进湖州站改扩建项目探索单独立项报批路径;完成宁杭二通道项目预可研编制,邀请三省一市发改委、铁路办以及沿线地方主管部门在湖州召开项目前期研究推进会,就项目线路走向、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等达成共识;宣杭铁路长兴南站外迁项目预可研通过省发展改革委评审;深化研究水乡旅游线湖州段线位方案,并启动工可招标等前期准备工作。13.课题研究有序有效。深入推进苏杭城际、湖嘉铁路、如通苏湖至高铁湖州站联络线等储备类项目路线方案研究,启动湖州站西站房站城融合、如通苏湖城际沿线站点TOD开发、利用宣杭线开行市域列车、数字赋能轨道交通研究等课题,为湖州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前瞻性方案。委托中咨公司开展湖州参与长三角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与运营的对策研究课题,并赴广州、深圳等地考察轨道交通运营经验做法,为如通苏湖城际顺利运营做好准备,其中,《关于滁宁、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运营和行业监管经验做法给我市的启示》获得了多位市领导的批示。(五)优化制度保障,协调配合形成新合力14.完善制度法规。会同市交通运输局编制《湖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项目已列入市政府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需要根据条件成熟情况适时提请市人民政府审议的政府规章项目”,并于2024年10月,正式完成“拟2025年出台的政府规章”立项报批工作。15.完善内控管理。编制并试行《内部控制流程手册》,规范财务管理、公章管理、考勤管理等流程,并邀请杭州内控专家进行知识培训及手册宣贯,提升中心内部组织规范性和管理水平。16.完善宣传体系。制定并实施《单位年度宣传工作方案》,配合宣传部策划和执行包括沪苏湖开通倒计时主题宣传、“直通沪苏湖采访活动”主题新闻直播等系列宣传活动。全面营造“轨道上的湖州”浓厚的建设氛围。积极上报信息,成功录用两办信息5篇,获得领导批示5次。完成省人大政协提案8件、市人大审议和旁听人士发言反映问题办理1件,回应信访件23件,民意直通车5条,落实政企恳谈会交办单1件;完成市委督办件1件、市政府交办单3件、市政府领导批示2件。(六)强化党建引领,治理能力实现新突破17.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筑牢廉洁防线。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理论知识,参观湖州清廉馆,进一步提高凝聚力、战斗力。轨道中心党支部被评为首批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稳步推进廉政风险评估、岗位廉政风险清单编写、重点岗位人员廉政监控等工作,切实推进“清廉发改”建设。顺利完成巡查工作。18.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定《2024年度中心“队伍建设年”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大讨论,累计举办8次“轨道交通大讲堂”培训活动,推动实现党建和业务“双提升”。积极参加行业论坛、发改论坛、处长论坛、8090青年宣讲团,多维度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水乡旅游线、宁杭高铁二通道、宜湖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压力大;二是单位内部工作衔接还不够紧密,缺位补位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湖州轨道交通以规划、项目、创新、合作、监管、机制等六个载体,谋划“六张蓝图”。1.以规划为载体,谋划好宏伟发展图。即,实施多网并融、建运并重、客货并举、站城并行、路地并进,更高质量建设“轨道上的湖州”五年行动;以“十五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编制为契机,更高定位谋划“十五五”轨道交通发展规划;以湖州市全域各区县高铁站场为发展基础,更高水平提升高铁站场服务能级。2.以项目为载体,落实好建设时序图。即,加快推进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杭德市域铁路、杭州地铁10号线三期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启动德清站改扩建工程建设,全年确保投资超65亿元;稳步有序推进宁杭高铁二通道、宜湖铁路、水乡旅游线等项目前期工作。3.以创新为载体,布局好轨道经济导航图。即,以湖州市8大新兴产业链和未来货运需求为导向,创新铁路货运发展模式,推进湖州西货场改造提升;助力铁路部门共同完善高铁“乐游长三角”运营模式,创新铁路文旅融合机制。4.以合作为载体,探索好协同全景图。即,以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作为合作载体,试点探索高铁客票应用制式。5.以监管为载体,绘制好发展实景图。即,会同市交通运输局,推动出台轨道交通新规;基于如通苏湖城际轨道项目“五可智慧工地”管控平台,谋实轨道数字化监管模式。6.以机制为载体,夯实好管理红线图。即,围绕重点突出问题、长期解决问题、举一反三问题,落实巡察反馈全面整改;健全完善财务、采购、课题研究等管理制度,夯实中心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党支部建设,做实党建引领(引领人才培养、引领轨道宣传、引领内控管理)三大文章。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03月26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1.2024年度“加快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集体(市轨道交通中心);2.沪苏湖高铁项目建设成绩突出集体(沪苏湖建设指挥部)。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