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湖州师范学院 | 法定代表人 | 盛况 |
住所 |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57430.73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205058.59 | 期末数(万元) | 257430.73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高等学历师资人才,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教育学/政治学/数学……〉学科〈大专/本科〉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004711725032 | 举办单位 | 湖州市人民政府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湖州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设置党政管理机构18个,教学机构17个,教辅机构8个,现将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学校章程情况持续加强章程学习宣传,将章程学习纳入教工入职培训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湖师院党发〔2023〕15号),规范开展制度立项、前置审核、发文解读等相关工作,推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审核立项文件58个,完成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核、党的规范性文件报备等64件次,助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水平提升。积极申报“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入围2024年浙江省拟推荐“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5所本科高校答辩名单。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切实保障学校各项决策部署合法合规,各项工作规范运转。(二)具体工作1.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素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校院两级党委“第一议题”学习330余次,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13次。深化理论研究阐释,在《光明日报》发表3篇署名文章。健全完善“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常态长效机制,赴义乌市李祖村、陈望道故居,感悟思想伟力,品味真理味道。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召开动员部署会,举办专题读书班,开展集中学习440余次,191个师生党支部实现学习全覆盖。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清廉校园”建设推进会,选树清廉单元示范点,开展清廉建设成效检查,对校内4个二级党组织开展巡察。学校入选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5个支部获批全国、全省党建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4个支部入选省级“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2.聚焦“创大拼‘博’”,加快内涵式发展(1)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聚焦学生实践创新,培育“明体达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A类学科竞赛取得省级及以上奖项886项,其中省级一等奖以上249项;聚焦教学创新,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教师获各类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9项;入选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典型案例”1项。积极对接市八大新兴产业,新增人工智能等3个专业。积极推进访企拓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留湖率达25%。(2)人才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牢固树立“大人才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汇聚人才第一资源。全年引进学术骨干、优秀博士以上人才53名,其中发达国家院士1名,国家级人才3名,省级领军人才3名,专任教师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70%。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入选科技部“火炬计划”1名,直接申报认定省引才计划4名。21人次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2024榜单,1人入选IEEEISPSD名人堂。(3)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丰硕重点推进高级别项目申报和高层次奖项立项工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其中国家基金区创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资助;获国家社科基金共1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立项数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前列。SCI一区TOP论文数同比增长50%。主持1个实验室入围“2024年待完善全省重点实验室清单”,参与共建省重点实验室3个;获批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24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以第一单位发表Cell子刊1篇,参与发表Nature子刊3篇;1项600万元重大专利成果成功实现转化。3.深化协同联动,推进高水平开放办学(1)社会服务更有担当聚焦湖州八大新兴产业链和“六个新湖州”建设重大需求,建好智能装备、半导体与光电、生物医药3个高水平现代产业学院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推进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2个案例分别入选省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省第三届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与吴兴区共建附属安定中学,与南浔区共建“南浔文化研究院”,获2023年全市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优胜单位。全面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获评2023年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先进集体。(2)国际交流更加广泛积极对接国境外高层次院校,主动布局、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与英国罗汉普顿大学、德国弗莱堡教育大学等高层次海外院校签订合作备忘录,与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出“湖师远航”项目25个,做大“留学中国·学在湖师”品牌,在校留学生达350余人,增幅近100%。开展“书香巴库”中阿文化交流、“孔子学院日”文化传播活动,举办第二届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教育等国际学术研讨会,组织留学生参与“国际友人品湖州”系列活动,积极扩大传播中国文化。4.以服务师生为中心,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1)内部治理体系持续完善深化“学科对标、强校创大”行动,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强化督查督办机制,推动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保障师生依法、依章程充分参与学校治理。充分发挥湖州市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研究中心和联盟、沈家本法学院等平台作用,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2)暖心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深度挖掘“湖学”价值,传承弘扬“湖学”文脉,举办胡瑗文化节、胡瑗大讲堂,演出原创话剧《胡瑗》,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做好“一校一策”基础设施提质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科技综合楼建设。举办教职工荣休典礼、退休教工校情通报会暨迎新春系列活动。搭建“从游茶约”“师生共跑”“草坪音乐会”等丰富多元的育人场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举办美食文化节和德清湖捕鱼活动,以美食惠及师生,留下“舌尖上的湖师记忆”。完成省级绿色学校创建整改核验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校园安全形势持续向好,获湖州市2023年金牌路长制单位。推进“民生十大实事”,加大普惠性项目落实力度,切实提升师生幸福感。(三)工作成效1.创大基础更加坚实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与使命担当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来校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把创建高水平“湖州师范大学”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在USNews、上海软科等第三方大学排名中持续上升,为实现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一定水平、一定地位的湖州师范大学”打下坚实基础。2.立德树人落实有力始终牢记“六有人才”培养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湖师品牌。加强思政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获批省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3项,入选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品牌建设优秀案例1项,新华网推送课程思政10门。举办“强师德·铸师魂”师德教育活动,开展“为学为师”先进选树活动16期,市级以上媒体作教师专题式报道50篇。积极探索“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技竞赛为抓手,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886项。3.发展势能持续增强紧扣“创大拼‘博’”战略目标,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分层次推进5个博士点培育学科建设,强化资源整合和条件保障。ESI全球前1%学科数达到6个,硕士点达到23个,实现硕士点和研究生教育二级学院全覆盖。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引进发达国家院士1名,国家级人才3名。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推进“3+1”平台建设,坚定不移打造高水平大学与城市命运共同体。4.社会声誉日益提升召开“第二届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教育”等国际学术研讨会,组织留学生参与“国际友人品湖州”系列活动,扩大湖州故事传播影响力。举办转化医学院士论坛,推动生物医学领域交流与合作。承办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改调研座谈会,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更上新台阶。我校罗伯特教授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访,展示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新气象。学生资助工作“暖心”“暖情”,被央视《新闻直播间》点赞。《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报道我校经验做法60余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优势学科建设还有待加强,学科整体实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人才能级产出还有待强化,人才聚集效应仍需进一步凸显;学术文化氛围还有待提升,协同创新仍需进一步培育;教育教学特色还有待凝练,办学资源仍需进一步拓展。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全力推进“湖州师范大学”建设。强化学校发展战略研究,整合调动内外资源,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接续推进更名大学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建设工作。二是强化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认真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推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改革。实施一流学科引领工程,打造高能级科研平台,推进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递进”。三是持续构建党建思政工作体系。深入实施党建强院、“四个融合”行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全省党建工作示范培育校工作。四是聚力打造城市与大学命运共同体。聚焦湖州市八大新兴产业链和经济社会重大需求,深度融入“六个新湖州”建设,形成“一院一策”“一个学科群服务一条产业链”的服务地方新格局。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5月21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1.陆增镛纪念馆教育基金会捐赠88万元,用于陆增镛奖学金、奖教金、优秀学生赴港交流基金和陆增镛纪念馆日常运行,已全部使用2.浙江泰隆慈善基金会捐赠34.42万元,用于“泰隆之星”国际交流成长基金、大学生临时助困基金和社区音乐汇活动,已全部使用3.张迎捐赠5万元,用于学生处“迎南树人”奖学金,已全部发放4.浙江尼普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6万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全部发放5.湖州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捐赠40万元,用于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和师生眼健康保护,已使用37万元6.吴兴区织里爱心妈妈公益服务中心捐赠3万元,用于经济管理学院“春晖行动”助学金,已全部发放7.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捐赠4万元,用于学生处“春风行动”助学金,已全部发放8.湖州众友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捐赠2万元,用于工学院“众友智能装备助学金”,已全部发放9.浙江佳成科技创业园有限公司捐赠9.6万元,用于资助医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全部发放10.浙江国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捐赠10万元,用于生命科学学院“国梁水产”奖学金,已全部发放11.湖州市慈善总会捐赠24万元,用于学生处新生慈善助学金,已全部发放12.九三学社湖州市委会捐赠3.5万元、民建湖州市委会捐赠2万元,用于学生助学金,已全部发放13.湖州市医药商会捐赠10万元,用于支持医学院科研项目,已全部使用14.浙江威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久盛地板有限公司、浙江睿制开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捐赠2.1万元,用于支持工学院十周年院庆,已全部使用15.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捐赠1.9万元,用于工学院学生奖助学金,已全部发放16.湖州市红十字会捐赠3万元,用于红十字博爱送万家助学金,已全部发放17.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2.45万元,用于康恩贝自强奖学金,已全部发放18.施晓倩捐赠2.4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已全部发放19.湖州金旋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用于陆增祺“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基金,已使用16万元20.董世海捐赠10万元,用于“海月博华”助研基金,已发放1.91万元21.湖州丰盛湾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捐赠8.8万元,用于学生奖学金,目前暂未使用22.浙江凯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捐赠10万元,用于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目前暂未使用23.湖州硕成起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价值8.5万元教材、课程和现金6万元,用于经管学院学生就业力提升和理学院学生活动,已发放现金5万元24.浙江博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价值99.7万元教材、课程和现金6万元,用于支持师范生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已发放现金3万元25.湖州鼎新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嘉园智能科技(湖州)有限公司、佛山市家缤纷家具有限公司捐赠价值14.2万元办公家具26.湖州鲸鲨体育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捐赠价值8.4万元五人制足球场地胶和价值2.4万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饮用水27.宁波银行湖州吴兴支行捐赠价值2.4万元校庆日微马跑活动定制用品28.苏州永沁泉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捐赠价值20.2万元挤出式打印机29.久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尚鼎工业炉有限公司、浙江山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长兴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上海宓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浙江明贺钢管有限公司、浙江安浦科技有限公司、添佶轴承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浙江瑞铭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捐赠价值7.1万元工学院院庆服装30.南京梅花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捐赠价值15万元学生爱心餐券31.南京拓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价值17.6万元仪器设备32.中国农业银行湖州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湖州分行和中国移动通信共捐赠1025.49万元,用于支持学校信息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