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登记管理  >  年度报告
湖州文学院(湖州书画院)
发布时间:2025-04-10 16:47 信息来源:事业登记系统 字体:【
单位名称湖州文学院(湖州书画院)法定代表人陆丽萍
住所  湖州市太湖路长岛公园7幢
开办资金(万元)10.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2.39期末数(万元)2.07
宗旨和业务范围负责全市文学和书画创作指导,开展相关采风创作、评论研究、学术研讨、展陈与对外交流等活动,加强文学(书画)人才培育,编辑、出版、发行《南太湖》杂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5004711747443举办单位湖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湖州文学院、湖州书画院原为市文联下属两个独立的事业单位,分别成立于2009年11月、1982年5月。2020年4月,湖州文学院和湖州书画院整合组建湖州文学院,为市文联下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挂湖州书画院牌子。2021年1月,湖州文学院(湖州书画院)搬入位于湖州市太湖路长岛公园7幢的湖州文艺之家办公,充分利用湖州文艺之家所设展厅、报告厅、创作室、名家工作室、文艺家协会工作室、筑家书库等场所开展工作,重点举办相关采风创作、评论研究、学术研讨、展陈交流等活动,加强全市文学(书画)人才培育,编辑、出版、发行由市文联主办的《南太湖》内刊。我单位未设置内设机构。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勾勒精品成果群像,建好文艺展陈平台利用文艺之家场地优势和书画院资源优势,共策划、主办、承办、协办10余场美术、书法篆刻、摄影展:“绿水青山·魅力湖州”湖州市中国画作品展、“人文新湖州·魅力新长东”湖州市第十三届油画作品展、“清风雅韵翰墨芳华”湖州市女书家精品扇面展、“苕上峰颖”南太湖“新峰计划”美术书法摄影人才采风汇报展、“道业斯融”君匋艺术院在职专技人员书画印联展、湖州市书法家协会成立40周年会员百家书法篆刻作品展、游记——张远帆版画作品展、“风雨铸辉煌·华章启新篇”2024湖州海报设计作品展等。完成“清远湖州”纪念赵孟頫诞辰770周年书法精品展征稿和评审工作。除利用好主体展陈空间外,还在西塞山美术馆承办跨年巡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第二届湖州市青年艺术展,在西岸美术馆联合主办“江南风·第17届老朋友美术作品展”,在文联机关走廊推出春、夏、秋、冬四季文艺微展。作为承办单位之一,配合做好“千年运河”第二届书法美术邀请展、“奋进新征程实干谱新篇”湖州市机关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相关工作。(二)力求创研教学多赢,建好文艺引育平台共推出10期“最‘艺’是湖州”文艺名家大讲堂,以交流分享、互动体验等形式开设公益讲座,涵盖书法、戏剧曲艺、文学(含网络文学)、音乐、民间文艺、摄影等文艺门类,既为市内外各领域文艺骨干搭建了展示空间,又践行了文艺为民、惠民、乐民的宗旨,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湖州文艺品牌知名度,线上线下参与和关注量累计超7.5万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作为省画院联盟轮值理事长单位,承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省画院联盟采风创作活动,通过组织创作一系列生态主题的美术、书法作品,以文艺力量助推发挥湖州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的优势。圆满实现摄影名家基层文艺创作联系点·李舸工作室(湖州站)落户,为国家级名家与湖州文艺界开展深度合作发挥样板地效应。在已成立的艺术委员会基础上,完善湖州书画院的组织和学术架构,扩充“文艺智囊团”力量,聘请名誉院长、顾问、特聘院长、研创员若干名。(三)荟萃湖味图文篇章,建好文艺刊物平台编印发行《南太湖》2024年春、夏、莫干山文学周专刊、秋、冬季号。此外,对《南太湖》现存过刊进行整理归档,以资存史;全面梳理更新杂志发行名单,更换发行合作单位,提升发行质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对《南太湖》编印发行等工作流程进行系统梳理,召开新老主编、编辑工作交流会,为杂志新工作班底的顺利运转打好基础;严把组稿、用稿、审稿关,新班底接手后出版的杂志在总体品质上有一定提升。(四)提供细致周到保障,建好文艺服务平台发挥作品流转枢纽功能,办好湖州美术书法作品晋省展收藏作品等的移交工作及相关手续。当好湖州文艺家之“家”的角色,做好市作协、书协、摄协、舞协、戏协、民协、网协等协会的理事或主席团会议,“草书十家”展作品看稿会、湖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百家书法篆刻作品展评审会、湖州市“新溇港杯”首届少儿书法临创大赛作品评审会等会议,以及市摄影家协会和香港大众摄影会缔结友好协会签约仪式、“艺江南——第四届长三角摄影艺术周”暨“最艺是湖州”全省摄影展工作协调会、中国文联和合肥市文联有关领导调研走访、长篇小说《山水谣》《孙家大院》新书首发研讨会、2024南太湖文艺人才培养“新峰计划”美术和摄影人才采风创作实践、部分老书家老作家的文艺作品或资料拍摄等的服务工作,为许多湖州文艺界重要事件、活动、项目的推进提供了保障。通过及时修缮台阶、修剪花木和调整创作室、名家工作室等内部空间功能等手段,使文艺之家实现“微改造、精提升”效果。以上为本单位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本单位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不涉及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视野不够宽,缺少“跨专业”的前瞻性和吸纳力。满足于办好时效性的展赛、活动,在更深入地挖掘和利用文艺资源,写好“融合”文章、打好“组合拳”方面的想法和举措不够多、不够新。在服务文学、书画领域外的文艺工作者或活动方面,文艺之家的功能发挥得相对局限。(二)标准不够严,缺少“强队伍”的紧迫性和使命感。对如何提升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文艺素养和综合能力,思考得不够多,办法也不够有效。对部分年轻干部产生的懈怠状态和偏狭站位包容有余、敲打不足。(三)影响不够广,缺少“优平台”的普及性和传播度。较以往来看,虽已努力提高单位各类工作的宣传力度,但仍存在宣传认知不深、宣传力量不强、宣传渠道不广、宣传形式不新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工作在业界和大众层面的知晓度和关注量。
四、下一步打算(一)进一步发挥好窗口功能。围绕“‘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湖州遇见‘最江南’”等重点主题,举办高规格文学、书画活动。继续积极参与省画院联盟策划的相关活动,在与全省兄弟画院互学互鉴中成长。促使“最‘艺’是湖州”文艺名家大讲堂朝精品化方向发展,为各门类文艺家、文艺工作者带来更多福祉。(二)进一步发挥好媒介功能。积极学习其他地市文联内刊出版机构经验,在《南太湖》上推出更多优质作品,尤其是新人新作,并对杂志内外风格进行改版。围绕“‘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等重点主题开设专栏,以文学力量赋能中心工作。(三)进一步发挥好孵化功能。湖州书画院在精品创作、人才培育、宣传推广等方面,与所聘名誉院长、顾问、特聘院长、研创员开展深入合作。着重关注湖州文艺界新人和湖籍外地文艺人才,充实“文艺湖军”力量。(四)进一步发挥好管理功能。坚持贯彻好集体议事流程,照章执行单位现有制度并视情况修订完善。优化文艺之家场地设施和功能布局,努力为各类文艺项目、活动提供更“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更合理地统筹全年展赛活动时段,更科学地调度人力物力。与“艺共体”成员单位加强往来,为大型文艺项目开源节流。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