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经信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以“数实融合”为笔,聚焦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创新型企业培育、全流程AI赋能等战略支点,持续推动制造业能级跃迁。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省级未来工厂16家、智能工厂103家,数量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5位。
传统产业作为数智赋能的重点领域正展现源源不断的活力。通过精准锁定椅业、电池等优势行业,我市搭建桥梁为企业筛选优质数字化转型方案承包商,并依托产业大脑平台,精准上架一批“小快轻准”解决方案,破解企业“转不动、转不起”的顾虑。如今,绿色家居行业拆单效率翻倍,交货周期锐减30%;动力电池生产效率提升20%,产品一致性跃升10%。两大行业的数字化水平2.0覆盖率突破52.8%,以高于全省平均8个百分点的亮眼成绩,成为传统产业转型的“湖州标杆”。
“数实融合”关键在中小企业。日前,在德华兔宝宝家具板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横向快速压贴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作业,凭借强大的数字化、智能化能力,该车间平均每40秒就能下线一张生态板成品。据悉,该生产线为目前国内最顶尖的自动压贴设备,自去年底安装以来,经多轮调试,现已实现稳定量产。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构建了清晰的对标培育梯队: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对标建设“数字化车间”,“小巨人”企业锚定“智能工厂”,单项冠军企业则剑指“未来工厂”,形成了一条从基础数字化改造到全流程智能化升级的完整进阶生态链。
同时,我市引导企业将AI技术深度融入核心流程,释放倍增效能。在质量检测环节,AI视觉全检与在线预测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仓储物流环节,智能决策与无人化搬运调度不断优化。今年我市已有19个标杆项目成功入选省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数量居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