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贷款比重高于全国近20个百分点
记者近日在长兴农商银行煤山支行看到,屋顶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分体式空调控制器、智慧断路器精准调节能耗。这家即将完成低碳化改造的网点,预计通过40千瓦光伏系统年发电4.3万度,叠加绿色电力使用,将实现全年运营碳排放“归零”。
安吉农商银行余村绿色支行依托370平方米光伏板,年发电7万度;中国银行安吉昌硕绿色支行通过定向采购绿电,成为该系统首个100%清洁能源供电的金融网点……眼下,此类变革正从单点延伸至整座城市。记者昨从湖州金融监管分局获悉,得益于我市在全国首创的“碳中和”银行建设标准体系,全市已累计建成21个“碳中和”银行星级网点。据介绍,该体系明确绿色信贷余额占比、自身运营及金融资产碳排放量、购买第三方碳凭证中和的碳排放量占比、16项机制建设情况等要求。
据了解,我市制定银行业“28·58”双碳规划,首次将银行自身运营与信贷资产纳入统一碳核算框架。如今,用能监测与智能控制的数字化系统已成网点标配,其中中国银行湖州市分行开发的“碳中和智慧平台”,可实时追踪每度电的碳足迹,智能调节空调照明以达成减排目标。
更为深刻的变革在资金流上涌动。在吴兴区,新能源船舶制造企业浙江瑞港绿能公司近日获中国农业银行湖州分行2200万元的设备更新授信,这也是全市首笔交通运输领域的设备更新绿色贷款,利率仅3%左右。公司负责人吴俭坦言,若无低息资金支持,企业不可能在半年内就建成4艘长64.9米的纯电动货船。这些载重1877吨的船舶采用清洁能源模式,充电3小时可续航240公里,每年将减少柴油消耗数百吨。
这类绿色信贷正加速成为主流。截至目前,全市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达35.03%,高出全国平均近20个百分点。依托“七单机制”单列绿色信贷计划,全市金融机构正将资金精准导入绿色交通、低碳建筑等关键领域。市银行业协会每年实施网点碳排放情况年检,对未达标机构实行降星摘牌。
湖州金融监管分局表示,我市将持续深化银行机构自身运营与金融资产组合的“双碳”管理,奋力谱写金融赋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