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 > 市政府办公室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 索 引 号:11330500002564141P/2025-1010319806
  • 文件编号:湖政办发〔2025〕15号
  •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2025-07-11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数字政府2.0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7-11 10:26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湖州市数字政府2.0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16日   

 

 

 

湖州市数字政府2.0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数字政府2.0整体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258号)等文件精神,推进我市数字政府建设,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管用好用、实战实效,节约集约、综合集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原则,全面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为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底,省级首批重大应用贯通落地,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有效提升。建立健全基层报表准入、填报“最小化”和监督管理机制,有序推进基层报表数据“一数一源”“只报一次”。积极探索政务应用集约运维模式,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2027年底,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能力持续提升,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更加融合,公共服务更加便利,基层减负成效更加显著,政务应用运维更加集约,安全保障取得新进展。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应用贯通提质,推动数字政府实战实效

1.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广泛运用数字技术,加强经济运行分析、投资监督管理、财政闭环监管、金融风险防范。积极推动投资在线平台、经济e本账、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专债智管应用、智慧国资监管应用、数智金融监管平台、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省级重大应用贯通落地。(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政府办公室〈金融口〉、湖州金融监管分局。数字政府2.0建设工作任务清单由市数据局另行印发,涉及的其他协同单位参照清单抓好落实)建设市财政智管在线平台,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2.促进市场环境公平公正。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数字监管体系,以有效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积极推动招标投标交易及智慧监管监督系统、“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应用、公平竞争审查智能平台、公平在线、外卖在线、“浙食链”等省级重大应用贯通落地。(责任单位:市政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综合执法局、市市场监管局)迭代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系统,推进涉企服务增值化改革。(责任单位:市政务办)推广全市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线上监管等非现场检查模式,开展入企检查亮码行动,提升“综合查一次”水平。(责任单位:市综合执法局)

3.创新数字化治理模式。强化社会综合治理,着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公共安全保障、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数字化治理能力。积极推动安薪在线韧性城市智慧管理系统浙运安浙水安全应用等省级重大应用贯通落地。(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建设浙港通、浙路通湖州市子平台,加快推进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迭代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2.0湖州节点,构建空间协同、业务融合、全域贯通的国土空间数字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一张图”高水平建设。(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校园及周边安全防控“一件事”,提升智慧校园安全防范能力。(责任单位:市教育局)推广“智慧110”应用(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优化“万像慧治”安全生产物联感知精密智控、“渣土一件事”、基层森林防火指挥系统、生态共治大脑等基层创新应用。(责任单位:各区县含南太湖新区,下同

4.完善便民利企服务体系。持续深化一体化发展思路,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公共服务“七优享”综合集成应用企业“最多报一次”系统财政票据跨省共享及电子票仓应用浙里医保等省级重大应用贯通落地。(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数据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医保局)迭代浙里办湖州城市频道,高质量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和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责任单位:市政务办)优化市“医检互认”“互联网+护理”“双向转诊”等应用,打造数字健康新服务。(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优化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促进科创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优化数字邮管系统,持续深化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推广政策一键兑e企安•365”等市级应用。(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公安局)推广农村家宴服务在线平台、湖羊产业大脑、“智金家享”物业服务平台等基层创新应用。(责任单位:南浔区、长兴县)

5.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转型,持续擦亮“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金字招牌。积极推动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美丽浙江系统等省级重大应用贯通落地。(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建设湖州“生态身份证”生态数智集成系统,探索建立可消纳、可持续的碳普惠体系。(责任单位:市委改革办〈市委生态文明办〉)迭代浙里环评智慧监管系统,提升生态领域精准预测、非现场监管和科学治理能力。(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推广“工业碳效码”“铅蛋”“两山合作社”“竹林碳汇”等应用,深化“碳效+”数智生态价值转换和实现机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长兴县、安吉县)

6.提升政府运行效能。加快推进数字机关建设,提升政务运行效能,促进政府履职能力系统性数字化重塑。积极推动浙实干应用、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综合应用等省级重大应用贯通落地。(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数据局)有序推进市政府门户网站信创化改造和集约化迁移。(责任单位:市数据局)优化村社数管家应用,形成政务数据直达基层、基层数据反哺部门的双向机制。(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市委社工部)

(二)强化AI赋能融合,驱动数字政府创新升级

1.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优化全市算力布局方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建设,支持发展高效低碳、集约循环的绿色算力中心,争取一批项目纳入全省布局。支持运用新基础、新材料降低算力设施能源效率(PUE)指标。(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电信湖州分公司、移动湖州分公司、联通湖州分公司)

2.统筹智能算力供给和政务大模型部署。依托省、市两级政务云大模型训练、推理算力,加快深度求索(DeepSeek)、通义等基础大模型和政务智能体本地化部署,构建大语言多模态政务通用基础模型能力。搭建湖州数智赋能中枢管理平台,建立智能算力模型“一本账”,实现市域范围算力、模型等资源互联互通、集约共享,确保政务数据不出域、调用过程可追溯可计量。(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各区县)

3.推动AI赋能场景迭代创新。梳理摸排市级部门和区县AI赋能应用场景的数据需求,培育发展数据标注产业,加快形成安全合规、高效规范、开放流通的政务领域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构建多元化高质量语料库。积极探索AI赋能政府治理新路径,推动“湖小问”“数字员工”、身份信息变更“一件事”RPA联办等应用场景创新。(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各区县)

三)推进绿色数据交易先行区建设,强化数字政府协同联动

1.推动数据资源高效供给。深化数据编目体系建设,强化全量数据动态归集机制。实施数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构建“一数一源一标准”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完善数据源头治理闭环机制。优化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功能架构,健全动态更新的数据开放清单制度与质量评估体系,提升数据开放规范化水平。推进医疗健康、生态环境、普惠金融、智慧交通等领域数据专项治理,构建标准化数据资源池,实现核心业务数据全量归集。围绕国家地理信息、童装等行业、企业,争创一批可信数据空间试点。(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各区县)

2.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任务,稳妥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完善市场化配置机制,安全有序推动公共数据融合应用。推动绿色数据资源集聚,激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绿色数据开发利用,提升绿色数据交易区示范引领作用。高水平举办“数据要素×”大赛浙江分赛湖州站活动,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打造一批“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标志性成果。(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各区县)

3.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试点,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完善首席数据官制度,强化数据统筹管理职责,推动企业数据资产运营相关规章制度落地,探索数据资产登记、运营、入表等实践路径。(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各区县)

(四)夯实云网数安全底座,保障数字政府安全可靠

1.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压实各级各部门和供应链企业的网络安全主体责任。统筹建设全市政务“信创一朵云”,区县不再单独建设。建立健全覆盖“云、网、数据、应用”全链路的网络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基础设施一体化运维机制,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安全运营中心。提升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完整性。(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各区县)

2.提升公共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打造全市数据安全防护平台,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构筑覆盖公共数据归集、存储、共享、应用和销毁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防护体系。贯彻公共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完善数据加密保护和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针对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构建数据安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各区县)

3.增强企业数据安全防护能力。细化企业数据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涉企数据管理边界与责任主体,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强化市产业数字安全运营中心建设,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网安服务,提升产业侧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对企业数据处理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数据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产业集团)

(五)统筹系统集约化运维,促进数字政府降本增效

1.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持续完善政务信息化项目“五部门联审”机制,按照“统一标准、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互联互通、集约高效”原则,严把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核关,确保“开发一个口子进,财政一个口子出”,未经联审的信息化项目不得纳入预算。结合信息化项目信创改造,指导部门强化统筹,做好政务应用的合并改造、整合升级。(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市委办公室〈市委机要局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

2.深化数字政府应用绩效评价。深化绩效评价相关制度建设,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流程。优化应用绩效评价指标,开展应用及重点运维项目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推动低频低效应用“关停并转”,做好常态化监管,确保政务应用好用管用。(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市委办公室〈市委机要局〉、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

3.稳步推进集约化运维改革。落实省集约化运维改革要求,坚持稳慎有序、分类推进,持续推进数字安全、智联算法等共性需求的运维项目,探索带量集中采购,降低运维成本。逐步构建政务应用大运维机制,促进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节约财政支出。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相结合,指导吴兴区因地制宜开展集约运维改革试点,为全省贡献实践成果和理论制度成果。(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市财政局,吴兴区)

三、保障措施

进一步完善数字政府2.0建设工作机制,加强对数字政府建设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相关责任单位要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细化省级重大应用贯通举措,推进市级重点应用迭代优化,积极探索AI与政务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导向,积极培育打造数字政府2.0标志性成果,及时总结提炼,推动“一地创新、全域共享”。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市监委机关,

湖州军分区,市法院,市检察院,各群众团体,各民主党派。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8日印发